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菜田是周家一個小輩,其父關系與周成算是隔了好幾輩的兄弟。其人遊手好閑,終日無所事事,偷雞摸狗,算是村子裡令人頭疼的小混子。
周菜田看起來就像沒有聽到周成的罵聲,滿臉恐懼,畏畏縮縮,屁滾尿流地跑遠了。
剛才把這人趕跑的,是第三輛馬車上的守衛。
碧空站穿行各個世界,尋找貨源,直播帶貨,總不會是一片平安祥和的環境,自然貨物押運時,有專屬的保衛。
姜明泉正在猜測,這些趕車外加護衛的大漢,是原生小世界的人物,還是像她一樣,由碧空小蝶選擇,請來幹活的。
姜明泉的猜測,也無法從這些守衛身上獲得答案。
村中道路狹窄,馬車不易進入,他們幹脆就地卸貨。
幾人不與任何人交流,直接跳下馬車,打開車廂的後門,開始将裡面的米糧一袋一袋扛出來。
碧空站安排的稻米,裝在符合這個時代的麻織袋子裡,一袋五十斤。
三個黑壯守衛卸貨的速度很快,一把往肩上扛了三袋,大步流星往前走,看起來很輕松的模樣。
周成立馬讓身邊的小子,帶他們去靠近村口那兒曬谷子的場地,那邊正好有兩間村裡公有放雜物的房子。
“周叔,現在可以讓家裡有蟹的人過來找我換米糧了。螃蟹畢竟是活物,久放不好,我算好這批螃蟹,就馬上要讓商行的大哥們運回去了。”姜明泉對周成說道。
周成聽到可以換糧食,被那幾個氣勢吓人商行守衛吓得有些驚慌的心髒終于穩了下來,立刻說道:“江小哥稍等,我馬上派人去通知。”
早上村民還在村子附近的水田和小溪邊活動,下午飯後,他們發現更遠處的湖畔和水窪裡,生長的藍水蟹更加肥美大個,一大半人都跑去那邊,此時要把人喊回來,還需要不少功夫。
周成立刻行動,把村子裡能用得上的人都派去喊人了。
姜明泉來到曬谷場的時候,已經有幾個村裡行動還算矯健的老人家,帶着半大的小子,期盼地守在曬谷場邊上,兩眼發光,翹首以盼地看着自己。
他們腳邊都放着竹筐。
按照姜明泉的吩咐,螃蟹錯開層疊堆放,每一層上都鋪了細碎的稻草,保證螃蟹不會互相擠壓。
“ 江小哥,現在就能換糧嗎?”中午給姜明泉兩根鮮瓜的老阿婆,伸長了脖子,急切地說道。
“能呀!”姜明泉笑着點頭,然後走到堆放糧食的麻袋邊上。
三個碧空站的運送守衛,一人守在此處,另外兩人則再回頭去馬車上搬貨。
他們搬貨的速度很快,沒多久功夫,四十袋,兩千斤的糧食,就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安平村的曬谷場上了。
第三輛馬車隻裝了十袋的稻谷,同時還帶上了姜明泉在碧空站租用的老式台秤,以及給藍水蟹包裝的折疊防壓盒,還有記錄交易數額的賬本紙币。
收購商品,自然少不了稱量物品。
碧空站可以租到不同規格的稱量工具,這次姜明泉選擇了一款可以稱量一百公斤物品的機械磅秤,以及一個稱量小物件的杆秤,兩種秤準度不錯,使用起來也不複雜。
大秤用來稱重糧食,小秤用來估摸螃蟹的重量。
這種逐漸被電子秤取代的老式機械磅秤,綠漆粗糙,在直播間的觀衆眼中,算是落伍之物,但在安平村的村民眼裡,外形卻分外精美。
周成在心裡又一次默默歎服碧空商行的實力,連稱重的秤砣,都是用全銅打造,做工精美。
姜明泉讓周成幫忙找了一套桌椅,然後立刻坐下,招呼等待在一旁的村民,開始現場交易螃蟹。
聽到消息過來的村民越來越多,氣氛開始熱烈起來,姜明泉将排隊的方法教給周成,讓他幫忙負責維護秩序。
有村長的威望在,沒有人冒然插隊,一個一個倒是井然有序。
排在第一個的人,就是那位老阿婆。
她兒子也是剛剛趕到,身上又背着一筐螃蟹。
他們家總共有五筐的螃蟹,是在場人中,數量比較多的了。
“阿婆,開始點數了,麻煩你兒子先把最大的蟹挑出來。”姜明泉說道。
“诶诶诶,”周九格急忙放下背上的籮筐,剝開上面覆蓋的芭蕉葉,有點結結巴巴地說道,“剛才,剛才,跑遠了,去那邊抓的更大。”
“行,來吧!”
五百份的螃蟹數量不多,姜明泉為了保證百分百的存活,直接現場打包,每隻都要過一遍眼。
這一筐的螃蟹确實很大,
一斤最少有一斤半重量。
往往五六隻,就超過十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