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你何苦難為他。”
汝人言否?
太一冷漠臉,如果通天一直過的都是這種生活,那他真的要生氣了。
“小輩無禮。”
元始看看廣成子的傷揮揮手叫他退下,随後才對着上首對太一說話,“師弟明知他隻是來傳話的,為什麼下這麼重的手。”
“我還能留下他的命就已經很仁善了。”
金烏兒這個生氣,“傳話,傳的什麼話,我憑什麼要讓出碧遊宮?”
太一真正想說的是,你憑什麼讓通天讓出碧遊宮,他可是你親弟弟。
“師弟,你從前不明事理阻攔周室大興,當着老師的面我們重歸于好,我以為封神後你會反省,可如今你依然冥頑不靈,難道真要繼續與我等為敵,殒身于隕聖丹下嗎?”
元始很少會說這麼長的一段話,隻是依舊不中聽,尤其是隕聖丹一出,太一湫然色變,他本想趁此時機和通天一起拿下元始給他出氣,可是難道對元始出手會讓通天身隕?
有這樣一層顧慮,他反倒不好出手了。如果不是元始還在這裡,他要全身心應對一位聖人,太一幾乎要去瞪通天了,你搞的什麼名堂,怎會被如此牽掣。
“身隕又如何,我是你親弟弟,難道你全不顧念兄弟之情?”
這話通天是絕計不會說的,他性子冷傲,從來不會說這樣近似低頭的話,隻是太一兄弟倆感情好,他更擅長打直球,也因為他是太一,免不了為通天打抱不平。
帷幕之後,截教聖人微微搖頭,元始為人固執,太一隻怕聽不到他想聽的話。
果不其然,聽到通天教主這話,元始天尊神色稍緩,他顯然也認為通天這是在向他服軟,話裡多了幾分語重心長。
“師弟,你應當知道上洞八仙得道在即,截教已成你的負擔,趁此時機分開你們之間的聯系正好,你回昆侖來住,還是我的弟弟。”
上洞八仙?
太一沉默,他隻知道通天又名洞玄教主,這上洞八仙又是何人,他們得不得道關自己屁事。
他狀似思考擡頭,看見通天緩緩擺手,抿唇作倔強狀,旋即回答,“那又如何?你的命令我不聽從。”
“師弟,你聽我一言吧。”
“上洞八仙是大師兄的嫡裔,天命注定人道當興,上洞八仙得道就是其興起之勢,與當年興周一般無二,師弟已經阻攔過一次天命,還要再錯第二次嗎?難道非要大師兄把你打入輪回才肯低頭。”
“你讓出碧遊,跟我回昆侖,從此以後依舊是衆仙膜拜萬神尊崇的靈寶天尊,從前的一應因果,自有那邪道通天教主替你承擔。”
元始提起外面那個仍然住在蚌宮的通天教主,神色遠不如對着眼前人動容,如果通天願意讓出碧遊宮給那太清制造出來的通天教主住,那邪道通天教主自然更容易承接上截教的因果,太清也會認為通天向他服軟低頭,也會手下留情,隻是通天不願。
太一覺得或許元始對通天依舊是存着幾分兄弟之情的,所以才會在他既不給元始賜座倒茶,也不上前相迎時依舊固執站在蓮花之間,感懷傷感,想要說服他,可是,這種恩情通天不需要。
他不需要去問通天的意見就知道她一定不會同意,他和通天,是一樣的人啊。
他會為了妖族和帝俊去死,通天是弟弟,可以為了他的兄長付出生命,他是師長,為他的弟子遮風擋雨,哪怕有再多的艱難險阻,自恃為人師長者,不可叫弟子舍生取義于師者之前。
他的通天,立教之義是發誓為天下衆生截一線生機,太一在輪回沉浮幾世,偶爾有聽到過通天的威名,有些時候,他或許并非是在此世,那些聖人的光輝事迹他也聽過不少,那些聖人并非他熟識的人,但……他的目光再一次向截教聖人望去,眼前這個,是他發誓度盡衆生的摯友。
來時他心中未嘗沒有惶恐,惶恐故人盡沒,惶恐此友非我友。
然而現在他可以确定了。
在見到這個人的那一刻他就可以确定,面前之人是與他相熟相知,誠為摯友真為知己,我可以性命相托的截教之主。
這是沒錯的。
隻要确定是這個人,那就沒問題了。
我要站在他這邊。
太一坐在元始面前,想,我要站在你弟弟這邊,無論你說他們做了什麼樣的錯事,我要站在他這邊。
元始,你不懂你的弟弟。
他這樣想,也這樣說出來。
“元始,你不懂我。”
“事到如今,懂與不懂還有什麼意義呢,我隻希望你不要執迷不悟。”
不,元始更想說的是,我隻希望你不要出事,可是他見了通天就要說教的習慣改不了,他和通天也不再是當年同住一處兄弟之誼深厚的時候,他見了通天總是忍不住訓斥他,總認為他的話、他的事做的不好,他總希望通天改一改,話說的多了,總會把通天說生氣,元始面上不在意,回去之後總是忍不住回顧,忍不住想,如果能重來,他要把話說的再委婉一些,可以真到了下一次,元始又會把通天惹生氣。
他都想不明白,到底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還是出在通天身上,他不希望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的。
現在他那個很多年沒見過的弟弟,他多少年來稱“賢弟”稱“師弟”唯獨不再喊弟弟的人坐在他的聖座上,身邊一個人也沒有,他依舊孤傲固執,但他的話有那麼一點服軟,不像封神後每次見到他都要挑他的不是。
“師弟,你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