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問馬爾科和老師溝通出了什麼結果,從他飛奔回來,攜着一本書……接下來的一堂課目不轉睛地看完了這本書的行為分析,我認為馬爾科被婉拒了。婉拒的理由不詳,但大意是——别不知天高地厚。
這種事情太尋常了。
人是活在時間裡的生物,會憑借過往的經驗認識現在,但馬爾科比較特别,他的意識不受條條框框拘束,是那種會颠覆想象的存在。
這種事我知道,别人未必知道。不知者不罪。
上課鈴響,馬爾科一直在埋頭看書。
我閑着無事,擡頭聽了節課。
長久以來,我雖然同馬爾科一起上課,從不缺席,但從來不聽。我又不是醫生,沒有必要深入了解醫學領域,我隻是管理員,不需要面面俱到。
這一節課聽得我昏昏欲睡。
誠如馬爾科所說,内容的确很空泛,這種程度的内容根本不能稱為“醫學”,而是“科普”——論及深度,恐怕侃侃能有初升高的水準。
大學裡存在這樣的内容無可非議,畢竟三個世界的文化程度不盡相同:死神世界普遍文化水平高,火影其次,海賊不提也罷。
但是太無聊了,對我而言如此,對馬爾科而言更甚。
難怪他一上課就織圍巾,這堂課上完半程,我果斷拉上他去吃飯。
食堂裡人不多,我們坐在靠窗的角落裡等待上菜。
不久,菜未至,上堂課的老師卻突然坐到了我們邊上。
馬爾科連忙起身招呼:“老師,你好。”
“啊,是你——”
他個子很高,一撮金色的頭發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初次見面,老師已經記住了他的名字,“馬、馬……”
“馬爾科。”
“噢對對,馬爾科!”
與我想的不一樣,這位老師似乎是親切的自來熟類型。
在我們旁邊落座後,隔着一道走廊,他自然地同馬爾科交談起來:“馬爾科,你書看得怎麼樣?”
“看完了,謝謝。正要還給您。”
“已經看完了嗎?”
“嗯。”
“那……還是決定要申請提前結課嗎?”
“是,”馬爾科把書包裡的課本遞了過去,“如果考試範圍隻是這本書的話,我沒什麼問題。”
“……”這位老師收了書,沒再和馬爾科說什麼,倒是和對坐的同僚說起,“副院長,這是今年的新生,從前是醫生,從業超過二十五年了,他現在想申請提前結課。”
“啊!是你今天要找我說的那個事?”
“對啊,巧了,居然在這裡遇到了。”
“那真巧,”對坐的副院長和我們說,“提前結課倒是沒有問題,但要考慮好,隻有一次申請的機會,而且考核成績必須要達到90%才行。”
90%難嗎?
他顔色俱厲:“普通結課隻需要60%的成績,通關率也是。”
“……”馬爾科沒接話,90%的成績難嗎?這件事如小馬過河,沒有經曆,就不會有概念。
他答不上話。一如我所說,我也以為自己可以自力更生,但事實證明我不行。
有時候,以為隻是一種主觀的概念,并不一定等于客觀的“真實”。說到底,真實是不同于想象的。
那位副院長是相似的觀點,在這件事上希望馬爾科能更謹慎一點。
簡言之是勸退了,但理由比我以為的要溫和一些。
老師也肯幫忙:“他的問題還不在于考試——他現在想要全方位的盡快結課,不僅我這門,還有其他的科目。但這件事我們學校好像沒有先例……副院長,這事打報告上去能行嗎?”
“肯定不行,”對方鐵口直斷,“同學,雖然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們教務處系統有考核标準——一來,提前申請結課會占據每位授課老師的名額,每位老師名下的數額都有限;二來,你作為學生,退課率和結課率也要計入考量,數據太差最後是不能畢業的,也不能給你優等推介……這件事你考慮過了嗎?”
“呃……那是什麼東西?”馬爾科沒有考慮過,他神色詫異,顯然是第一次聽說。
退課率和結課率,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聽起來有點像是我們管理員在辦事處的後台評分系統——以防惡性接取任務、耽擱事務推進,接取率和完成率是兩項重要指标,在年度信譽評分中占比極大。
之所以卡卡西說“同事打申請不予批準,而我們家一打申請卻可以秒通關”,就是因為我的兩率是百分之百。我名下任務接取總量少,但完成程度極高,按照學校的“畢業”說法,我在辦事處屬于絕對的“優等生”,能拿到全方位的“優等特權”。
雖然這件事本身和我不相幹,我懶得做任務,那都是修兵和卡卡西勤勞的結果。
但他所說的“優等推介”……我想大概是類似的情況。
據我所知,辦事處雖然不直接幹涉普通人的生活,但譬如學校一類的公共機構,其身份系統會直接和辦事處内部對接,運作流程上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同樣是第一次聽說,我可以一點就通,而馬爾科卻顯得格外茫然。
“‘退課率’是什麼?”
“是在選課程數量和曆史全部選課數量的比值。正常區間在90%以上,低于90%有刷課的嫌疑,會降低計算綜合成績的權重;低于80%不予結課。”
馬爾科堪堪點着頭,似懂非懂的模樣。
他來得時間太短了,身為能力者,但辦事處的相關工作他一點都沒有接觸過。
倘若他有所接觸,就很好理解:我想兩者的運轉模式非常相似,沒有本質性的區别。
學校所謂的“退課率”和我們管理員的“接取率”一緻,用來規避學生頻繁操作,導緻教務系統崩壞,浪費資源和算力;那“結課率”大概也等同于我們的“完結率”,是完成總數量和在接總數量的比值,用以評估個人綜合實力水平——畢竟接了也不一定能完成,就像選了課也有可能會挂科一樣。
至于成績本身……或許也跟我們的“完成分”一樣,是另外的體系,隻評價完成質量。
分數是結果,“兩率”是過程。
結果和過程不存在“哪個更重要”——真實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兩者都重要,都得納入考慮。
“‘結課率’就是你曆史完課數量和曆史在選課程的比值,要求更嚴格。及格線為95%,優秀必須是100%。”那位老師果然解釋出了和“完結率”相同的定義。
我不意外,馬爾科也漸漸摸索到了思路:“我知道了……所以說,畢業不隻要求分數合格。而且‘申請提前結課’也是有名額限制的?”
“對,”老師肯定,“每個學生在一個自然年裡可以申請三門課提前結課。我手上還有名額,如果你真的準備好了,在試課結束以後,到教務系統上申請,我會盡快給你準備試題。”
“好的,謝謝,不過為什麼要等試課結束?”
“試課階段的換課、退課不計入‘退課率’和‘結課率’,隻有試課結束以後才算是蓋棺定論。現在還有兩天時間,你要先把課程定下來,然後才能申請。”
這是好消息。馬爾科最近頻繁換課、退課,如果最近也要計入考量,他的“兩率”岌岌可危。
聞言,他輕舒了口氣。
“我會好好考慮的。”
“一定要考慮好啊——你既然有豐富的從醫經驗,學起來應該不難。可以試着控制一下兩率,參與‘優等生’的評比,這會對你日後就業起到極大幫助。”
“好的,謝謝,”馬爾科連連點頭,“那麼,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
“你說?”
“至今為止我也選不到的一些課要怎麼辦?還有機會嗎?”
“你說的是灰色的課嗎?”一直沉默的副院長突然接了話,“醫學科目不是兒戲,必須拾級而上。很多課都有前置課目,隻能在前置課目完成後,才能繼續選擇。”
“哦……原來是這樣,”馬爾科點着頭,腦筋轉得快,“那也會有時間的前置條件嗎?我是說一定要明年才能選這種?”
“當然有了,一年生隻能接觸理論課;二年下才可以開始接觸實操類别的課程,但也僅限于小型外科類;要等到三年或者四年才會全部開放。”
……
也就是說,條件繁多,層層加碼。醫學方向十分嚴謹,但也把馬爾科求學的腳步徹底阻攔在外。
他本想退課——但退課不行,理論是前提,退掉就不能選後續的課程;我建議他提前結課,而提前結課也不行——每年隻有寥寥三五個名額,現在他選了幾十門課,隻提前結三五門課也隻是杯水車薪。
既定的規則隻允許醫學生按部就班的發展。
沒辦法。人活着有标準,做事也要有流程。那種東西形成了定勢,所有人都要遵守規則去運轉,這樣世界才會和諧有序。老師們也隻是規則的執行者,沒有更改和扭轉的權利。
“好吧,我知道了,謝謝老師。”
“不用謝。”
事已至此,沒有可讨論的空間了。話題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且無法向下推進。
馬爾科轉過頭跟我講:“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在兩年内讀完大學了。”
我不由得一怔。
他說“兩年内”——這個時間節點非常特殊。眼下他出現在這裡,隻是一個“意外”,兩年後他還會回去海賊世界,去和之國大顯身手。這件事我和卡卡西隻在第一次見他時讨論過。
我以為那時的馬爾科魂不守舍,原來他在聽啊……
“你想要在兩年裡完成學業嗎?”
“嗯,”他點着頭,“本來計劃着把初級的課程全部申請結課了,這樣就可以在兩年内完成。但是現在……提前申請結課有名額限制,也不能随意退換課,那就行不通了。”
馬爾科非常自信,施施然開口,一鳴驚人。
旁桌本停止聊天的兩位老師都被他震住了,我也亦然。
之前他沒有跟我說過他對未來的規劃,我也沒有詢問,我總認為時間還很多,可以慢慢來。即便我也察覺到敢在醫學上深造的都必然有過人之處,馬爾科一定是高材生,但我也實在沒有料到他甚至不是一般的高材生啊……
學校隻要求學生們在入校四年時間内完成一百五十學分的課程,特殊專業的定向生——譬如醫學——可以延長至五年。
任何學校的開課時間都是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二十分,對同一學生而言,一天滿打滿算可以上五節課。
按照正常的學業規劃,一周上五天課,每天上兩到三節,剩下半天時間消化、複習知識,一百五十分剛剛能支撐三年左右的課程,剩下一年時間去社會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