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想要的回廊蓋好了,院子裡能幹活了,春芽開始打起了兩個爐子的主意。烤爐暫時用不到可以不管,燒餅爐子要用起來。春芽囑托柱子上山盡量砍一些粗壯的樹幹:“這兩個烤爐都要燒炭的,細樹枝不頂用。”
後院菠菜長出來了,密密麻麻長得挺好,春芽想了想移了一半的苗,才來發現移栽的長得并不好,菠菜葉子細長,密密麻麻長到一起也行,不像小油菜身子粗杆子高,不分散開來不行。
小小的菠菜苗能經得住霜凍,碧綠的葉子,紅色的根莖,春芽摘了幾顆洗了,聞了聞,用開水燙熟了,撒上椒鹽拌了,宋阿爺吃得挺好,倒是柱子說:“大姐,這什麼菜?吃是好吃就是太水了,不清爽。”春芽自己也吃了,葉子沒什麼味道,口感有點綿軟,倒是菠菜杆,有點脆甜的味道,特别是紅色的根,有嚼勁。
春芽再燙菠菜苗的時候,将菜葉子和杆分開來燙。葉子比杆要少一半的時間,撈起來又把菠菜擠作一團擰幹了水分,再和杆一起用醬油拌了,這次全家都說好吃。菠菜根也單獨剪了下來,加上一點點蘿蔔幹和肉丁調了醬拌面條,所有人都說好吃,就是太少了。
後院好幾分地的菠菜,每天摘了一籃子,二春媳婦一早過來摘菜洗菜,然後挂起來瀝幹,第二日春芽早早起來燙了菠菜用醬油調好,柱子趕了牛車送到宋鹽菜去,早早出發,還能趕回家是晌午飯。這樣送了幾日,宋老四捎話說,摘好的菠菜也可以送一點,于是春芽便拌一日菠菜歇一日,這樣送了大半個月後院的菠菜全部收完了。好在西廂暖房可以用起來了,新的菠菜種子撒了進去,很快就能發芽長大了。
宋老四把醬油拉走,春芽開始做甜蒜。做甜蒜要用整頭的蒜,蒜衣也不能剝了,是個精細耗功夫的活,宋阿爺和柱子都做不來。二春媳婦看春芽低着頭一做就是半天,拿了剪刀來幫忙。宋大伯娘知道了,每日也帶着大春媳婦過來幫忙。
“别人家都貓冬,阿娘可好,盡帶我串門子。”大春媳婦一邊剝蒜頭一邊說:“妹妹,我家裡也有好多蒜頭,你要不要?”
“大嫂,回頭我也開你工錢。”春芽笑,“大伯娘也有。”
“得了吧,一斤蒜才幾個銅子,這賺的全是功夫錢,你也省着點花。”宋大伯娘心疼春芽一個人從早幹到晚,“我們娘倆才來幾天你就算工錢,錢多了沒地方花了?”
大春媳婦也說:“妹妹,我們不要工錢,就是你過些日子你貼燒餅,替我貼幾爐,我拿回娘家去。”
“我們家也要,你多貼一點。”宋大伯娘也在一邊說,“我家要肉餡的。”
“阿娘今年存下錢了。”二春聽宋大伯娘這麼說笑着打趣。
“是啊,你們一個個的自家過日子,我媳婦給你們娶了,房子給你們蓋了,家也給你們分了,再不自己賺幾個養老錢,難不成伸手跟你們要麼?”
“娘,你要,兒子有都給你。”二春拍着胸脯保證。一大家子說說笑笑很快幫春芽把蒜頭都剝好了。
十斤甜蒜腌下去,難免多出許多蒜頭來,春芽幹脆把蒜頭剝了洗幹淨,用醬油泡了,沒半個月蒜頭變成了黑綠色,春芽拿出來嘗了一個,入口倒是鹹鮮的,回味卻有一點甜,宋阿爺連吃了兩個說:“這個好,就粥好吃,下面條也好。”
春芽裝了一小罐讓柱子送到宋鹽菜,隔兩天宋老四捎話說“腌蒜也要做十斤的。”
冬日第一場雪飄下來的時候,宋老四又來拉了兩缸甜醬油,腌蒜也再要了十斤。糖蒜也一起拉走了,春芽看着空了一大塊的庫房又琢磨起新主意。
燒餅爐子要用炭火候才穩,用木柴容易将餅皮烤焦了。春芽回來不久就對着農書研究燒炭,燒炭的木柴不能細小,怎麼也要胳膊粗細才好,這樣的木柴難得,春芽特地将自家柴火撿了一遍,還将宋大伯家和二春家的大木頭都換了來。
靠山村山上木頭不少,山腳下灌木居多,往山上去一點榉木榆木都有,都能燒炭。春芽特意托宋老四買了幾個密封性好的罐子,燒好的木頭裝進罐子裡悶熄了火就是炭,宋阿爺看春芽燒過兩回學會了,從此接過了燒炭這個活。宋阿爺燒火的時候遇到粗木頭,燒紅了就夾出來放到陶罐裡,兩個月也積了幾罐子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