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呢,我就燒點熱水。”宋阿奶指點着春芽把提回來的水倒進鐵鍋裡。
竈間坐着一位同樣穿着黑色大襖頭發花白的老人,老人家皮膚黝黑,他笑眯眯地看着從門口進來的春芽說道:“芽妮來啦,今兒個可好看。”
“阿爺,我來燒火。”春芽放下木桶往竈間走。
“這可不要你,”宋阿爺連忙阻止道,“别髒了你的新衣服,阿爺再添兩把柴火就好了。”
春芽看着鍋沿升騰起的熱氣沒再堅持,轉身拿個木盆從鍋裡舀了瓢熱水,又倒了些井水,用手試了試水溫剛剛好端到桌子上,從繩上拿了條毛巾說:“阿爺,水好了,你洗了跟我一起去我家吃朝食,阿娘拌了荠菜丁。”
“我跟你先過去,你阿爺待會換身衣裳要去村長家。”阿奶洗完臉往頭上裹了條頭巾,說着拉過春芽往外走,“洗臉水莫要潑了,一會澆後面菜地裡。再去村長家說我家春芽今兒個出花園,叫村長去根子家吃席。”
“這老太婆,又要我用她的剩水,”阿爺看着穿過院門的祖孫倆嘟囔着,“也不知道等等我。”
宋老根全家都起了,柱子帶着妹妹春苗在院子裡玩耍。宋阿奶拉着春芽進門的時候桂枝剛從廚房端了一筐煎餅出來看到了說:“娘來啦,我正要叫柱子去叫人呢,柱子帶你妹妹吃飯。”剛拌好的荠菜清新蘿蔔幹爽脆,小蔥煎餅金黃軟薄,大米粥熬得稀稀地,宋阿奶端着碗笑着說:“要不是中午還要吃席,就這你阿爺一大早就想喝點了。”
太陽出來了,薄霧漸漸散去,村子裡吃完了早餐陸陸續續有孩子跑出來,婦人們三兩個約了去挖荠菜,一頭大青騾拉着一架圍着青色布幔的油壁車笃笃笃地走進村子,趕車的宋老四正和青山歪着頭說着什麼。小孩子們跟着騾車一起走到了宋老根家,院子裡立刻熱鬧起來,車上下來宋老四的媳婦并兩個女兒。春芽趕忙伸手抱過小堂妹說:“四嬸腿麻了吧,趕緊坐廊下緩緩,我帶妹妹們吃餅子去。”
“好,莫要給她們糖水,喝點白開水就好了,我歇一會子找你娘去。”宋四嬸坐在廊下伸着腿腳,她擡手捶了捶腿。宋四嬸是縣城的姑娘,生得白皙富态,跟靠山村需要下地的婦人不一樣,自有一股風流婉約姿态,因此每次宋四嬸來靠山村,不少小媳婦總是偷偷觀望宋四嬸,轉頭學着宋四嬸的穿戴。
日上三竿,宋老根院子裡滿是人,宋阿爺帶着男人去自家坐着後院喝茶。宋大伯娘帶着幾個媳婦和桂枝一起忙碌着,擇菜的擇菜,洗菜的洗菜。柱子帶着孩子們在宋阿爺院子裡玩耍,兩家院子隔着條村道,一樣歡欣熱鬧。
宋阿奶帶着春芽到後院燒早就準備好的金銀元寶,又帶着春芽禱告:“女娲娘娘保佑我家春芽健健康康,嫁個好人家,公婆都歡喜,妯娌不多嘴,夫婿人勤快,兒女雙俱全。”一番祭拜後宋阿奶帶着春芽繞着村子裡的路走了一圈,遇到幹活的婦人笑眯眯地打招呼“春芽出花園了啊”,“春芽可真漂亮”,還有婦人拉住了春芽細看“這是長成大姑娘了”。
一個冬天悶在屋裡,春芽又年少青春,整個人白白淨淨的。春芽的眼睛細長,是一雙狐狸眼兒,眉毛倒是生得濃密,鼻子小兒俏,圓嘟嘟的很可愛,嘴巴長得像宋老根,稍微有點大,嘴唇又偏薄,俊俏上面難免少了兩分,好在十五歲的小姑娘,哪裡有不好看的?
路邊房子裡籬笆門後面不知道站了多少小夥兒,等春芽走過去聚成一堆乍舌道:“春芽收拾起來還真好看呐。”“哎,春芽大變樣了啊!”更有消息靈通的小姐妹說“那是,春芽擦的脂粉是她四叔從府城捎回來的,聽說特别養人。”“春芽那小襖是緞子的呢,你瞧,亮閃閃的。”“你瞧春芽的壓發,是什麼珠子啊?這麼亮!”小夥子看人,小姑娘看衣裳首飾。為什麼都躲在門後邊看呢,傳說神仙這天要保佑出花園的小姑娘,為了避免神仙保佑錯人,同村的姑娘小夥兒這一天都會避開要辦出花園禮的人,免得沖撞了。
到村口三岔路口燒化了金山銀樓,宋阿奶念叨着:“過往神仙仔細看,我家孫女叫春芽,一份人品兩分貌三分手藝呱呱叫,不求财不求保,但求健康活到老,過往神仙收元寶,保我春芽福壽雙全活到老。”如此這般念叨了幾回,宋阿奶将燒化的紙灰四處撒了又拜了拜,方才攜了春芽的手回家。宋阿奶年紀大了,走路難免顫巍巍躬着腰,越發襯得春芽身姿挺拔,春日裡太陽和煦,路邊枯草中間冒出了嫩綠的新芽,正如宋阿奶和春芽一般,一個即将老去,一個生命力旺盛青春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