“概率如此低,你們卻依然對這種辍學成功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是因為這些人刷臉了,這些人經常出現在大衆視野,不斷刷臉強化了,導緻你的統計出現了錯覺,誤以為很容易,實際概率還是極低的。”
“噢,其中還有幾個從名校半路辍學的是不?同學們,有劍和有劍不用是兩回事,有沒有上名校的能力和有能力上名校而不去,兩者存在天壤之别,人是無法駕馭能力邊界以外的事物的,假裝厲害的人,到某一個低潮來臨時一定會被打翻。所以你們不要有僥幸心理。”
“順便談談強化理論,人對環境存在條件反射,當采取一種行為能得到獎勵你會不斷加強這個行為,一種行為會得到懲罰那你會很少重複這個行為,直到退化消失。”
“包括大家非常感興趣的,迷信、賭博和遊戲,首先星座啊玄學啊,迷信行為發生了非關聯性強化,就是這種心理強化結果其實跟特定行為并不相關,但你們相信兩者存在因果關系,比如掐指一算後會遇上貴人,果然第一天遇上某個人後發獎金了,第二天遇上他又撿到錢,于是你會覺得這個人就是命中人,實際上,兩者沒有關系,一天發生那麼多事你隻記住這件,甚至第三天、第四天失靈,中途偶有失效,但因為這種強化快感斷斷續續沒有消失,你就會一直堅信這種迷信行為和結果,分辨不出什麼是與你無關的。”
“賭博也是一樣,為什麼賭徒有成瘾性,是因為中途隻要有赢的結果,他的行為就會被強化,所以古時候賭場要斷手指戒賭,就是想通過疼痛懲罰弱化這種行為,我們為什麼說十賭九輸,從概率學解釋,每次賭赢概率0.5,但兩個人對賭最終結果就是要一個人赢一個人輸,最接近‘零和博弈’,也可以說‘存量博弈’,如果一直賭下去,最終赢的人一定是擁有資金最多的,所以賭徒不收手的話,輸給賭場老闆隻是時間問題。”
“再說遊戲也一樣,你再菜你也會有赢一盤的機會,抽裝備也會有中一次SSR的機會,這些掉落的運氣就是強化,讓你對結果有期待,從而持續玩下去。”
時席玉拿起講台上的一沓紙,随意翻了翻,眼神微眯,“所以你們要提防負強化,就是導緻不好結果的強化,比如少玩點手機,網絡不斷強化算法抓取你們注意力行為也會上瘾,同時信息過載會加重腦負荷,網絡言論随波逐流,看起來了解很多,實則毫無用處,還會因為一下子知道太多邁不出腳步。
過馬路扶不扶老人的問題,同學們這是少數事件還是多數事件?少數對吧,那為什麼大家反而傾向鼓動少數而不是支持多數的概率,除了前面說的因為曝光率高,還有正負強化,幫助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是正強化,不幫助人可以避免損失這是負強化,然後群體效應驅動了負強化,大家都不做就沒人譴責道德。”
“網上很多信息是少數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個體經曆,将少數人的事物推斷為适合所有人,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看見老人摔倒,應該去幫助,同學們記得,善的選擇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再補充回答,同學說的智能輔助,一是如果一個人教育認知水平不夠高它駕馭不了機器,比如一個賭徒在賭場時,機器管家對他說’主人,再賭就破産了’,賭徒會聽勸嗎,即使機器是對的,他應該也會拆了那個機器。二是如果過度依賴智能,身體機能就會退化,這種狀态就很像老人,什麼都不用自己做,人一旦失去掌控是燥郁的,就會變得脾氣古怪。”
時席玉接着将手中的紙張分發下去,笑道“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能力嗎,正好今天老師對大家之前考試的各科成績做了統計分析,标紅那欄就是你們真正水平。“
陸斯南拿着自己的那張成績單左瞅瞅右瞧瞧,舔了舔嘴唇從書桌底下掏出一個計算器,滴滴按了起來,謝少甯笑着搶過他的單子,“就這零星的分數還用計算器,完了你,這個分要沒學上了。”陸斯南扯過他的成績單,“彼此彼此”,又納悶道“為什麼感覺比平時分低好多。”
講台上的時席玉拿起水杯喝了幾口,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說道,“你們平時看比賽,為什麼評分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一個同學回答“為了防止不公平。”
時席玉解釋道“我們常用平均數作為衡量标準,這其實是很簡單粗暴的做法,極端數值太異常就會影響判斷,比如10個成績,2個105分、6個130分、2個135分,按平均值就是125分,而他的真實水平實際更應該接近頻率更多的130分。”
“老師發的這個成績單,是篩選極值後的算法,你們之後的每次考試成績,要按發這個紅線分數的基礎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