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個書攤,小寶被攤子上的小人書吸引了,腳下生根了似的,一動不動。
龔文玉失笑,孩子愛看書是好事兒,便用剩下的三塊錢稿費給他買了一套,跟攤主好一番讨價還價,又獲贈了兩本舊雜志。
小寶簡直不敢相信,他竟然一下擁有了15本小人書,比李濤還多了5本!
“哇,姑姑你好有錢啊!”他拍着小手,心裡那叫一個歡喜啊,比吃肉還幸福,笑得見牙不見眼。
娃這麼開心,十塊錢的稿費花得值。
“你好好學習,姑姑以後會更有錢的,給你買更多的書。”她道。
小寶:“嗯嗯,我以後要當科學家。”
龔文玉:“好志向,那我就等着當科學家的姑姑啦。”
接下來就要去郵局給出版社寄信了,小寶得的那一塊錢獎金正好夠買信封和郵票。
這時候村裡還沒有電話,通過寫信的方式聯系遠方的親友是主流,鎮裡就一個郵局,人也不少。
原主之前留的地址是鎮裡的中學,龔文玉現在改成家裡的地址了,這樣郵差就能把信直接送到村裡。
寄信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熟人,原主的同學,何中勇,也是村長的獨子。
何中勇也是來寄信的,寄給他的筆友。
兩人同村,從幼兒園起就是同班同學,因為性别不同,沒有很熟也沒有很生疏,是見了面一定會打個招呼的交情。
十七八歲的青蔥少年,五官俊秀,長得很是養眼,不愧是高中女生寝室的卧談主角。龔文玉稍稍回憶了下,高中部喜歡何中勇的女生可不少,長得帥成績又好,簡直就是學霸校草嘛,不喜歡他喜歡誰。
就連原主,也暗戀何中勇呢,隻是她有些自卑,覺得自己各方面都配不上他,所以把那份暗戀藏得極深,誰都看不出來。
雖然這小子長在了龔文玉的審美點上,但她可不打算繼承原主的暗戀。原因無他,年少時的愛慕不過是青春荷爾蒙作祟,太不靠譜了,家長不讓早戀是有道理的。
再說了,她的靈魂可是個成熟的女人,對這種小弟弟,欣賞一下顔值就夠了。
“你也來寄信啊。”龔文玉笑着跟何中勇打招呼。
何中勇這人其實性格不錯,就是越長大越内向,不熟悉他的人會覺得他有點高冷。譬如偶遇打招呼這事兒,小時候一般是何中勇主動,初中後基本就是龔文玉主動了。
原主其實是個i人,但因着心裡的暗戀,每次見着他都會鼓起勇氣主動開口。
龔文玉的性格介于i和e之間,用她上輩子朋友的話說就是,混在e人裡面的i人。
同樣是打招呼式的寒暄,何中勇卻是聽出了不同。以前的龔文玉,跟他面對面說話時根本不敢看他,語氣裡也隐隐透着羞怯,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卑。可今天的龔文玉,坦坦蕩蕩地直視自己的雙眼,輕松自然的語氣裡暗含敷衍,就好像本不想跟他打招呼,但礙于社交規則不得不這麼做。
這微妙的差異讓何中勇心裡升起一種無法描述的異樣感。
他“嗯”了一聲,沒再說别的。他倒是想問問她,是否真的不去讀書了,但問不出口,直覺這是往人家傷口上撒鹽,她家的境況,同村的他再清楚不過。
在他印象中,龔文玉渴望讀大學,渴望出人頭地改善家裡的狀況,她很勤奮,卻不得不退學。他以為她會傷心欲絕,頹廢很長一段時間,可眼前的這人,臉上看不出一點難過,甚至比在學校的時候還要開心一些,不知道的還以為她不愛讀書,退學是一種解脫。
何中勇不解。
“我寄好了。”龔文玉牽着小寶就要離開,“我們先走啦,再見。”
小寶也有樣學樣地說了句“再見”。
何中勇捏着手中的信,滿心的疑惑還沒理順,姑侄倆就消失在擁擠的人流裡了。
王秀蘭給了龔文玉50塊的預算買肉,原本是沒這個預算的,所以第一次來鎮裡趕集的時候王秀蘭讓她把錢存起來。後來龔文玉接了代課的工作,家裡有了新的收入來源,王秀蘭才松口可以買些肉過年。
現下還得去信用社取50塊錢出來。
年底的信用社人也很多,取錢存錢的都不少,輪到龔文玉的時候已經中午了。
取好錢,兩人都餓了,龔文玉便帶着小寶去小餐館吃了一頓飯,兩個人買了包子饅頭就着免費的泡菜一起吃,一共花了一塊錢。
小寶是第一次在外面的餐館吃飯,吃啥都覺得新鮮好吃,簡簡單單的一頓飯吃得也很是開心。
吃完飯就去集市一條街買肉。
這會兒的集市人倒是少了些,買好年貨的人陸陸續續開始返家,但也還算熱鬧。
考慮到村裡小年那天可以買魚,龔文玉今天就隻買豬肉了。
吃了一塊錢的飯,還剩49塊。
做臘肉最好是後臀肉和五花肉,這兩種肉賣得也貴,别的部位2塊到2塊五一斤,這兩種得3塊一斤。豬腳,大骨和内髒便宜,幾毛到一塊五一斤不等。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的人眼裡不值得買,因為肉少,但在龔文玉眼裡可是好東西,能做出好多美味。
在心裡盤算一番後,龔文玉決定買九斤前腿肉,六斤五花肉,剩餘的錢買了一隻豬腳,三根大骨,豬大腸和豬肚。
攏共加起來也将近三十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