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結束,陳彥森考入南苑中學。
自哥哥離世後,他一直模仿着哥哥的模樣學習和生活着,因此在新的環境裡表現安靜沉默,沒結識到什麼新朋友,隻顧着低頭念書,想要考取年級第一。
因為,這很像是哥哥會考到的名次。
然而,第一次月考結束後,他站在公告欄前,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二。而排在第一名的,是同班同學,也是他的前桌,林舒。
也許是她就坐在他前面的緣故,他對她印象很深。
她梳着馬尾辮,被老師點名起來回答的時候馬尾一晃一晃的,晃得他有些眼花;
她很貪玩,下課鈴還沒響起,左腿已經伸到過道處,在課桌底下做好沖刺準備;而上課預備鈴響起的時候,她沒有一次是在教室裡的;
她在軍訓時唱了《哪兒》,聲音很好聽;
她活潑明媚,人緣很好,入學一周就已經跟班上絕大多數人打成一片,大家都喜歡來找她玩,這讓陳彥森這個坐在後桌的也有一種自己受歡迎的錯覺。
他知道她成績好,他看過入學成績單,她的中考成績是年級第二,僅比他這個第一名少三分,所以暗地裡将她視為競争對手。
每次看到她不好好寫作業,下課就跑出去瘋玩,他内心的情感都很複雜。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可以趁此機會努力學習超過她;另一方面,又怒其不争,覺得她浪費了一個這麼好的學習環境。
此刻,看到林舒的名字在他之上,他心甘情願地、打心底裡佩服這個女孩:她真的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
陳彥森開始觀察林舒的學習方式,發現她将學習和玩耍分得很清,該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該玩耍的時候盡情玩耍。而有些讓她看起來不那麼像傳統好好學生的行為,比如上課寫作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她已經提前預習了本節課的知識,不再需要通過上課去學習這些知識,就會通過寫作業、主動找老師要試題卷的方式鞏固知識點。
陳彥森開始關注她,國慶假期看到餘熱在群裡組織大家去電玩城玩,林舒在底下熱烈回應,心中一動,喜靜多年的他也跟着一起去玩。
那天大家在電玩城裡瘋玩一個下午,陳彥森重獲多年沒有感知過的肆意與快樂,意識到跟同學們在一起玩是這麼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他的心情很好,自然而然地将這個功勞歸功于林舒。
他被她的學習模式一點點改變。
因為感激林舒,離開電玩城的時候他很關注她,就走在她身後,所以她對餘熱說的話就這麼清晰傳入他的耳朵。
林舒看着飛馳而過的摩托車,感慨道:“真的太酷了!我以後得找個會開摩托的男朋友,沒事就帶我去兜兜風。”
這句說者無心的話在陳彥森的心裡埋下一顆種子,在未來的某一天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這個時候的陳彥森把林舒視為學習榜樣,對她是感激與崇拜,真正産生了其他情感是在那個傍晚之後。
那隻是一個尋常的傍晚,一起打籃球的同學摔破了皮,校醫剛好不在,他去校外的藥店買碘伏。
隔着馬路,他看到一個孕婦正拉着林舒在說些什麼,林舒用力甩開孕婦,轉身就走。
街道兩旁的烏桕樹絢爛奪目,映在女孩堅定的臉上更是有别樣的感覺。
第二天班會,宋老師用了一堂課的時間來講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随意跟陌生人去别處,即便對方看起來是需要幫助的弱者。
陳彥森幾乎是第一時間明白過來——
昨天林舒遇上壞人了。
如果不是她反應迅速、聰慧、意志堅定,她很可能就會陷入險境中。
而在她遇到危險的時候,他隻是站在對面馬路遙遙望着,看着她獨自一人對抗危險。
是愧疚,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同學陷于危險之中并出手相助;
是敬佩,她能冷靜、聰慧、迅速察覺對方心懷不軌,并堅定拒絕與離開。
這也成了他内心極大的遺憾。
當陳彥森意識到自己産生了這樣多的情感後,他知道,自己已經喜歡上林舒了。
他一直思考自己能為喜歡的女孩做些什麼,最後在林舒晚自習翻牆出去買雞腿被張級長抓到辦公室罵的時候找到靈感。
他可以代替她做那個被罵的人。
隻要他比她更頑劣。
他開始不穿校服,上課遲到,自習課去打籃球,最轟動的一次是與人打賭從二樓躍下。
在陳彥森的襯托下,林舒的行為反而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因此,張級長看林舒都順眼多了。從前他看見林舒遲到會氣得跺腳,現在看見林舒遲到會安慰自己道:隻是遲到而已,沒事,總比跳樓好。
陳彥森一心一意學做一個“壞學生”,等學成歸來一看,家被偷了。
林舒已經喜歡上餘嘉城了。
陳彥森選擇将心事深藏,與林舒保持着适當的距離,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同學。
而後,在大學開學後不久,他第一次收到林舒發給他的信息:【嗨,陳彥森。】
【你現在有空嗎?我請你吃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