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三十宋大伯一家宋老四一家連着二春三春四春幾個堂哥都來春芽家吃團年飯,四春媳婦九月底生了個大胖小子,養得圓乎乎地甚是可愛,誰抱都不哭。四春媳婦非要抱着來柱子家和木頭玩。
柱子早早捎了宋老四買的年貨過來,除了豬頭肉,最叫宋老四惦記的便是早早買來的兩隻鴨子,宋大伯一直在暖房裡好好養着,等到宰殺時足有四五斤重,又肥又大。
烤鴨子,冰糖肘子,炖魚,拆豬頭肉,肉皮凍,蒸水蛋。醬悶豆角幹,豆芽拌菠菜,雜菜素齋,拌蘿蔔絲,韭菜餃子,肉餃子,肉燒餅,糖燒餅,豆沙燒餅,幹菜燒餅,蘿蔔卷子,豇豆包子,豆沙年糕,高粱年糕······宋大伯娘一早帶着大春媳婦過來,二春一家子也早早來了,等宋老四一家到來,炕上擺滿了準備好的食物。
男人們在東屋炕上喝酒吃菜,宋大伯跟宋老四吹噓今年因為春芽他多賺了多少銅子,說着還掏出一把銅子交給宋阿爺:“阿爹,我也給你零花錢。兒子一直不如老四會賺錢,臨老了,也能有點用。”
宋大伯喝了一杯酒看着滿桌除了柱子不是自己兒子就是自己孫子嫌棄地說:“阿爹你瞧,我們老宋家這一桌子男人沒一個頂得上春芽能幹。”
宋大伯這話别人聽了還好,四春心裡難免不得勁,他拉着宋老四的胳膊問道:“四叔,你說我也去收菜行不行?”
“你去哪裡收菜?”宋老四夾了一口菜吃了才問:“你收的菜賣給誰?”
四春顯然想過不是一天了,他說:“我去鄉下收,下鄉人家家都養雞,蛋也舍不得吃,雞蛋也多,我還能收蛋。我就送去縣城菜場,,我認識幾個攤主,他們就是這樣,家裡人去鄉下收,自己賣一點還分給别人一點,少賺一些就是了。”
宋老四停了筷子,想了好一會才問:“你去哪個鄉下?”
“我媳婦娘家就行。”四春炒西屋努了努嘴,“也不遠,我可以讓小舅子提前幫我收好,隔幾日我去一趟,我還可以走多幾個村子,帶點針線布頭回去。”
“你這是打算做貨郎?”宋大伯也在聽兒子說話。
“不是阿爹你看到的那種挑擔子貨郎,我接了他們單子才幫他們買,賺個路費。”四春搖搖頭說:“我打算先在我媳婦娘家開始,順路再去三嫂娘家走一趟。”
三春媳婦四春媳婦娘家靠得近,中間就隔了一個村子,過年兩家人常一起坐牛車回娘家,兩家人都認識。
“你怎麼不去我媳婦娘家?”二春奇怪地問。
“二嫂娘家太遠了,那裡人哪裡舍得買東西?你回老丈人家還得自己帶肉呢。”四春白了二春一眼。三春媳婦四春媳婦娘家在靠山鎮還往後,半天腳程就夠了,二春媳婦娘家更遠,牛車要大半日,走路要走一天。平日裡二春媳婦回娘家就比其他妯娌少。
“我看行,你還可以從前山村過一趟。”宋老四點頭贊同道。
前山村比靠山村更靠近縣城,村民自己種的菜吃不完也會拿去縣城賣。但是沒有多少人為了一根針一把線幾個雞蛋特地跑一趟的。四春見宋老四贊同他,在心裡高興地算了起來,甚至想着先靠自己跑,等賺了銅子跟宋老四一樣買個騾車才好,驢車也行。
女人們在西屋炕上帶着孩子吃喝,木頭和林子都會自己吃了。宋四嬸家的承祖也能吃些雞蛋羹米糊這樣松軟的。隻四春的兒子還隻能吃奶,睜着大眼睛滿桌子打轉,誰夾菜看誰,誰吃菜看誰,口水滴答滴答流個不停,大家都笑這又是一個小饞貓。一頓飯吃了足兩個多鐘頭。春芽最後一天還點起了爐子,因為春蕊早早捎話來要吃現做的燒餅,為此又是送糖又是送帕子的賄賂春芽,好話許下一大堆。
大伯娘每樣都吃了吃笑贊春芽會過日子,日子比她娘在的時候還要好。四嬸抱着承祖挑些他能吃的水蛋什麼的喂他,隻春蕊吃一個點評一個,春蕊一會苦惱好吃的太多了,還有許多沒吃完,一會苦惱是多吃兩口鴨子還是多吃兩塊肘子。幸好春芽今日特地将燒餅貼得很薄,春蕊才能多吃兩種。等吃完飯,宋四嬸等不得出門就灌了春蕊一碗山楂水,還看着宋阿爺宋大伯和宋老四柱子幾個都喝了,這才端了半碗給宋大嫂:“嫂子我們也喝點,平常不會吃這許多,頂住了胃難受。”
宋老四和春蕊搬框拿籃子裝要帶回縣城的東西,宋四嬸把承祖給宋大伯娘抱着,從車上拿了一個大包袱拉着幾個孩子進了房間:“來,試試衣服。”
宋四嬸看着幾個孩子換上冬衣,在自己面前轉圈兒:“好,都好,去給你們阿爺大伯看看,明兒起床都穿新衣。”然後拿了一個荷包取出六個銀元春芽:“這是月事包的,你自己收起來,明年還給我做。”說着走了出去。
宋老四裝好要帶走的東西才拿出一個荷包給春芽:“這是今年你和柱子的工錢,你的還是十五個銀元,柱子還是兩個銀元,剩下的是今年的菜錢,春芽你自己算。”
“四叔,我還欠着你的銀錢呢。”春芽遲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