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悍熊笑道:“姑娘所言不差,太乙舟本是太乙真人所乘之物。
文人借太乙舟題詩作詞,以求問道遊仙之願。
但我們說的太乙舟,卻是真有其物。
百年之前,此山之中,住了位隐士,得太乙真人度化,并得到太乙真人所贈的太乙舟,作為護身法寶。
他常泛舟湖上,潛心悟道。
數年過後,雷劫降臨,隐士祭出太乙舟。
終于,在太乙舟的庇護下,他成功渡劫,飛升成仙。
而太乙舟則流落凡間。
傳說修道之人得到太乙舟,若能領悟其中道法,就能踏足仙途。
若是凡人能得到太乙舟,便可長生不老。”
李嗣瞻聽到此處,打斷道:
“如果真有太乙舟,還在這塔中,為何永樂觀的道士們,不拿出多加參悟,好早日得道成仙,卻将此物束之高閣?”
趙悍熊不滿道:
“你心急什麼?我大哥話還沒說完呢。”
趙虓熊打着圓場:
“是我說話太慢了。我這就速速告訴諸位真相。
十年前,有位重病的皇室貴族,得到了失蹤的太乙舟,一夕之間竟不藥而愈。
他深感上天恩德,得知太乙舟出自此山中,便千裡迢迢秘密來到永樂觀,說是蒙此神恩,不敢私藏此物。
特意前來歸還太乙舟,以後也當虔誠地敬奉上天,廣施善舉。”
邬行香小聲問李嗣瞻與虎小忠:
“你們聽過這個皇室貴族的事嗎?”
李嗣瞻略作思索後道:
“從未聽過。”
虎小忠也低聲道:
“皇室貴族久病,也不是小事。
不可能我們什麼風聲都沒聽見。
唯一的解釋是,如果這兩人說的是真的,那麼他們口中的,就是與皇室沾邊,實際八竿子打不着的什麼人。”
話落,虎小忠又拔高聲音道:
“既然你說是秘密送來永樂觀,那你們怎麼知道?”
趙悍熊答道:
“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這事兒被傳出來了呗。
其實十年前就有許多江湖上的人來過永樂觀,想一瞥這太乙舟的風采。
隻不過這裡的道士,說什麼太乙舟的傳說雖然玄之又玄,其實經曆數載,早已失效。
又或者,這太乙舟需要特定的機緣才能開啟,而如今機緣未至,強行參悟反而會招緻災禍。
那位皇室貴族,想必是自己平日常做好事,才機緣巧合痊愈,與太乙舟不一定有關。
而且永樂觀得到此物後,也不見他們中有什麼人飛升成仙,或是有何大變化,仿佛真是得了個無用之物。
永樂觀也将太乙舟,放在這藏真閣中,久不見光。
隻是不知道,這次的法會,他們怎麼舍得将這件寶貝拿出來了。”
趙虓熊意識到,兩人的話似乎多了些。
“這些話,也是我們道聽途說來的,不一定是真的。
我們就不多叨擾三位了,告辭。”
說罷,兩人轉身離去。
隻是離開前,别有深意地望了藏真閣兩眼。
虎小忠見兩人走遠後道:
“這兩兄弟,有些奇怪。”
李嗣瞻贊同道:
“他們說是偶然遊曆至此,聽說了法會。
卻對這太乙舟知之甚詳。
我看,他們是專門為了太乙舟而來。
也許,不隻他們。
這裡還有其他别有用心之人。
至于他們說的故事……
依我之見,就是純粹的謠傳編造。”
虎小忠回想後道:
“什麼隐士泛舟湖上。
我們從山腳上來,除了幾處溪流,沒見到有湖啊。
但是十年前,太乙舟到永樂觀的時間,也正是易鏡玄到永樂觀的時間。
這真的是巧合嗎?
難道太乙舟隻是一個名頭。
所謂的皇室貴族,其實是國師。
也沒有什麼太乙舟,那就是預言書。
這一切不就說得通了嗎?”
虎小忠越分析越覺得自己想得在理。
“看來,我們要收拾包袱回長安了。”
欣喜之後,又是落寞。
“說真的,我還真有些舍不得。
我們一起吃喝玩樂,挺開心的。
如果回了長安,又要循規蹈矩。
你們肯定更我一樣舍不得吧?”
虎小忠擡頭看去。
李嗣瞻一臉“你沒事吧?”的表情盯着他。
邬行香卻是若有所思,望向藏真閣。
虎小忠困惑道:
“怎麼?你們覺得我說得不對嗎?”
他想到李嗣瞻說預言書不會在永樂觀的推斷,猜測道:
“國師不是尋常人,我們認為他不會做的事,他可能偏要這麼做?”
李嗣瞻輕輕搖頭後看向邬行香。
“你問問她是如何想的?
其實也不用問,她定是相信這裡的太乙舟真的抵擋天劫了。”
邬行香卻出人意料道:
“我不信此處太乙舟是修仙護身法器,也不認為預言書會在永樂觀。”
李嗣瞻感慨道:
“看來這段時間,你跟在我身邊,還是有所長進的。”
邬行香續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