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41章 教學開始

第41章 教學開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徐念兒授課風範自成一派,既善旁征博引,又會寓教于樂,學子無不在輕松的氛圍中,收獲最多的知識。

在完成原定的教學後,徐念兒特地留出一盞茶的時間,抛出一個話題:“這幾日在修讀古史,接下來便是溫故知新,共同探讨史上何人可當諸位的楷模。”

見學子忐忑,憂慮言多必失,徐念兒特意囑咐:“學子在學堂之言是一家之論,意在引導諸位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奉聖人之命教學,自當維護學堂規矩,不會允許有人在外胡編亂造學子言論,損害同窗情誼。若有人明知故犯,弘德館不會饒過,聖人亦不會容許。”

弘德館的學子自幼飽讀詩書,聞言放下心來,受徐念兒影響,饒有興緻地談起此事,衆說紛纭,多數人談得最多的楷模是本朝無數才子憧憬的前朝——梁朝。

梁朝強盛百年,一度拿下西域各國,可天下合久必分,一連幾位皇帝昏庸無能,梁朝氣數終盡,接着着便是群雄割據一方、逐鹿中原,打了四百年,是大昱開國皇帝一統天下,雖失了西域,但大昱是繼梁朝之後擁有疆土最遼闊的王朝。

大昱才子吟詩常借梁代昱,來稱頌大昱繁華。曾媓改朝後,才子還是那幫人,念的還是那個梁朝。

“梁朝開國皇後為人剛毅,輔佐梁國皇帝安邦定國,堪稱女子典範。”兵部尚書殷桓的幼女殷知秋遺傳其父心直口快的性子,于學堂之上最為熱情主動,這次便是她第一個發言。

“身為皇後,容不下丈夫姬妾,無故鸠殺庶子,連其子都驚恐于她的心狠手辣。呀,難不成你日後亦要效仿她為妒婦。”吏部尚書的孫女總和殷知秋過不去,但凡後者說些什麼,她都習慣反駁一嘴。

因吏部尚書是三朝元老,奉行中庸之道,做事不出采,但從不引火燒身,朝臣大多都要給吏部尚書一分薄面。學堂之上,大多學子都願同吏部尚書的孫女交好,少數人嫌棄她驕縱任性,默默遠離,也不會同她起争執,唯有殷知秋不慣着她,有話直說,好幾次直接在學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

殷知秋一點就着,想同對方好好掰扯此事。

徐念兒見氣氛又要變,出聲控制住場面:“要對梁國開國皇後其人下論斷,自當是據理力争,怎能對同窗妄下論斷,攀扯到同窗品行上去。怎得抄了五十遍館訓還不夠,今兒又忘了。”

吏部尚書的孫女想起昨日,在溫文爾雅的曾女官面前,她又一次出言譏諷殷知秋粗鄙不堪,殷知秋本是一忍再忍,終是忍不住同她争論起來。曾女官不知所措,愣在原地,任由她二人吵成一團,越吵越兇,吵得像要把弘德館掀翻。

和館長正巧路過。

和館長知曉實情後,她被罰抄五十遍館訓,于今日開館前親自交給館長。一想起剛交上去的館訓,她抄了一夜的手便隐隐作痛。

她緊咬嘴唇,雙拳握緊。過了半響,她溫吞地冒出一句:“是學生失禮,請師長恕罪。”再面向殷知秋,咬牙切齒地向她微微行禮,就當是道歉。殷知秋則挑眉一笑,向她回禮後便懶得計較。

見二人沒吵起來,餘下學子皆緩了一口氣。昨日鬧得雞飛狗跳,屬實是荒唐。

轉眼,有人順着“梁朝開國皇後”聊起梁國賢後。

“梁朝第一賢後以“女君”之譽臨朝聽政,知人善用、匡扶梁室,可謂興滅國、繼絕世,連陛下亦視其為女子楷模。”

因曾媓多次稱贊梁朝第一賢後有“大聖”風範,甚至坦言她正效仿賢後處理政事。學堂上多數人便以此為定論。

“可若談到賢後,怎能不談賢後之師——出身儒學世家的封大家,其撰寫的典籍至今仍是我等必學之書。三從四德誰能不守?”

衆人聽後不置可否。

有人忍不住可惜:“封大家早年喪夫,從此孤苦一生,無法同相愛之人白頭偕老,實在唏噓。”

少數幾人包括殷知秋在内,動了動唇卻沒有回答,輕輕歎了口氣。

徐念兒見衆人無意再談其餘人,正要點評時,卻被好事者尋機會諷刺一二。

“我倒覺得梁朝武帝的第二任皇後可以談談。歌姬出身,卑賤之軀,三生有幸沐浴君恩,得以母儀天下,卻不知感恩,教導子女不力,連累太子被害,就算她懸梁自盡也抵消不了她的罪大惡極。想來,徳不配位之人便該早早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自請下堂,不至于好為人師,誤人子弟才是。這反面例子聽聽倒也能給咱提個醒兒。”

宰相明謙通之女看似文文靜靜,臉上總挂着一絲得體的笑容,這回說起話來卻一反常态,夾槍帶棒的,細品發覺她的笑意并未達到眼底。

其他學子聽到她特意在“歌姬”二字上強調一二,便基本懂得這人真正想談論什麼,她是第一個私下在學子中間點出徐念兒歌姬出身的人,其他人卻未料到她竟敢在學堂之上公開諷刺。

徐念兒聽後,莞爾一笑,轉而看向明相之女,問道:“依你之見,何人之德可為皇後?”

“所謂後妃賢德,除女子基本品德,應是有輔佐聖人之功,匡正帝王之失、勸谏帝王之過。可身為一國之母,擔起輔佐聖人職責,唯有出身勳貴之家才配得。古來皆是如此。”明相之女侃侃而談,志得意滿。

“那王室之女可配得?”

“自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