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忙,宋四嬸帶着兒子卻悠閑得很,每日裡吃飽了便抱着兒子閑逛,宋大伯娘如今也輕省了,陪着宋四嬸到處走走。
靠山村秋色正好,天高雲淡秋風輕,樹葉要黃半未勻,不論是遠山還是近景都是一片斑駁黃綠色,還有一些葉子先紅了起來,乍一看像開了花一樣,秋風一吹,嘩啦啦作響,顫巍巍抖動着,甚是好看。
“我算是知道春蕊為啥每年惦記着來鄉下呢。”宋四嬸抱了小兒子在山腳下晃悠,村裡不比縣城閉塞,天空時不時飛過一群排着隊的大雁,還有穿了黑色羽衣的鳥兒飛近了,一雙烏黑油亮的眼珠子盯着人看。宋四嬸有些羨慕地說道:“村裡又好吃又好玩,還山高天遠特别空曠,真是讓人心情好啊。”
“那你以後多回來,鄉下沒有城裡那麼熱,孩子也好養些。”宋大伯娘看着在宋四嬸懷裡酣睡地小兒子說:“大夏天做月子,苦了你了,早知道我去接了你回鄉下坐月子才好。”
宋四嬸笑笑沒有說話,宋大伯娘又問道: “對了,小家夥取名嗎?”
“還沒呢,這春子,沒什麼好名字了啊。”宋四嬸看這小兒子的臉覺得哪個字都配不上她兒子。
“要我說别跟着春字排了,叫承祖吧,你爹娘肯定喜歡。”宋大伯娘陪着宋四嬸慢慢走着,宋四嬸心裡為難她看在眼裡勸說道。
“承祖?!好名字,”宋四嬸咂摸着一會又遲疑道:“這能行?”
“這有什麼不行的,你回去問問老四就說我說的,叫承祖,他保準樂意。”宋大伯娘看着宋四嬸母子笑:“爹也說好呢。”
“行,就叫承祖!”宋四嬸高興了,将臉埋在兒子的襁褓中,好一會才擡起頭對着宋大伯娘說道:“大嫂,我真高興。”
柱子家裡有不少果樹,春芽走的時候已經開了花,梨子毛桃沒結幾個果,早被柱子帶着青土淘吃幹淨了,唯有地裡的兩顆酸橘子挂了果沒人吃,樹上零零落落挂了不少果子,春芽摘了下來加糖熬了兩罐橘子醬,酸酸甜甜的橘子醬兌了水酸酸甜甜好喝得緊,春蕊丢了飯碗就惦記泡橘子水喝。
靠山村沒有人家養鴨子,春芽叫柱子從縣城買了兩隻鴨子回來,回家整日的塞糠塞砸碎的雞骨頭魚骨頭,養了半個月又肥又壯。
春芽把鴨子殺了用椒鹽抹了過夜,第二日起來燒了一大鍋滾水,用勺子舀了開水從鴨子身上燙過,風幹了一夜的鴨子很快白胖着鼓了起來。
春蕊看着春芽挑了粗壯的樹枝點着了爐子,用鈎子将鴨子挂了進去,知道春芽這又是新花樣,哪兒也不去,就坐在爐子前守着。
鴨子烤好了,整隻鴨子黑紅黑紅的,油亮發光,肉香味濃郁。春芽将一隻配上調制好的橘子醬送到宋大伯家,一隻留着自家吃。
剛出爐的烤鴨皮脆肉酥,口空吃肉香濃,沾了橘子醬又是另一股風味,春蕊一個人吃了小半隻。宋阿爺尤其喜歡沾了橘子醬吃,,連烤酥脆的鴨翅膀尖也嚼幹淨吃了。
吃完飯,春蕊跑進房間拿出自己的荷包倒出裡面的銀錢,把銀元銅子一股腦全部塞給春芽:“春芽姐,我的好大姐,明兒再做烤鴨吃吧。”
春芽笑着把銀錢給她裝回去,讓她看看門口進來的宋老四:“這鴨子啊我不喂上半個月做不出來這個味,明兒是吃不上的。”
宋老四趕着飯尾巴到了靠山村,在宋大伯家裡吃了兩口烤鴨,丢了碗就往柱子家裡趕,想讓春芽再烤兩隻來吃,一進門就聽到春芽對春蕊說的話,不得不打消了和春蕊一樣的心思。
宋四嬸和春蕊在鄉下待了大半個月,一直過完了中秋才回去。靠山村秋收忙完了開始準備種冬小麥,再一次忙碌起來。
宋四叔把宋四嬸母子三人帶了回去,春蕊想留下沒留成,裝了一車紅豆餡的年糕,糟魚,月餅等各色吃食,春蕊還拉着春芽的手殷殷囑托:“你忙完了就去接我啊,千萬記得接我來鄉下,我爹不會送我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