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直走三裡路,再右轉便到了。嗯?想必就是此處!”
京城繁華街角,藏一老舊鋪子。青瓦飛檐、朱門褪色,雕花窗棂透微光。
店内陳物皆有歲痕,櫃上擺着舊書古玩、精巧繡品。内裡茶香袅袅,于鬧市中守一方古雅天地,靜候知音,往昔風華隐于這煙火舊肆。
老掌櫃閑坐搖椅,灰素長袍有些泛白,面料粗糙,針腳疏密不均,顯然不是什麼上乘之質。他眉眼斜飛入鬓,即便安然不動,仍有剛硬之氣散露,讓人覺着定是個江湖闖蕩的習武之人,與這煙火鋪子格格不入。
所見便是如此,季韻初尚在思索,身旁的小丫鬟卻已有些退縮了……
“咳,小姐,這鋪子……咱們當真要租?要不再尋尋其他的。”悅兒扯了扯季韻初的衣袖,眸中透着幾分擔憂,悄悄瞥向一側掌櫃,壓低聲音道,“您瞧這掌櫃模樣,看着就兇巴巴,怕不是個好相與的人。”
近些時日為了尋個合适鋪子,季韻初帶着悅兒四下奔波,看了不少地方。這間鋪子是經人推薦而來,聽聞地段上佳,掌櫃的也頗為實誠,隻是鋪子有些年頭,略顯破舊,需得花些心思修繕。
可如今真到了實地,眼見着鋪子的簡陋模樣,再看那老掌櫃一臉嚴肅、眼神冷厲,心下到底還是打起了退堂鼓。
“哎呦,”老掌櫃耳尖,将悅兒的話聽了去,輕哼一聲,“小女娃膽子不小,竟敢當着面編排我這老頭子。”
這一語中氣十足,聲如洪鐘,悅兒一個哆嗦,匆忙躲到了季韻初身後,隻探出半個腦袋,怯生生觀察掌櫃神色。
“咳,實在對不住,擾了您清靜。”季韻初微微欠身,儀态優雅,和聲細語道:“我們是經旁人介紹,特來瞧瞧這鋪子的,這地段着實是好,聽聞您出租鋪子講究個眼緣,便冒昧前來一試。”
“嗯——”那老掌櫃微微颔首,慢裡斯條地捋了捋胡須,目光掃向二人,又言:“您這小女娃,究竟緣何看中這鋪子?打算用來做什麼營生?”
季韻初朱唇含笑,不卑不亢,緩聲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小女一心想籌建個醫堂,治病救傷,靠的并非華美外在,恰如先生您閑坐于此,于這繁華京都獨守一方古韻。在我看來,此處的舊書古玩,可比那徒有其表的金玉之物更具魅力。”【1】
隻見掌櫃的微微颔首,這一來一往,不覺已至巳時。老掌櫃可算松了口,許是被那懇切言辭與不凡氣度打動,暫且應允将鋪子留予她。季韻初心底暗喜,與老掌櫃又細細商定了諸般租賃細則,便帶着悅兒辭去。
日頭漸高,金光傾灑京城街巷,二人身影匆匆穿梭其間,不多時,便回到了南城小院。這小院不大,卻拾掇得幹淨利落,牆角處擺放着幾盆綠植,為這方天地更添了幾分生機。
剛一踏入院,悅兒便趕忙去準備茶水,季韻初徑直步入屋内,緩緩坐于案前,手中握筆,于紙上勾勾畫畫,眉頭微蹙起,苦思着什麼棘手難題。
“011,你說這醫堂,還需準備多少藥材呀?”
【得多準備些常用藥材,像金銀花、連翹、黃芪之類的,肯定用得不少。】瞬間,系統聲音響起。
“你實體怎麼能來進入世界幫我……”她又喃喃自語道。
【系統隻提供必要幫助,請不要過于依賴。】
“……好吧。” 季韻初微微颔首,手中筆毫未停,依舊在紙箋上奮筆疾書,邊輕聲言,“悅兒,且記着,藥材質量關務必把嚴,切不可有半分馬虎。”
彼時,悅兒正在一旁悉心整理着衣物,聞得小姐此言,手上動作頓止,偏着頭略作思忖,旋即柔聲應道:“小姐放心,奴婢已然妥善安排,待時日合适,再雇些得力幫手襄助,想來諸事皆能順遂。”
主仆二人正言語間,忽聞外頭一陣喧鬧。季韻初不禁心中一動,擱下手中筆,行至窗前,素手輕推雕花窗棂,探首向外張望。
但見街巷之上人頭攢動,往來行人絡繹不絕,百姓面上俱是盈滿喜悅之色,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這是……今日莫非有何節慶?” 季韻初眉梢輕蹙,滿目疑惑地輕聲問詢。
悅兒亦緩步趨近,侍立在側,同樣一臉茫然,“奴婢也不知曉,小姐。要不,咱們出門瞧瞧?”
“也好。” 言罷,季韻初輕盈轉身,取過一件月白披風,優雅地披于肩頭,便攜着悅兒款步出門而去。
行至街上,隻見人流如織,摩肩接踵。街邊店鋪琳琅滿目,幌子随風飄舞,幌子上彩繪鮮豔奪目。孩童們手持糖人,嬉笑奔跑,那糖人兒在日光下晶瑩剔透,煞是好看。
見一大娘正挑選完物舍,季韻初緩緩行近,笑語盈盈,道:“大娘,今日街上怎這般熱鬧?”
“哈哈哈,哎喲!姑娘是外地來遊玩的吧,你有所不知,今日便是祈年節,為京城最是熱鬧的佳節之一。”
“每至此時,百姓們便攜親伴友,或是與心愛之人一道,逛街市、入廟宇祈福、放那孔明燈祈願,待到夜幕降臨,還可觀漫天煙火,熱鬧非凡呐!”
“祈年節?” 季韻初朱唇輕啟,輕聲念着這名字,眸中湧起一絲好奇。
“這祈年節的來曆,那可有年頭喽。”大娘見她興緻頗高,便又娓娓道來,“相傳,往昔京城曾遭大旱災,莊稼無收,百姓深陷困苦。幸得一位仙人下凡,指引衆人在這日舉行盛大祭祀,求上天庇佑,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自那以後,每年這日,百姓便以諸般活動共慶此節。”
“原來如此。”聽罷,季韻初對這節慶不禁多了幾分敬意,擡眸望向這繁華街景,仿若已瞧見當晚盛景。
與大娘作别後,季韻初攜悅兒款步于街巷,沉浸于這漸濃的節日氛圍之中……
沿途望去,諸多商鋪皆高懸起紅燈籠,朱紅似火,喜慶非常。更有那小攤販錯落于街邊,售賣各類祈年節的物什,孔明燈、煙火、繡工精巧的祈福香囊,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