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年,京師的盛春是杏花吹滿頭,千樹桃花笑,李花遍地香,才子佳人、販夫走卒都喜氣洋洋。邊關戰事平息,各國遣使臣來賀,曾媓喜難自抑,于她壽辰時下令大赦天下,赦的都是被關押或被流放的趙家老臣。
趙月華獻給曾媓的生辰禮中,有一項便是由趙月華以曾媓的名義向悲田院再捐一筆善款,赈濟鳏、寡、孤、獨、窮困之人,再賞賜各州府老者,凡七十以上,賜米、肉、酒若幹,年齡八十以上的,額外賜布帛。
朝中人暗暗吃驚,趙家老臣私下時常相聚,不由感歎:“安陽公主果真有先帝遺風,寬厚仁善,現這架勢怕是捐了一半身家。”
“可惜啊,隻是個……”有人話到嘴邊,突然想起曾媓,不由噤聲,尴尬笑着打個哈哈過去。
旁人對他要說的話心知肚明,但同樣不好直說。其中有一六旬老人,多喝了幾杯酒,腦子暈暈的,舌頭打了結,吭吭哧哧道:“皇室宗親受萬民供養,凡所得所用,皆取之于民,合該用之于民。”
“可不敢深究。就說這幾年,先有永王領兵險緻全軍覆沒,後有和王作惡失百姓之心,若非先帝餘威尚在,天下又亂。”他們尚且無法說服自己,是太子趙崇苻穩住前方。
“曾家無能,不值一提。現太子之位當越發穩固,實乃你我幸事。”此人想到前路光明,又多喝了幾杯酒。
衆所周知,趙崇苻仁厚有餘,智謀不足,在其位少謀其事,在政事上尚不如東宮詹事崔戬用心,他獨愛詩詞歌賦,一手書法筆力遒勁,入木三分,再無其他好名聲,緻使許多老臣失望。
打祁人一戰中,趙崇苻雖被調往前線,但并無功績,是将軍殷桓、都督常輕雲等人死守幽州後,再領援軍反擊回去的。這時,他們不約而同地不去提及橫空出世的女将軍和音。
太子趙崇苻确實隻是個吉祥物。老臣仍舊得意的是曾媓是派趙崇苻去當這個吉祥物。就憑趙崇苻是先帝之子,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絕非曾家那幫人可匹敵的。一些人在心中希冀,趙崇苻隻是在韬光養晦,不去惹曾媓猜忌。
“現在有些盼頭。自杜賊死後,吏治漸清。聖人多重用新科進士,雖都是些小門小戶出身,難登大雅之堂,但磨砺後還是勉強能用的,這次安陽公主賞賜百姓之物總不至于被曾家人又貪了去。”
上座之人揶揄道:“榜下捉婿時可不見諸公埋怨自家的乘龍快婿是小門小戶出身。”
在大應,考取進士後還要再經一輪考試後才會依據結果授官。不同于低門提前與進士議親時抱着賭一把的心态,大族通常會等新科進士有了官職後再看是否要從中招婿。但因曾媓在杜威死後,重視科舉之心尤甚往日,悲田院可教孤兒簡單習字知禮便不說了,還新建許多學堂,重視教育又富饒的江州、南州兩地甚至供貧苦家的孩子免費入學堂讀書。
大應讀書識字之風盛行,往後每屆進士的資質得到顯著提升。官場上都默認,現在每屆進士前五名的前途都一片光明,升遷速度極快,連大族都忍不住提前與進士中的佼佼者定親,不至于被其他人挑了去。
多是人搖了搖頭,飲下一杯酒,無奈道:“家中犬子頑劣,難堪大任,唯有盡力提攜女婿。”
“可有的不識擡舉。就拿去年文舉狀元來說,無親無故,長于寺院。往日這等出身從未出過狀元,這次叫他三生有幸得了聖人賞識,名門王家動了心思,想與他結親,他竟直接拒絕。豎子不足與謀!”
“哪像當年,皇家同王家結親,還得看王家肯不肯賣這個面子,哪輪得到一小小狀元無禮。可惜,虎落平陽被犬欺,非但王家,你我多少人曾被排擠。好在雖曆經磨難,你我擁護先帝之子之心更加堅決。至于那些個見利忘義的狗鼠輩,不提也罷。”
一想起往昔峥嵘歲月,趙家老臣微微點頭,眉頭舒展,陷入遐想。
“可憐我宋公。宋公之才,乃天下第一。可惜當年為杜賊所害,雖盡力洗脫冤屈,終難以回天,好在宋公即使遠在幽州,也深得人心,假以時日,定當再大有作為。”
“話說,恩師在幽州立下汗馬功勞,諸公洞若觀火,可知恩師前途?”在宋言手下做過事,受過宋言指點,後被調去六部,視宋言為師的官員滿眼關切道。
“要我看,是遲早的事。聖人一月前親作禦詩褒獎宋公,不日升宋公為蠻州大都督,處理蠻州事務,這可是獨一份的尊榮。連羽林軍大将軍曾将軍受聖人恩寵多年,都不曾有過禦詩賜下。”
“既然如此,我便安心等候恩師返京。諸公,請再痛飲三杯。這酒喚“醉三生”,是京師近日來最受歡迎的好酒。一壇難求,好不容易買到兩壇,待恩師回京,我便以此酒相迎。”
衆人大笑着捧杯,奉承聲萦繞耳畔。
轉眼間,到了大應軍隊班師回朝的日子。京師百姓浩浩蕩蕩地聚在城門旁,箪食壺漿,捧着花果,面露期待,伸長脖子四處張望。金吾衛的将士身着盛裝,雙眼流露出熾熱的火焰,準備恭迎英雄凱旋。
待軍隊照估算時間按時到達時,金吾衛大将軍一聲令下,候在一旁的樂師,邊騎馬邊演奏軍樂,箫、鼓聲齊齊奏響,“戎衣更不着著,今日告功成……”在響徹雲霄的頌歌聲中,軍隊入城。
曾媓親臨城樓之上,眼角眉梢盡是笑意,讓人覺得親切。曾媓身邊隻有趙月華随侍左右。趙月華一直觀察着周遭,百姓向士兵投擲花果,送水送糧,好生和諧!軍隊裡少了很多熟面孔,多了新面孔,有初露頭角的将士,有押着的俘虜,是以蠻國皇帝和祁人首領為首的蠻、祁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