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其他人原本有些不适應考教的人換成了何悠。
可今日考教的流程與昨日差不多,他們又緊張,怕自己沒有将那三十個數字全部記熟,不多時就全部沉浸到了數字的識記之中,倒也慢慢忽視了此時考教的人是何悠。
如此一個接着一個地考教下去,除了小四哥兒,其他人都将一到三十的數字全都記住。
一直盯着趙家人考教的周又明,又将這三十個數字再次複習了十幾遍。
他本就認得這些,這會兒更是記得滾瓜爛熟,何悠的考教根本難不住他。
就連趙老丈和于氏也通過了考教。
直到今日的考教結束,大家才反應過來,最初想着是何悠考教的時候會覺得尴尬不自然,可真正考到自己身上來的時候,根本就顧不得其他,滿腦子隻有知識。
如此一想,到底是誰在上面考教,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有考教結束,趙墨才這才上前總結了今日的學習成果,“如今大家對三十以内的數都已經十分熟悉,我們明日早晨,會直接學習一百以内的數字的識讀,所以今晚大家睡前,也可以在腦子裡多回想一下三十以内的數字的大小寫。”
“隻要能夠記住一到零這十個數的大小寫,一百以内的數根本不是問題,它都是這幾個字的組合,讓大家記得更熟,是為了以後大家能夠寫出這些字。”
這話一出,趙家人立刻按捺不住心裡激動的情緒,叽叽喳喳地讨論了起來。
“我們以後也要學寫字呀!”
“那我們不僅會認,豈不是百以内的字都能寫了!”
“哎呀,家裡哪裡有那麼多的筆墨給我們寫字啊?”
“要真學會了寫字,不僅是咱們自己,以後子孫後代都受用無窮啊。”
趙墨才等大家讨論結束,這才繼續說:“所以大家可以去找一個大小合适的木闆,再燒一段握在手上比較順手的木炭,等一百以内的數大家都熟悉、認得,我們就要開始聽寫這些數字。”
趙家人激動之餘又開始忐忑起來。
趙墨才的親妹妹,是趙家孫輩年紀最大的女娘,今年十歲了,因為是家裡孫輩第一個女娘,平日裡也受盡了寵愛。
她這會兒很是活潑地舉手問她的親哥哥,“大哥,什麼是聽寫呀?”
趙家人立刻凝神看向趙墨才,他們也想知道什麼是聽寫。
趙墨才說:“便是小悠在上面念一個數字,你們在木闆上寫下這個數字的大小寫漢字。”
衆人如此一聽,心裡也不由得慌了起來。
“那些大寫的漢字那麼難,要怎麼才能學得會啊?”
“我現在認得那些字,覺着已經用盡了心思,這聽寫不得把半條命都去了!”
他們嘴上擔憂着,卻滿心都是期待和激動,他們好像要成為真正的讀書人了!
小孩子們更加單純且有想法,“我們可以去找些木棍,在沙地上或者泥地上多寫兩遍,就能記住了。”
趙墨才則是看向自己父親,讓他再給自己準備一個木闆,“我要将這些字的寫作筆畫,按順序寫在木闆上,大家去識記的時候才不會弄錯寫作順序。”
他爹立刻答應他。
如此,今日的學習便到此為止,趙家人也要吃晚食了。
周又明連連告别,回程的路上已經沒了多少日光,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周又明的心卻比天上的月亮還要明亮。
他已經能夠預感到自己在趙家,能夠學到比縣城裡那些賬房先生,教給自己的還要多的東西!
他也要回家找一個合适的木闆子,燒一根好寫的碳條出來,和趙家人一起識字、寫字。
他已經會寫那些字,卻總是不太熟悉,有時候還會寫錯,甚至需要想很久才能想起來,那些字要如何寫。
所以他也得好好學,要比趙家人學的更好,才能夠有機會去縣城裡做賬房。
初冬的冷風從耳邊吹過,他卻不覺得寒冷,反而渾身發熱,激動到不行!
他想着即将越來越冷的天,決定今晚趁着月光再從家裡挑一擔柴火到趙家。
明早也要早些起來,從菜園子裡摘一些菜蔬,送到趙家,孝敬趙墨才這個師父。
趙家村的其他村民從院頭紛紛探出頭來,看着周又明離開是雀躍的步伐,心裡也起了些許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