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人重逢後,蘭徽常命人為趙月華送吃食,偶爾夾帶書信,方便知曉各自近況。
也是這樣,趙月華才能托蘭徽找人将柳仲暄的屍身從亂葬崗悄悄帶回,安葬在京師附近的北邙山上。
北邙山是塊好地方。
而這次,趙月華與蘭徽見面,除了表示感激,更重要的是,麻煩蘭徽為她找人。
趙月華不放心身邊的侍從,擔憂無忠心之人供她驅使,事先寫信托蘭徽幫忙尋找合适的侍女,但更重要的是,趙月華需要一批為自己所用的苗子,無論男女。
錢,趙月華有的是。
兩次下嫁,一次是先帝的寵愛,一次是曾後的愧疚,她的封賞不斷累積,可以說是錢多得不知該怎麼花才好。
蘭徽在經商方面頗有天賦,趙月華已經在資助蘭徽。來日,做什麼事都需要更多的錢。平日,她也裝作揮金如土的樣子,悄悄将錢财散給蘭徽。
可隻有錢,身邊無人可用,做什麼事都得避着人,她舉步維艱。
再者她一直以來都在向她的母親學習,若真想越爬越高,那朝中必得有人。
她随曾後看遍了朝中老臣對女子的敵意。有朝一日,她或許可以如她母親一般慢慢拉攏、威懾他們,可終究不如從小培養的人來得放心。
她來求蘭徽幫忙正是想到了蘭徽常常提及的妹妹和音。
“和音十歲流落街頭,樣貌好,被黑心腸的拐賣進了青樓。青樓的人為逼她接客,往死裡教訓她。她拼命忍,忍到守衛松懈,偷跑了出來,雪天路滑正巧摔倒在我面前,還是被人抓住,要帶回去。她渾身是傷,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哀求着我。我想起了當初的自己。”
“我沒有菩薩心腸,可遇上和音,或許是緣分,便買下了她。她對武學有興趣我便請師父教她。我一向不拘着她,六年前出門說要見識見識,偶有書信傳回。”
蘭徽曾這麼提起和音。
趙月華聞言,緊握住蘭徽的手,憐惜地看着她。
她八歲時,蘭徽十五歲。蘭徽長得清麗可人,曾後常常誇獎她聰穎,趙月華也愛纏着她,讓她陪着自己玩。
沒成想,會害了她。
趙月華去外祖母府上,也帶着蘭徽,她被诓着喝了果酒,暈暈乎乎睡了過去。醒來想找蘭徽,問遍外祖母府上的仆人卻并一無所獲。蘭徽絕不可能抛下她離開,外祖母府上侍從隻能确認蘭徽并沒有離開府上,最後她隻有一間一間屋子地找。
發現蘭徽就在她的表弟羅嘉南房裡,衣衫已被撕爛,脖子,手腕都是傷痕,蘭徽見趙月華來了,眼眶的淚水,止不住往下掉。
羅嘉南素來荒唐,仗着外祖母的疼愛橫行霸道。趙月華不想與他起争執,免得傷了外祖母的心,便常常躲着他,躲不了便想敷衍幾句打發了他。他倒也沒在她面前有太出格的舉動。所以她怎麼都沒料到他敢侮辱自己身邊的人。
趙月華請求曾後一定要為蘭徽做主,她心知曾後顧及甚多,可她要賭一次,否則她真不知該如何繞過她的外祖母殺了那混蛋。曾後聽後,卻反而要殺了蘭徽:“我會處置羅嘉南,但不是現在。我需要讓你的外祖母先安心。”
趙月華以為她聽錯了。蘭徽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卻要她的命。
外祖母?若非外祖母,羅嘉南怎麼會嚣張至此。蘭徽受傷後,趙月華才想多方打聽他的事,得知他強迫了多少無辜宮人,蘭徽不是第一個,可沒人敢多說一句,隻因有冤無處訴,有仇無處報。
趙月華向曾後承諾,她一定聽話,每天認真學禮讀書,不會再爬樹掏鳥窩,不會再做出格的事。她隻求曾後饒蘭徽一命。趙月華哭的嗓子都啞了,曾後終于松口。
大昱各地水災頻發,為安撫人心、彰顯皇恩浩蕩,曾後決定放一批宮人出宮,為其多備些銀兩,任其嫁人,蘭徽可以借此機會離宮。但明面上,趙月華必須當她已死。
趙月華同意了,蘭徽活着就好,不在宮裡也挺好的。活着就有重逢的那天。那一年,趙月華很少出宮,安安靜靜地待在她的長樂殿裡。直到她的外祖母離世,羅嘉南才因謀反判處死刑。那日趙月華開懷暢飲,可惜無法和蘭徽一起同醉。
好在趙月華還是見到了蘭徽。
蘭徽反過來握着趙月華的手,似釋然地微笑搖頭。
“若有個人可以護着你,我會安心些,而我唯一能在此事上信賴的就是和音。和音已經來信,提及她這些年收留不少孤兒,教他們習武傍身。等她安置好那些孩子,她便可以返回京師。”
趙月華堅定不移地看向蘭徽,說道。
“蘭徽,我可以幫忙安置那些孩子。我常去寺廟,與成化寺的住持釋真法師甚是熟絡。他提過京師小乞丐近來變多了,想收留一些孩子在寺院生活,供他們讀書。可這事需要官府支持,住持請我牽線。正巧,和音收養的孩子如若願意跟她來京師,也可留在成化寺。日後有學有所成,能力出衆的,若想入仕做官,無論男女,皆可拜于我門下。我不會虧待他們”
“我隻要一個條件,他們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