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回來的第一天,随便煮了粥就着點心吃了夜飯,宋阿爺帶着柱子木頭住在西廂柱子原本的房間,春芽帶了春苗林子住在桂枝生産的房間。
第二日春芽被公雞的打鳴聲驚醒時才意識到自己是真的回到了靠山村。柱子一早去提了魚簍子,裡面有三四條巴掌大的鲫魚瓜子和兩條一尺來長的扁尖。
春芽看着腦袋光光眼睛圓圓盯着自己的柱子轉身把魚倒進了水桶裡:“幹活,今天繼續大掃除。”
柱子“哦”的一聲塌了下肩膀,就開始忙碌起來,就這樣洗洗涮涮三五天,屋子裡所有邊邊角角都叫春芽用新紮的掃把清掃了一邊,窗紙也拆洗幹淨了糊上新的窗紗,二春媳婦幫忙趕制了兩床紗帳支了起來,春芽将堂屋徹底清掃了個幹淨,才帶着弟弟妹妹搬回了堂屋。
宋四叔帶着師傅來蓋爐子的時候,家裡已經大變樣了。七月裡早晚已經很涼爽了,床上糊着清透的青紗,白日裡太陽可以照進去,又通透又光亮。
桌椅黑糊糊的邊角全部擦洗幹淨了,露出淺黃色原木的顔色,清爽幹淨得像新的一樣。屋子裡春芽請宋大伯重新刷了一邊石灰水,牆面潔白光亮。院子也收拾得清爽幹淨,木頭林子都圈在圈椅裡,再沒有泥巴給他們玩。
宋老四四下裡看了一圈,滿意地點頭說道:“這才像個樣子,你看看你們,離了春芽把自己埋汰成什麼樣子了。”宋老四啧啧地嫌棄他們,也不知道是嫌棄柱子還是嫌棄宋阿爺。
光頭的春苗跟春芽一樣紮了塊藍色頭巾在頭上,其餘幾人光着腦袋穿着幹淨衣裳在院子裡晃悠,宋老四看了笑話他們:“你們幾個腦袋倒是亮,晚上省得點油燈了。”
宋老四帶來的師傅半天就把爐子切好了,師傅看春芽知道怎麼使用,便說:“大姑娘,這是烤月餅的爐子,高一些,還有烤餅的爐子,矮一些。”師傅在腰間比劃着。
“烤餅的爐子什麼樣?”春芽好奇地問。烤月餅的爐子大半個人高,上下兩層,下面一層是圓形的大竈坑,裡面燒碳或者是柴火。春芽讓師傅沿着竈沿裝了一圈鐵扶手。上面是隔了火的烤箱,月餅就在這裡烤,隻要竈爐火夠大,很快就能烤出一爐子月餅出來。
師傅比着月餅爐子給春芽比劃:“烤餅爐子沒有上面一層,竈爐也更大一些,中間燒火,周圍貼面餅子,考出來的餅子那叫一個香,餅子裡面還可以放餡料,肉餡的糖心的都好吃。”
春芽被師傅說得動了心,又讓師傅再砌一個餅爐子。兩個爐子砌好,師傅交代春芽讓爐子晾幾天。春芽要給師傅工錢,宋老四攔住了她:“這爐子錢四叔替你出來,以後多替四叔做些吃食來。”
趁着爐子在晾,春芽将後院的麻清洗了趕着做麻紙,月事包也要多做一些,宋四嬸那裡已經沒有存貨了。
春芽自從回來之後整理了東西出來,宋家族親一家一包油果子一包點心,有宋阿爺帶着,春芽抱着林子,柱子抱着木頭,春苗拎着點心跟在走面,一家一家地拜訪族親,告訴族親春芽從府城回來了,春花一切都好。
至于宋大伯家,春芽想了想抱了素稠請大伯娘給全家做套新衣,從宋阿爺開始到大春的兒子青山青石全部做一套。宋大伯娘看着整匹的素稠和細紗歎了口氣,想要教春芽過日子要細水長流,又知道說了她也不聽,便依着她花了半個月人人做了一套新衣。
衣服做好了合家穿了出去,說是春芽在府城酒樓做了新菜賺了銀錢孝敬的。村裡人看着雖然瘦,精神頭卻極好的柱子幾個,知道春芽這是把日子過起來了,春芽剛剛自梳的時候不少人等着看宋家的笑話,等着春芽後悔,如今又有不少人說趙家丢了會下金蛋的兒媳婦。
春芽家裡收拾妥當了便開始做菜。今年村子裡種黃豆的多,鮮黃豆有不少,宋大伯拿了本賬冊挨家收,誰家哪一日收了鮮黃豆多少斤,等到秋日黃豆曬幹了一起算總賬。
柱子種了兩畝麻,青麻頭多的是,于是鹽水毛豆,拌麻頭,拌黃瓜,每日裡一早春芽将熟菜做好,柱子趕了牛車送去宋鹽菜,隻要不下雨,柱子每日都要去送一趟菜,有時候還會帶一小罐子糟魚或者蝦醬過去。
爐子晾透了,春芽開始琢磨貼燒餅,月餅爐子也要開爐,春芽讓柱子去縣城買了紅豆和冰糖和五花肉回來,烤了一爐子豆沙月餅肉月餅開爐。另外春芽還發了面,包了肉餡或是糖餡貼燒餅,也是春芽聰明,第一爐子就考得很好,大家都說燒餅吃得更香,餅底還是焦脆的,更有嚼勁。
春芽回來不到一個月,柱子幾個被春芽養得眼見地圓潤起來。木頭和林子已經能跟着大人一起吃飯,每天跟在春芽後面“姐姐姐姐,吃吃吃吃。”,一點也沒有剛回來時的陌生和防備。青土和青田再次一早爬起來便“姑姑姑姑”,問春芽有什麼活要他們幹。春芽總是有活派給他們,唯一不好的就是木頭和林子經常跟着青土叫春芽“姑姑,姑姑”,像兩隻饒舌的小鴿子。
八月裡,秋月多了起來,天氣涼爽了,春芽将家裡的窗戶上面重新糊上了窗紙。這一日急急地下了一場秋雨,雨點又濃又密,春芽沒辦法幹活,帶着弟弟妹妹們坐在廊下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