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再繼續。
“你做飯吧,”我回答他,“這件事我來負責。”
“那拜托了,大小姐,”馬爾科舒了口氣,又問我,“……沒有讓你不開心吧?”
“沒有呀。”我沒有不開心,我隻是覺得這件事壓根就不應該和馬爾科聊。
馬爾科對自己的認識不充分。雖然這也正常,人最難了解的正是自己。
我推介馬爾科往儒雅紳士的方向打扮,不是因為我要把他改造成一位“紳士”——儒雅是一種涵養,裝是裝不出來的,也不能“改造”成功;我推介他往儒雅紳士的方向打扮,是因為馬爾科本來就存在那樣的風度和氣質。
我理解他的驚訝,因為我也很驚訝。
這樣說有一點奇怪,雖然他是臭名昭著的海賊,但就像溫柔、禮貌、敏感、細膩……這些詞語會與之共存一樣,我也在他身上看出了一股“儒雅”的氣息。
馬爾科繼續做飯了,我在門邊看了他許久,他動作不急不慢,鎮定從容。這讓我想起那天聚餐,馬爾科替我剝蝦——
剝蝦是機械無趣的工作。天才卡卡西剝兩盤就煩了。修兵能剝個五六盤,但五六盤後,還是會感到枯燥乏味。馬爾科不一樣,機械無聊的工作交到他手上,一整晚他平靜如初,絲毫沒有懈怠。
無論是修兵、卡卡西還是我,我們都沒有這種特質。用時下流行的話說,馬爾科的情緒非常穩定,耐心和仔細的程度頻頻使我刮目相看。
那天我認真地觀察了馬爾科一整晚:
平靜、從容、一絲不苟、心平氣和……這些詞語聯合在一起,加之他做過醫生,職業也能體現人秉性的一種,笑起來又溫和,閃爍着人性的光——那不就是“儒雅”嗎?
蝦很好吃,他剝得幹淨,吃起來也美味。
我認定馬爾科是儒雅的。
我也經常在修兵全神貫注時,觀察他的側臉。但我不會覺得儒雅,我隻會看出“文藝”。
修兵性格嚴謹,為人做事一絲不苟。眉眼間的神韻一如本人,頗有肅殺之意,像劍鋒,雖是文飾,但大有不怒自威的魄力。所以我推介他往時尚潮流的方向打扮——時尚潮流也分許多種,修兵走的是别具一格的“時尚文藝”,剪裁為烘托氣質,重在一個“冷峻”——而事實證明,這也的确很适合他。
至于馬爾科,我認為他就是儒雅的人。除非日後他覺醒出了另外的本性,不再以儒雅為主導——但那也是很遙遠的未來,現在可以忽略不計。
辦事處剛剛通過了馬爾科的身份認證,需要我們上傳最新的證件照。
迄今為止,馬爾科在辦事處的頭像還是坐牢的模樣。也是時候讓他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了。
馬爾科在做飯,我縮回沙發上聯系真正應該詢問的人:“修兵,給馬爾科買幾套衣服吧。”
“行啊,”他剛好在摸魚,秒回,“在置物服務站買嗎?”
“好,我們的VIP卡還可以用嗎?”
“可以用,而且已經變成SVIP了。”
“!”我不知道,家裡的事都是修兵在管,賬單也是他負責。
“具體要買什麼,有想法嗎?”
“一點點,你有推介嗎?”
修兵秒發十幾個鍊接。時尚對他而言,一如探囊取物。
我不用問他,他會問我:“往哪個賽道發展?”
“成熟、溫柔、儒雅、氣質。”
“商務?”
“不要商務,可以學院。”
“懂了,”他篩選好了,“天藏人那種類型的?”
天藏人……這個品牌許久沒有聽說過了。
曾經也是引領時尚潮流的天之驕子,專為溫柔型男設計衣櫥。但印象裡隻持續了幾年,後來換了設計師,後續設計歸于俗套,漸漸銷聲匿迹了。
“這個牌子還有做嗎?”
“早沒有了,品牌也沒落了。不過原設計師最近開了個工作室,似乎要重新開始。”
“那價格很高吧?”我記得初出茅廬時,一件襯衫賣一百萬,且有價無市。
“現在比不上當初了,一套定制款才十來萬。”
“……”那也不是我們家負擔得起的價位,我們家一年收入才十來萬呢。
我沒接話,修兵話鋒一轉——
“前不久我聽小道消息說‘天藏人’的原設計師有複出的願望,就托人聯系了他們,想做獨家專訪。人還沒見到,不過聽說我是時尚周刊的主編,又是第一個聯系他們的媒體,對方非常感動,給我送了定制體驗卡,讓我幫他們宣傳。”
“!”他難道是說……
修兵正是此意:“我有兩張卡,可以給馬爾科做兩套。”
“!”不愧是修兵啊!時尚嗅覺敏銳,工作能力拉滿!
他不走熟男路線,即便體驗了以後也不會穿,未免有點浪費。給馬爾科正好,馬爾科走熟男路線,而且就像修兵的“清冷文藝”要靠剪裁提升時尚度一樣,熟男路線的重點在于“熟”,成熟是一種積累,非常講究品質。
這再合适不過了!我們一拍即合。
馬爾科的三維數據保存在置換服務站内,修兵調取了就能用,也不需要我多講,他很懂——
“那西裝就定天藏人,第一套還是定基礎款吧,顔色也選基礎版;第二套的話問問設計師好了……我先發送了?”
“好的,你安排。”
“再給馬爾科選點日常的衣服吧,置換服務站上新了,有他的碼數。日常有什麼想法嗎?”
我暫時沒有,想了想,回他:“日常的話,其實基礎制服也不錯?”
“就基礎制服怎麼樣?”同一時間,修兵也發消息給我。
“……”
什麼叫默契?這就是默契!
無需言語,我和修兵一拍即合。
方向定了,修兵當即網購,我不需要再去百貨商場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隻管和馬爾科一起在家等着,等着修兵帶上包裹和晚飯一起回家。
“穿上看看!”
馬爾科被推進了房間。
我們抄着手,在門外翹首以盼。
五分鐘後,他出來了,一如經典的變身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