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東市,平東科技大學,一間剛剛被改造過的實驗室裡,整齊擺放着好些白色圓柱形的大塑料桶。
每個塑料桶裡,都養着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螃蟹。
并不是每一個接到耿教授任務的學生,都從美食直播間裡好運買到了螃蟹。
有些人反應慢了,沒趕上時候,隻能空手。
溫小瑩的運氣倒是不錯。
在收到耿教授短信之後,又從直播間裡拍到第二份的藍水蟹。
當第一份裝着藍水蟹的盒子出現在她大學宿舍裡,溫小瑩也是吓了老大一跳。
從直播間和網絡上,知道所有人都是這樣收到藍水蟹時,溫小瑩在看直播時一直隐約猜測的事情,似乎終于得到應驗。
這個猜測太過大膽離奇,就算有藍水蟹的神奇配送方式做為佐證,溫小瑩也不敢相信這個答案。
安平村,或許不屬于他們這個世界?
溫小瑩沒有把這一想法與其他人分享。
雖然收到螃蟹的她,很想像其他網友那樣,蒸炒煎煮各來一波,但已經答應了耿教授的溫小瑩,還是一隻也沒有碰,直接将藍水蟹送到耿教授的實驗室裡。
比她更早來的師兄,已經将提前帶過來的藍水蟹,按照一隻一個水桶,分配了住處。
“小姜,耿教授現在已經把藍水蟹的樣本帶去檢測了。這兩天會安排我們針對它的飲食和生活環境的進行研究。”比她大兩屆的師兄于恩,是目前跟着耿教授的研究生。
理着一個小平頭,個頭不高,身材微微小發福,看起來溫吞和藹的師兄,正在一邊給水桶裡的螃蟹撒食物,一邊語重心長地對溫小瑩說道。
跟着耿教授做實驗研究的,一般都是他帶的研究生。
溫小瑩這次能加入,可以說是沾了自己這兩箱大螃蟹的光。
溫小瑩按照于恩師兄的吩咐,剪開自己帶來的藍水蟹身上的水草,将它們稱重以後,一隻隻放入标有編号的水桶裡。
于恩師兄放下自己手上的餌料盆,幫助溫小瑩拿來記錄登記表。
每一張表格,就是這隻螃蟹的履曆表。
表格裡需要填寫的信息,包括藍水蟹的重量,公母,生長環境等重要信息。
“師妹,我買到的藍水蟹基本上都生長在湖裡,你呢?”于恩好奇地問道。
“我這一箱是溪水蟹,另一箱還沒收到,不知道。”溫小瑩填着資料,回答說道。
“哇,你好厲害,居然買到兩箱。”于恩撓了撓頭,看起來很憨厚的臉上,露出由衷高興的笑容。
唉!
買到了兩箱,可惜一隻也不能品嘗到。
溫小瑩腦海裡閃過美食直播間主播吃螃蟹的畫面,偷偷咽了一口唾液,無奈地想到。
“表格填好了,我現在要喂它們什麼?”溫小瑩飛快地寫完所有螃蟹的數據,詢問說道。
“這是耿教授留下來的餌料,用雞蛋,土豆泥,胡蘿蔔泥還加了一些營養素。我買的是一斤以上重量的大蟹,喂了一些,它們很喜歡吃,而且胃口看起來很大。”于恩扶了扶滑下來的眼鏡,把喂養和觀察的要點,詳細告訴溫小瑩。
溫小瑩拿出筆記本,認真專注地在筆記上飛快記下于恩所說的要點。
她的腦海裡一閃而過的美食畫面已經消失,被一條條喂養淡水蟹的注意事項取代了。
——
——
姜明泉對直播産生的蝴蝶效應,暫時還沒有更深刻的認識。
她原本可以在十天之後,再開啟第二次直播。
但隔離困居在房子裡,提不起勁頭玩其他事情的姜明泉,最終沒有等到十天之後,而是主動找碧空站獲取第二次直播世界的資料。
完成第一場“新手村”的直播之後,姜明泉發現自己可以查閱的資料内容靈活性會稍大一些。
至少在進入直播前,她可以通過一份内容與旅遊手冊非常類似的資料,去了解即将進入的世界。
這次安平村的範圍太小了,接觸的人也很少,對直播小世界的陌生,并不影響姜明泉的行動。
但下一回,她可未必有這樣的優待了。
當她從資料上看到青墨星這個标題時,就預估到下一個直播小世界,可能對她有很大的挑戰性。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二十多年來,日子過得太平又安逸的姜明泉,在看到“養殖星”、“星系”、“海上移動養殖場”這樣陌生的詞彙時,居然沒有慌張無措,而是帶着強烈的期待感。
很期待,下一個直播世界!
一個離開星球,走向星際的世界,該是多麼有趣!
躺在床上,姜明泉喚出系統管理,進入碧空站空間。
超級大的屏幕上,全是看起來并不好理解和閱讀的文字信息。
姜明泉和下一個世界的代溝,比她和安平村村民的代溝還要大。
打個比方,她看那些摸不着頭腦的名字,就像讓周成村長要去理解電視手機高鐵一樣,完全沒有這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