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選擇酸姜,酸辣椒,酸蘿蔔和酸豇豆。”
切好魔芋和泡菜後,就開始炒了。
“炒這道菜很簡單哈,先炒泡菜,炒香後再加入魔芋翻炒,炒熟再加一點鹽就可以了。”龔文玉提醒道,“泡菜本身有鹽,所以大家要根據泡菜的鹹度調整加鹽量,不能根據日常炒菜的經驗加,否則會鹹。”
炒完魔芋,再炒個青菜就可以開飯了。
他們家兩大一小,日常做菜做兩個就夠吃了。
米飯是熱的中午吃剩的紅薯飯。
這頓飯直播結束,剛好完成三小時時長的任務。
本次内容新穎時間還長,觀衆互動熱度高,系統給了10天的生命值,直播後半段漲粉不少,超過了三位數。
目前直播間累計粉絲數:1386。
腦海裡的牌子實時刷新:累計生命值87天。
果然啊,漲粉還得靠高質量的内容。
龔文玉計劃首頁推廣後不再每天直播了,平常的一日三餐次數播多了觀衆會審美疲勞,漲粉也少,還不如隔幾天準備一些新穎的高質量内容來得劃算,再者,帶貨也需要精心設計。
第二天上午是村裡小學所有班級的考試時間,包括幼兒園。
這裡的幼兒園更像是學前班,學的東西挺多,每學期都要考試,這是小寶第三次參加期末考了,前兩次都是班裡的全滿分第一名。
早上出發去學校時,小寶說這次也要考滿分第一名。
龔文玉說:“如果考了滿分,姑姑就給你做肉吃,這次真的有肉,我去鎮裡買。”
小寶高興壞了,問:“可以先吃魚嗎?”
今早龔文玉看了木桶裡的魚,奄奄一息狀,快死了。
“可以。”
最後一門考試的鈴聲結束,孩子們如解放的籠中鳥般飛奔出教室。
龔文玉幫着劉老師收試卷,還主動提出幫她批改卷子。
劉老師笑道:“那敢情好,謝謝你啊文玉。”
龔文玉道:“應該的,對了,交接資料大概多久啊?我在想,要是不久的話,我們現在就去交接好了,省得您下午再跑一趟。”
劉老師摸了摸自己的孕肚,再跑一趟确實累人,便道:“不會太久,半小時差不多了,那我們現在就去吧。”
小寶是最後一個出教室的,他現在也知道姑姑要當老師了,雖然隻當幾個月。他心裡很是驕傲,還跟小夥伴炫耀呢,小夥伴們都表示很羨慕。
在他們的世界裡,老師是很有權威的厲害人物。
出了教室沒看到姑姑,便跑去三年級的教室找,果然找到了。
“姑姑。”他喊道,“我考完了,回家啦。”
龔文玉捧着試卷跟劉老師一起走出教室,對他道:“姑姑還有事,要不你先跟你的朋友們回去?”
小寶搖頭:“我等你一起。”
“行。”外面風大,龔文玉讓他先坐在三年級的教室裡等着,怕他無聊,又給他找了本圖畫書看。
跟劉老師交接好資料已經是半小時後了。
拿着試卷跟小寶回到家時,王秀蘭道:“魚死了。”
龔文玉一聽,心裡有點歡喜,反正下午不用去學校了,白天光線好,幹脆中午直播做魚好了。
“你們餓了嗎?”現在快1點了,她自己還好,就問家裡的一老一小能不能再忍忍。
小寶點頭。
王秀蘭說:“見你們一直沒回來,我就先做了飯了,先吃吧,吃完再料理這條魚。”
行吧。
龔文玉又迅速地改了計劃,可以吃完飯直播殺魚腌魚之類的,晚飯的時候再直播做魚。
昨晚做的魔芋還有好幾塊,王秀蘭今天中午就炒了個魔芋,學着龔文玉昨晚的做法往裡加了泡菜。
估摸是火候沒掌握好,同樣是泡菜炒魔芋,小寶覺得還是昨晚姑姑做的好吃些。
吃飯的時候,龔文玉把自己如何做魚的想法跟王秀蘭說了。
王秀蘭沒什麼意見,她算是發現了,女兒不光會讀書,做菜也是一套一套的,同樣的食材,她隻會做一種菜,而女兒可以做出好些花樣。
以後誰家要是娶了女兒做媳婦,當真是享福啊。
想到這個,王秀蘭道:“今天上午去撿柴的時候碰到了你崔表嬸,她家的山不是挨着咱家嗎,她正好也去撿幹柴。”
龔文玉在原主的記憶裡找了一下這個崔表嬸,說是表嬸,其實沒什麼血緣關系,隻是同在一個隊裡,總得弄個稱呼叫人,是以沒什麼血緣關系的或者七拐八拐很遠的親戚都統一叫表叔表嬸之類的。
這個崔表嬸,主業是農民,副業是媒婆。看到适齡的未婚男女就跟看到香饽饽一樣,是保媒拉纖的一把好手。
龔文玉頓時有種不妙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