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社會學之類做實地調查報告的論文,無論是什麼,如果是在當地的大學資料庫搜索可能會更多。”
我點開那篇群青發在讨論組裡面的文章。
“對于娘子廟地區特色婚俗的調查研究?這個是你從哪裡找過來的。”
“論文網站哦,本科論文的話學校裡面會有論文庫,我想如果是就在C城的所有大學裡面進行搜索,無論是本科還是大專,十幾年來社會學民俗學那一個專業的學生每年要寫的論文裡面,難免不會有這樣的研究主題。查的時候花了一點時間,不過總歸是找到了這麼幾份。”
“這也…不能作為證據吧,而且娘子山村的民俗婚俗和這個有什麼關系。”
“可能和謀殺案沒有什麼關系,但是和為什麼那座山有這麼多土地廟有關系。”
“看這裡。”
群青将pdf文件放大:
“至少這裡提出了一個通過實地調查确定的說法,這些土地廟,也就是當地野墳的一種,在C市這一塊鄉村地區,往往都是用來安葬死者的。”
“有這麼多死者需要安葬嗎?”
“不,你看這裡寫了,在縣志裡記載,百年前的這片區域還是屬于同一個沒有區分的市片區,這裡的民俗是娘子廟每逢災年都進行一次祭祀儀式,在儀式過後就會留下一座土地廟一樣的建築來紀念當年的祭祀。”
“但是這種習俗到民國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這一塊住戶的增多,祭祀也發展成了每年的婚俗祭禮,來保證整個村莊地區的生育率,後面的就是作者自己的分析…”
我一邊注意聽群青講述論文的主要内容,一邊打開文件的目錄,這看起來像是已經擁有了非常詳細的研究才有可能寫出來的民俗學研究論文,要麼寫論文的人就是這個村裡長大的。
“這是你在C市哪個大學裡找到的本科論文?”
群青搖了搖頭:“如果說是别的學校,一般來說本科論文是根本查不到的,但是,這篇論文是在我們市的語言大學資料庫裡面找到的,我也是用了我們高中目前還在這個大學讀書的同學的帳号查找到的…”
“現在還在讀大學?”
“因為他休學了兩年,當然這不是重點。”
群青沒有說出來的要點,在我瞟向标題下方論文作者的名字時,就沒有再強調的必要了。
“诶诶?這個是…同名的人嗎?還是什麼?”
李子琪剛點開就被吓了一大跳。
論文封面顯示的作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名字:
任東風。
任班長?這篇論文是由他寫出來的,而且并不是生活在C市,直接跨了一個市的距離在這個小村莊進行調查,這絕對不合理。
“他和我們是同一屆畢業的,也就是說,任班長在去年這個時候論文早就定稿了,而他做調查的時間總不會晚于前年。”
“會不會他是剛好對娘子廟感興趣偶爾查到的,然後選做了課題。”
在我的印象裡任東風的确沒有體現出來他對這裡的熟悉。
“這要問他本人才知道,畢竟他一副從來沒來過的樣子,實在是很難相信。”
群青将任東風的學位論文繼續翻了翻:“子琪,你說今晚任班長他們不聚餐是嗎?好像是任東風,馮朵各自都有事情。”
“沒錯。”
“至少任班長的所謂有事絕對是和這次案件有關…”
群青緊皺起眉頭,“這些重新聚起來的小學同學,也不是完全為了婚禮…”
“你們在說什麼?”
劉罡明沒有聽懂我們的對話。
“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到了芳蕊家的房子,可以讓你的人确認一下任東風在哪裡嗎?”
“他有嫌疑?”
“不,我隻是有點好奇而已,”群青冷冷地盯着車外頭連綿的雨。
“我隻希望今天晚上不要再出什麼事了。”
劉罡明的車駛過我們來時的山路彎道,車輪輪胎與水泥地摩擦産生的聲音因為雨水的浸潤而近似于砂紙。
路過這個轉彎的路口,就是我們昨天晚上看見的滿山的土地廟與空無人煙的燈火了,我好奇在這樣大的雨裡,對面山上,那些虛無缥缈的成片亮光會呈現出怎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