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47章 太子之位

第47章 太子之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三日,金吾衛到曾至徳府上抓人,曾至徳七竅流血而死。

曾媓知曉此事後,停下擺陸棋的動作,拒絕了大理寺卿窦逢泓要求徹查此事的請求,拿出金吾衛從曾至徳屍體邊尋來的遺書為此事結案。

“至徳自知罪孽深重,為不殃及無辜,選擇服毒自盡,以死證道。死者為大,不必多生是非。”

曾媓說這話時,眼裡滿是對子侄早逝的可惜,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無奈。

窦逢泓不信,但他不能違抗聖命,隻能遵旨。

待窦逢泓走後,傷感的曾媓喚趙月華入内。

“月娘,你覺得大郎和二郎,何人能擔大任?”趙月華一入紫宸殿,曾媓開門見山地問道。

隻一句話,趙月華當場讀懂了曾媓的心意,曾家人已經被踢出局,隻剩趙家子弟在角逐太子之位。

曾媓姓曾,她對天下還有很多人忠于趙家太恐懼了。特别是如今曾媓已過七十,她自知沒有太多精力去治國,去收複忠于趙家的老臣,集權成了她唯一的念想,生怕活着的時候就被人反了。隻能拼了命扶持曾家人,可曾家人成器的太少了,有一個是一個,若非事關謀反,都不願計較。

民間對他們大多都怨聲載道。而曾少臣從來就不想卷入這些鬥争中,他不想争,曾媓也清楚,他隻能做忠臣。曾家其他子孫背後是有一批追随者。這些追随者中,多是些投機取巧、牆頭搖擺之輩。

朝中重臣,三分之一是暗地裡是趙月華的人。三分之一是趙月華曾媓提拔的人,曾媓提拔的人裡還有部分是父親留下來的人,他們沒有反對曾媓登基,一是礙于趙月華曾媓的權威,二是趙月華的兩個哥哥不争氣,三是曾媓年歲已高,從來相信趙家的子孫可以再拿下天下。

趙崇苻身為太子,理應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皇帝。但當曾媓十二年來頭一回在趙月華面前,将遠在江州的趙崇衍與趙崇苻相提并論時,趙月華清楚,趙崇苻在曾媓心中,已經輸給了趙崇衍。

在曾媓心中,趙月華是一個多麼坦蕩且溫順的女兒,坦蕩到趙月華故意公開提拔門下之人入朝,溫順到曾媓即便知道趙月華提拔自己人,也從未懷疑過趙月華有奪位的野心,反而放心地放權給趙月華。可她不知道趙月華私底下安插的親信比她了解的還要多得多。

“月娘愚鈍,實在不知道兩位兄長誰可堪大任,”趙月華眉頭緊蹙,不知如何怎麼回答,但過了一會兒,趙月華猶豫說道,“隻是……想來阿娘壽與天齊、英明神武,定會清楚大兄與二兄的職責所在。隻是,可否命大兄先回來。這些年,兒,很想他。”

“很想他”三個字喚起了曾媓對趙崇衍的思念。

無論是作為皇帝,還是作為母親,每一年她都會問起江州長史有關趙崇衍的事。

去江州的路途不難走,但當年因曾媓的命令,趙崇衍一行人走得倉促。

舟車勞頓之下,趙崇衍五歲的庶子未到江州前便病死路上,身懷六甲的妃子難産過世,誕下的男嬰不日夭折。一到江州,趙崇衍的身邊除上百奴仆外隻剩下從皇後貶為王妃的盧王妃一人。

前期,地方州府有三撥人打着趙崇衍的名義,起兵要反對曾媓。每一回,曾媓都要派侍從和江州長史前去問過趙崇衍“是否知曉此事”。

趙崇衍一次比一次恐慌,但的确每回都與叛軍無關。

曾媓将趙崇衍從江州往靠南的州府遷過一次,後來叛軍悉數被平定,趙崇衍再被遷回富饒的江州,直到今日。去江州六年,盧妃誕下一兒兩女,又為趙崇衍納了一位家世清白的平民女子為側妃,側妃誕下一兒,一家六口與無數奴仆平穩度日。

“勞而不怨、泰而不驕。”

這是三回不同的使臣不約而同地帶來的同一句話,江州長史在奏折中反複提及趙崇衍“無事便種花釀酒、談論佛法,從不出遠門”的話,佐證了趙崇衍一心修身養性。

但這反而讓曾媓生出一種荒唐感。

“不驕”這二字是怎麼同那個争強好勝的大郎聯系在一起呢?

曾媓不願意深思背後的答案。

現在她的确期待着趙崇衍回來。畢竟,一個流浪在外的王爺比一個在京多年,羽翼漸豐的太子,讓她覺得前者更易掌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