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站住腳,等他下文,梁庭朝院子裡一看:“清來!都到杜爺爺家去,有事情商量。”
賀清來擦幹雙手,出了院子:“什麼事?”
梁庭微微搖頭:“還不知道,但是宋爺爺回來了。”
“宋爺爺?”狐狸聽見“宋”便很上心。
梁庭道:“嗯,就是開書塾的宋爺爺。我們快走吧,全村的人都到了。”
三人相伴,到了杜村長家門前,果然院子裡烏泱泱站滿了人。
狐狸跨過門檻,悄悄溜到張芮和苗苓身邊:“有沒有說要做什麼?”
“好像是宋爺爺要回村子。”張芮悄聲道,狐狸環視一圈,村民都到齊了,連寶珠也被站在一邊的陳平康抱在懷裡。
正屋裡幾個長輩坐着說話,杜村長起身,同宋爺爺出來,在門前站定。
狐狸仔細打量着宋爺爺,老人似乎六十歲出頭,可是很精神,面容慈和,笑容溫厚。
“大家稍微靜一靜,今天叫大家來,是有大事要商量。”杜村長大聲說着。
所有人的目光移動過去,杜村長清清嗓子,繼續道:“宋老夫子是咱們村裡的人,如今一來,告老還鄉,二來,是想在村子裡改建一所鄉下書塾,将周邊大小兒童聚起來,稍微念書識字。”
語罷一停,似乎在等衆人反應。
“這是好事啊!”姜娘子率先笑道,立即有幾人附和。
“建書塾,這得多少銀子?”梁延不知何時擠到賀清來身邊,梁庭小聲道:“先别說話。”
宋老先生也微微笑了,他一笑就更慈和,隻聽他不緊不慢道:“雖是好事,花費也一應由老朽承擔,但是茲事體大,一天兩天是辦不成的,而且難免給諸位帶來不便,所以先來問問各位意見。”
這時候那個扶宋爺爺下車的男人上前兩步,止在他身後,很和善道:“要建書塾,如今村裡的老宅、橋梁都需得翻修拆除,建成後學生求學等,難免驚擾四鄰。”
姜娘子笑了:“這有什麼,隻要事成,也算功德一件!”
衆人都笑起來,宋家的人說話到底有些客氣,此時才讓氣氛活絡一些。
陳平康問:“建書塾建橋,也都要用工用料,這怎麼辦?”
“自然先用村人,再四下尋工買料,不敢耽誤大家農忙,所以預備年後開工。”又是那中年男子說。
“這都好說,隻是老先生,這招收的學生不知是多大歲數的?”
這話一出,大家都等着他回答。
宋老先生是秀才,門生衆多,隻是放着平河鎮上的書塾不做,回來建鄉下書塾,倒有點奇怪了。
“這次的書塾,隻是想教授些幼童,也不求舉人、秀才之類的功名,隻是想讓孩子們能識字,稍通文理,”宋老先生開口說,慢慢道:“所以束脩也低,隻當是做些好事。”
說到這裡,梁延小聲問:“蘇昀哥,你的學費多少?”
蘇昀不做言語,悄悄比了個手勢,狐狸看過去,立即瞪大了眼睛——五兩 ?這麼多!
狐狸立時愣住了,滿腦子都是一刀紙幾百文的想法。
但聽了宋老先生的說法,村人又都高興起來——尤其是陳平康和鄧進,别的不說,現成的兩個泥瓦匠。
蘇小娘子小聲道:“寶珠,豈不是你爹能一直在家了?”
寶珠不明白,隻是眨眨眼睛,看來看去。
還沒開始動工,這其中許多事情要慢慢來說,于是陳平康、鄧進等留下來說話,其餘人便漸漸散了。
狐狸出了門,一團人都圍着蘇昀,梁延好奇道:“蘇昀哥!屋子裡那個站着的是不是宋钰?他也是一等對不對?”
蘇昀點了頭:“就是他。”
宋钰?狐狸還沒從學費思緒中回神,于是耳邊淡淡飄過這名字。
“那回來建書塾這事,你知道不知道?”小桃問。
“隻是聽過風聲,不敢确定。”蘇昀回答。
衆人走着,小桃高興道:“都吃過午飯了,去我家玩吧!”
于是衆人邊說邊笑,朝河邊走去。
見狐狸一直垂首神遊,賀清來低聲問:“在想什麼?”
狐狸擡頭,朝他一笑:“我在想一年讀書要多少銀子呢。”
賀清來抿唇,蘇昀聽見這話,回頭笑道:“這還隻是學費,一年一交,還有些書本雜費,食宿花用。”
苗苓好奇道:“剛才說話的是宋伯父,蘇昀,他是你的老師不是?”
蘇昀搖頭:“他不教學生,教我的夫子姓丁。”
就這樣叽叽喳喳,從話題一直在宋家,漸漸繞到别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