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奶奶的遺體,看着一個已經逝去的生命,我就在想:“除了我們這些親人外,還有誰會記得小奶奶呢?等到我們這些人相繼從地球上離開後,又有誰會記得小奶奶呢?”雖然天地是萬物之逆旅,但人生不應該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過客,人活在這世上,是應該留下一些供後人銘記的價值的。
這一刻,我終于明白了周總理說的那句話。要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那麼影視劇和小說就不能停留在刻畫生活猛士,而應把重點放在刻畫人民猛士,甚至是國家猛士的層面。生活猛士有太多,真正不朽的有幾人?小奶奶享年七十六歲,她經曆過□□、經曆過十年動蕩,依然堅強的活着,她也是生活的猛士啊,可是她能不朽嗎?不能。而那些人民猛士和國家猛士,他們為人民做貢獻,人民會記住他;為國家做貢獻,國家會記住他,這才是真正的不朽。就像袁隆平、鐘南山、郭永懷、錢學森……哪怕是過了千年萬年,中國人民也會永遠記住這些人。而我們做小說和影視劇難道不應該鼓舞讀者或觀衆成為這樣的人嗎?
記得我在寫《國殇·南京》時,一個讀者留下了“曲高和寡”的評論。我當時深受觸動,也曾問過自己“寫這樣的小說有意義嗎?”今天我對他也對曾經的自己做一個回應:
“影視劇和小說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就應該鼓舞人民去做國家猛士或人民猛士。他們如果看我的作品,我就希望他們能被我作品中的國家猛士或者人民猛士所感染,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點供後世銘記的價值,不要做什麼都留不下的過客。願普天下的中國人成為國家猛士或人民猛士之心,海不清,石不爛,絕無半分更改!”
但願在我寫不動,要封筆的時候,我可以很自豪地對周總理說:“親愛的周爺爺,您教我的影視劇和小說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我做到了。我在用我的作品鼓舞大家去做國家猛士與人民猛士,我相信你們所期望的共|産|主|義|社會終将在這些國家猛士和人民猛士前赴後繼地建設下,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