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袁許] 塵中雪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從現在開始到年底,恐怕是局勢極度混亂的時期。”袁朗大略給許三多講了當前情況,複又苦笑,‘我最初還擔心你們赴日之行是否安全,結果現在看來,這段時間去國外參加交流活動,反而是最安全的。”

許三多一直認真地聽着,聽袁朗如此平靜地講他們的努力,講他們為了國家與和平頂着列強壓力做了哪些事,講這一切心血又是如何在北洋各方野心家利益撕咬下付之一炬……他緊緊握住袁朗的手,想讓他感受到自己對他的肯定與支持。

“許三多,這些變數,是不是就是你們佛教裡經常講的……無常?”袁朗歎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無常,難以把握。”

袁朗在許三多面前,常是自信且強大的,很少露出這樣的疲憊神态,許三多沒有立刻接他的話,而是将這個比自己高大的男人攬入懷中,無聲地安慰,并且思考。

月光鋪在窗棱,照亮的地方像銀色的緞帶,分割開黑暗,一黑一白,如圖兩條首尾相銜的活魚。

“确實……世事無常,難以把握。”許三多抱着袁朗,輕聲開口,“佛法裡總說‘無常’,但無常不是專指不好的事兒。順遂變成困頓,是無常;禍厄轉為幸福,也是無常。佛法隻是教我們接納無常,接納變化。”

袁朗擡眼看他,許三多沖袁朗釋出一個安慰的笑:“如果這世界上沒有‘無常’,那些壞的事兒和困境,豈不是永遠無法改變了?就是因為有‘無常’,世事能夠改變,我們的一切努力才有意義啊。如果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還能改變什麼呢?”

遮蔽月光的烏雲從袁朗眼裡散了一些:“……你說得沒錯,現在雖然是由好變成壞,但世事無常,誰又知道努力過後,這世道不會由壞變好呢?”

許三多用力點頭:“有句俗話不就叫‘以不變應萬變’嗎?萬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原則。”說着,眼睛亮亮地看着袁朗,“我相信……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變數,好的壞的,你的原則和理想也永遠不會改變。”

袁朗深深看着許三多,正如他了解許三多,許三多也是最了解他的人——不管北洋派系之間如何鬥争,不管皖系衰敗後他需要妥協或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和平與統一是他不變的理想與目标。

“但是、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明天就要離開上海奔赴日本,許三多忍不住想多叮囑幾句,“佛學院的老師說,一個人的裡面一定要有原則,而且要能堅持原則。但是外面,人的外面要磨成圓的,才有辦法去協調、去溝通,最後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自己也能平安。”

“我明白。”袁朗見他一臉不放心,笑着摸了摸他發荏,“你是想告訴我,要站在不變的立場上,來面對和接受所有的‘變’。内心的原則不變,對外的現象可以變。”

“嗯!”許三多高興地點頭。

袁朗笑着抱住他,感慨自己一時急躁,竟等到許三多來了才點醒了他這個道理——中國與歐美不同,奉行‘中庸’之道,從不全盤否定什麼,接納人與事是摻雜着好與壞,變與不變的,所以從不求‘全’求‘滿’。

這麼想着,袁朗忽然憶起小時候住在法租界時的一件趣事,說與許三多聽。

“我父親還在世時,我們隔壁住了一戶美國人。每次兄弟兩個吵架了,那家父親都會問清情況,然後隻罵錯的那個孩子。”

“而我們家。”袁朗回憶着就笑了起來,“我和我哥吵架,我父親先不問對錯,都連我們兩個一起罰站。”

“我小時候是個小霸王,天不怕地不怕,出手又狠,有一次把大哥鼻血都打出來了,父親還是連我們二人一起罰。”

“事後,罰站結束了,我父親把我和我哥叫去書房。先對我哥說,今天你沒有錯,是袁朗動的手,不要以為爹糊塗,可既然你沒有錯,爹為何連你一起罰?”

“我哥說,這樣處理比較好。”

“我爹說,你若不忿,盡管說,不用拍爹的馬屁。”

“可我哥說,真的這樣比較好。”

“我爹問為什麼。我哥才說,有一次我跟袁朗打架,你隻罰袁朗站而沒有罰我,結果第二次我被他揍得更慘。我爹又說,袁朗那兔崽子打你,你告訴我不就好了嗎。我哥說,不告還好,告了打得更慘!”

許三多聽了哭笑不得。

“我哥說,所以像這樣處理最好,不管我有沒有錯,連帶着也罰一罰站,事後我倆就和了。”

“接着,我父親又問我,你來說,今天是誰的錯?我回答,是我的錯。”

“我父親說,你打了人,但你心裡還是很清楚嘛。我說當然了,是非對錯我心裡還是知道的。”

“父親問,那既然是你錯,我什麼還要罰哥哥?”

“我說,你是給我面子。”

“父親又問,我給你面子幹什麼?”

“我想了想,回答他,你希望我以後更愛護哥哥,對哥哥好一點。”

“父親說,你明白就行,兄弟手足之間,打斷骨頭連着筋。”

“于是我想明白這個道理後,就再也沒那樣打過我哥。我們兄弟之間的矛盾也減少了很多。”

中國人奉行“難得糊塗”,但心裡門兒清。這東方智慧裡的道理,洋人可能想一輩子也想不明白。

一個人如果沒有原則地變,别人會看輕你。而如果不知變化,條條路也走不通。

許三多聽完怔了半晌,也從袁朗講的例子中悟到不少,雙眼一亮:“下次我們佛學院考試做論述的時候,我能把你這個例子寫進去麼?”

袁朗笑着敲了下他的頭:“看來今晚你給了我靈感,我也給了你不少靈感。”

許三多笑得牙不見眼,忽而想起什麼:“以前好像都沒聽你提過你哥哥。”

袁朗頓了下:“他……在大帥為讨伐張勳進行馬廠誓師時,遇刺了。”

許三多一愣:“……抱歉,我不該問的。”

“無事。既然選擇了從政,這些都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結局。”袁朗撫上許三多的臉,“我哥去的時候,孓然一身,也沒拖累誰。可我現在有你,我會更加小心。”

許三多閉上眼,貼着袁朗掌心,内心有些酸澀:幸好他在袁朗平安的時候遇見他。人,一旦内心有牽挂,也許會成為軟肋,然而對強者而言,也可能會是護身符。他希望彼此之間這份牽挂能始終護住袁朗。

二人又說了會兒話,許三多靠着袁朗睡了。袁朗沉沉盯着窗外夜色……

皖系頹勢難掩,最後一博,他也會拼盡全力。然而就像今天許三多說的,佛法講求【因】上努力,【果】上随緣,所以不執着,接納一切的無常和變化。

無常可以是由好變壞,也可以是又壞變好。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會在原則不變、捍衛自己理想的前提下,當變則變,兼容并包,謀求新的政治合作。

TBC:

本章兄弟童年故事,化用自曾仕強老師《易經的奧秘》一書中所舉教育子女的例子。順便推薦一下這本書,由通識性地講《易經》來講做人處事的道理。儒、釋、道三家,在世間法這個層面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