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理寺牢獄是中央監獄,官兵精銳,機關遍布,武功絕高之人想要離開也難,那刺客竟能在層層守衛下離開。而林太傅乃朝廷命官,是極受器重的大臣,卻遭滅門之災,此事定引得京都震動。
江房漪初初聽聞,面上卻沒有驚詫之色。
在初遇林尋前,她便知道此人結局不好。她前世深居将軍府,但這等驚世駭俗之事也有所耳聞。不過這出案件尚未查出眉目,江房漪便被太子囚于東宮,外界消息無法傳入耳中,最終兇手是誰?是否被抓獲?她都不清楚。
她指間撚着繡花針,朱紅繡線穿過針尾,繡線連接着一副繡了兩面翅膀的鴛鴦圖,她瞳孔縮的很細,找準翅膀上的位置再下針,針腳又密又好。她眉目微蹙,表情無悲無喜。
待得鴛鴦翅膀落下最後一針,她才擡起頭來,目光在紅靈身上劃過,“京都最近事情多,聽聞奶奶早年與林府有交情,她如今怎麼樣了?”
紅靈便道:“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老太君雖有唏噓,但并未受到太多影響。”
江房漪将尾結收好,拿起剪刀将線剪斷,“我知道了。”
前世此事傳入将軍府後,老太君表面沒有異樣,但不出三日便病倒了。大夫說是憂思過度,加之早年的舊傷,病情反反複複,直拖了一月才養好。江房漪将針放在一邊,“安排人,我要回将軍府看看奶奶。”
紅靈退下後,江房漪坐在凳子上發愣,林太傅一案前世被交由軍機閣譚不允手上。最終結果如何雖不清楚,但據聞此案涉及極廣,到後來李錦登基為帝,這樁案件以及牽扯到的種種都被封存,非帝令不得開封。
後來林家唯一幸存的女兒,于新帝繼位前上吊自殺,案件随着她的死去,成為被掩埋在長河中的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真相重要嗎?或許重要。但每日裡要發生的事情那麼多,再驚世駭俗的事件都會歸于塵土,很少有人會執着于過去,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江房漪不想牽扯進這些事裡,杏花胡同因為此事起了些許波瀾,她也沒去湊過熱鬧。到了夜間,她洗漱過後,又想起了林尋給她的那個包袱。
這世間事便是,知道越多牽扯越多,江房漪沒有看包袱裡的任何東西,便是擔心裡面藏着什麼關鍵的證據……她想要置身事外。但她心中清楚,軍機閣譚不允定會從林尋仆從那裡得知此事,是要找上她的門的。
隻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她當初接這包袱之時其實想要拒絕,但既然林尋留了這樣一件東西,接與不接都會惹人懷疑,不如接過來,那樣主動權便掌握在她的手中。
翌日,江房漪出了杏花胡同,去了軍機閣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