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嬸子聽進去大兒媳的話,這幾日也在村子裡打聽着。靠山村人口不多,跟春芽适合的小子就那麼幾個,趙嬸子避開了那幾家,又在村口聽閑漢和無事的老婆子聊了幾回天,心裡面有了主意。
這一日,趙嬸子看着天色陰沉沉的,北風呼啦扯得緊,村人都閉緊了門戶躲在家裡,才找了一個借個問事的由頭,找上了宋大伯娘。
“宋大嫂,”趙家嬸子袖着手走了進來,“搓麻呢?”
“嗯呐,”宋大伯娘坐在廊下搓麻,“進來坐吧。”
趙嬸子拿了小凳子在一邊坐下,伸手拿了麻繩團兒贊道:“你這麻真細密。”
“有事兒?”宋大伯娘重新扯起一個線頭。
“我啊,還真有點事想找你商量商量,”趙家嬸子挨着宋大伯娘壓低了聲音問,“家裡人呢?怎麼就你一個在家。”
“老頭去地裡了,大春媳婦一家子回娘家去了。”宋大伯娘拿了麻線分線,“昨兒家裡沒事天氣又好,讓他們帶着孩子回去看看親家。”
“你可真是個好婆婆,”趙家嬸子贊道,“大春媳婦是臨山鎮的?”
“是呢,路上要走大半天,我讓他們趕了牛車回去多住兩天,孩子也帶着。”宋大伯娘轉着手裡的線軸,“一年到頭也就這幾天空閑。”
“要我說啊,女兒還是嫁在本村的好,擡擡腳娘家就到了。”趙家嬸子說道,“像你這樣不年不節放兒媳婦回娘家的好婆婆可不多。”
“媳婦也是人家的閨女,雖說是嫁出去了,哪裡有不想的。”宋大伯娘低頭道,“我自個兒是沒個閨女,可是我是做人家女兒的,哪能不惦記爹娘呢。吃着好的了,過日子拌嘴了,總想跟親娘說道說道。”
“是啊,做閨女和做兒媳是不一樣的,婆婆再好那不是親娘。”趙嬸子被宋大伯娘說得也想到自個兒娘家,趙嬸子嫁過來快三十年了,一開始還能每年回娘家,後來兒子一個接一個生,自己漸漸走不開了,再後來爹娘都老了也不能在身邊服侍。前兩年爹娘過身之後,趙家嬸子總覺得跟兄弟隔了一層,愈發地不願意回去了。
“是呢,”宋大伯娘點頭,這些天找上門來的婆娘為了什麼事,宋大伯娘心裡門清,說話也不藏着掖着:“我們家芽妮兒就不打算嫁到外面去,在村子裡找婆家,好照看。”
“是嗎?”趙家嬸子定了定心,這才探身低頭問道,“桂枝想找個什麼樣的女婿?”村裡人說是男人管事,其實娶什麼媳婦過什麼日子還是家裡女人說了算。
“我家小叔從小身體不好,幹不得重活,”宋大伯娘停了手,倒了一碗熱水給趙家嬸子才接着道:“這找女婿啊身體得好,地裡活計得是一把好手。我家春芽自己能幹着呢,就是不知道惜力,要找個會心疼人的,不怕他做甩手掌櫃,隻要把地裡頭活計做了去就行。”
“是呐,春芽多勤快啊,我們都看在眼裡,再沒人挑剔的,”趙家嬸子趕忙應和着,“隻要人勤快,日子肯定過得好。”
“我家春芽性子太軟,從小就不是個會跟人拌嘴的,不想嫁去人口多口舌雜的人家。”宋大伯娘是真心疼春芽這個侄女,也不怕把要求說得明确些,這幾天這樣的話宋大伯娘說了不少回:“春芽手藝又好,賺得不比男人少,公婆明理還好,就怕那些理不清的,整體惦記春芽的私房。”
“是呐,小夫妻隻有自己賺的是自己的,日子過得才有勁頭。”趙家嬸子是過來人,自然知道錢抓在自己手心裡的好。
“誰說不是呢?”宋大伯娘喝了一口水,看了一眼趙家嬸子若有所思地說道,“這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就是這婆婆?”
“依你看,我家小三子怎麼樣?”趙家嬸子低眉道,“你也知道我家人口雖然多,但是屋子頭也不大,二小子結婚之後屋裡頭快住不開了,我想着給二小子三小子一起蓋了房子,等房子蓋好了給三小子直接在新屋裡頭成親,小兩口單過。”
“一成家就單過?村裡可沒開過這個頭。”宋大伯娘被趙家嬸子的話驚住了。
“你是知道我的,有什麼說什麼,再不扯謊的一個人。”趙家嬸子認真地說道:“若是桂枝看得上三小子,我就把三小子的房子蓋在老根家隔壁,保準她擡頭就能見着閨女。”
“你家小三?”宋大伯娘想到趙三石結實的身子憨實的性子不由得贊道:“身量不錯,是個好把式。真能在桂枝家隔壁蓋房子成親?”
“是,老宅沒空屋子了,小三和小四一起住西廂呢,肯定蓋新房子給他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