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行香颔首後道:
“既然易鏡玄來永樂觀是為了追憶前塵。
那多半會故地重遊。
十年前易鏡玄雖然是秘密上山,但也被幾人瞧見了。
更别提永樂觀因兩位國師之故,香客絡繹不絕。”
李嗣瞻順着她的話說下去:
“或許某個隐秘山洞,就是古算拾兒時的秘密之地。
易鏡玄想去那個地方。
但白日在山間兜轉,容易被人看見。
不如深夜前去。
再走一條不為人知的下山路。
此山除了道觀,其他地方倒是古木參天,地形複雜。
若是藏着什麼秘境,也合理。”
邬行香續言道:
“道家有洞天福地。
洞天内另有乾坤。
其入口常有陣法隐藏,需符咒或特定的修行與機緣才能進入,常人就算站在洞天附近,也難以察覺。
若是這樣,我們不一定能找到。”
李嗣瞻聽見邬行香又把話題往神叨方向扯了,出言諷刺道:
“或許你有特殊機緣,一下就能找到呢。”
邬行香假裝沒聽出李嗣瞻話中譏諷。
她笑道:“那我一定要帶上我的蔔甲去找。
對了,我還打聽到,古算拾曾經将什麼書托付給了吳真人。”
李嗣瞻察覺有疑。
“你一個人,在這麼短時間,就打聽到這麼多線索?”
邬行香見李嗣瞻心情還不錯,坦言道:
“把書托付給吳真人的事,是小忠打聽到的。
他認為那就是預言書,可我卻不這麼覺得。
且不說古算拾怎麼會把如此重要之物托付給吳真人。
說這條線索的人,回憶托書之事,是幾十年前的事。
那個時候的預言書,應該還在司天監。”
李嗣瞻颔首,同意她的說法。
“或許,他們說的隻是古算拾留在此處的一些神叨書籍。
你可還記得林幽的話?
他說預言書如果是在古算拾的手裡,就是在某個地方藏着。
若是在易鏡玄的手裡,不是被他帶在墓中,就是死之前燒掉了。”
邬行香若有所思後道:
“古算拾仙遊後,易鏡玄在司天監又待了那麼多年。
因此不管是聖上還是朝中,都相信預言書在易鏡玄手中。
隻是易鏡玄之墓與古算拾之墓皆尋不到,司天監也算不出來。
所以,易鏡玄辭官後的行蹤,就是關鍵。
吏部循着對易鏡玄重要的地方去找,但實際應該去對古算拾重要的地方。
可這些地方一一找去,恐怕要曠日累時。
永樂觀雖沒有預言書,但希望我們能找到重要的線索。”
李嗣瞻點了點頭。
“夜已深。
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我收拾一下,去找吳真人。”
邬行香想到白日所見,永樂觀的道長都武藝非凡,不禁有些擔心。
“殿下,你一個人可以嗎?
要不叫上小忠一起?”
李嗣瞻站了起來,示意邬行香可以離開了。
“不必,我準備學一下你。
一個人調查。”
邬行香隻好起身道:
“那殿下記得早些回來。
半夜會下雨。
若是你晚歸淋雨,還得再沐浴一次。
一夜沐浴三次,會損陽氣,招陰邪。”
李嗣瞻敷衍道:
“知道了,你快走。”
邬行香行至門邊,心中又升起了幾分内疚。
“我跟小忠在各自屋内休息,卻辛苦殿下去調查,我真是過意不去。”
李嗣瞻走了過去。
“過意不去是嗎?
回屋把'若對皇子大不敬,輕者杖責五十,重者以謀大逆論罪,處絞刑。'這一條,抄寫一百遍。
明日一早,我來檢查。”
李嗣瞻說完,不等邬行香回應,重重關上了門。
邬行香望着緊閉的房門,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多嘴。
她想用虎小忠說過的話提醒李嗣瞻,抄經的紙墨,多麼神聖。
但是律疏也很神聖啊。
而且她怕再多嘴,李嗣瞻重新提起罪行冊的事。
邬行香隻好将心中煩悶,化為一聲歎息,回房準備奮筆疾書。
可惜奔波整日,她真的已經心力交瘁。
抄寫了十多遍她便開始犯困。
再睜眼,她已在卧榻上酣眠多時。
窗外天昏地暗,聞頹雲駃雨。
本想繼續睡下去,忽覺腹中饑餓,于是起身梳洗,走出了屋門。
.
齋堂内已是人頭攢動。
邬行香走到了李嗣瞻與虎小忠那一桌坐下。
“你們怎麼起這麼早呀?”
李嗣瞻淡淡道:
“早什麼早,現在是午時。”
邬行香恍然大悟。
陰雲密布,暴雨如注,讓她誤以為時辰還早。
“難怪我這麼餓。”
邬行香本想問李嗣瞻昨夜是否有收獲,但此刻人太多,不是說話的時候。
李嗣瞻見邬行香望着自己,向她伸出了手。
邬行香瞬間知曉,李嗣瞻這是要看她手抄的律疏。
可是她記得昨晚隻抄了一會兒,自己就睡着了。
李嗣瞻見她這幅模樣,心中了然,收回了手。
“若沒有寫夠百遍,那就加倍。”
邬行香遂将一腔悲苦,傾于碗盤之間。
.
雨勢漸盛,三人移步至茶室。
李嗣瞻開門見山道:
“易鏡玄的确不是不告而别。
吳真人知曉易鏡玄會在夜間走另一條下山路離去。
但所謂的山中秘境,究竟在何處,他也不知。”
說到此處,李嗣瞻望了一眼邬行香。
“吳真人還說了一堆跟你類似的話。
什麼山中藏洞天福地,也有鳥獸植物在其中吸納天地靈氣,進行修煉。
不過所謂的秘鏡,已是古算拾年幼之事。
說不定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成了荒廢的山洞。
待古算拾回到永樂觀,帶易鏡玄看的,恐怕已是破石頭堆積的地方,不過為記憶所系,前去一觀罷了。”
邬行香并不認為吳真人會說洞天變成破石頭之言。
“我猜,吳真人的原話是這樣的。
年深歲久,天地氣運變化,洞天福地可能會因氣運波動而隐藏起來。
或是仙人精怪舍棄洞天,此地靈氣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