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柱子家裡的旱地還是一畝種粱一畝種黃豆,毛豆上市的時候宋老四每天都能賣幾斤,一季大豆收入比得過好幾畝高粱呢。要不是實在忙不過來,柱子兩畝地都想種了黃豆,隻是想起一場雨長一茬的野草沒有堅持。
薅豆草是整個夏天最纏人也最痛苦的事,豆田悶熱,雜草還長得快,草裡面蟲子還多,真是想一想都要抖三抖。靠山村的人也跟着種黃豆,除了自家吃,六月黃豆上市的時候摘了去縣城總能賣幾個銅子,城裡人好口新鮮吃食,比村裡人舍得花錢多了。隻是正經的田地要種了稻子高粱,隻能在田埂上種兩行黃豆苗,少數的人家摘了自己吃,大多摘了賣掉,這就是靠近縣城的好處了,勤快點一天總能賺幾個銅子,如果是偏遠的鄉下光是進城就得走上半天,賺得銅子還沒有腳上走出來的水泡多。
這也是為什麼縣城菜市場不時有一些專門來往鄉間販菜的行商,就在縣城周邊零散幾個村裡采買。四春如今就幹着這個事,不管是新鮮菜蔬還是雞蛋,從鄉下運了新去縣城,從縣城販一些針線布頭回去,一開始隻賺個跑腿錢,買得多了,也能賺個差價。四春走過的那些鋪子熟識了,多少能比旁人優惠些,四春的賺頭也就越多。
春芽家裡現在有兩畝荒地,種莊稼還不太行,但是種點蘿蔔大豆蒜苗什麼的,卻是非常寬裕。現在宋四嬸一年會給全家做兩身新衣,麻就不需要那麼多青麻了,倒是蒜頭,四叔說甜蒜賣得不錯,春芽便多種了蒜苗和大豆。
春芽從沈家莊子帶回來的花生和芝麻,第一年試種,春芽隻各種了一分地,也不知道收成會怎麼,老村長巡村看到了新苗一開始以為是大片的雜草還囑托春芽:“雖說是荒地,這樣大片的長草跟荒着有甚區别,荒地過了三年和旱地一樣納稅糧的。”
春芽解釋了是新試種的芝麻和花生,等芝麻開出小白花的時候,村長又拉了幾個勤快的村民來看,等收成的時候,還花了十個銅子芝麻花生都買了些回去。
村裡的人這次沒有跟風,等春芽烤了芝麻燒餅,宋鹽菜現調的小菜也撒了烤熟的芝麻,繼鹽水毛豆之後,宋鹽菜又上了新品鹽水花生,隻是花生太少隻賣了幾天,哄得那些老客不停地說:“明年可要多備些,多備些。”
過年的時候,柱子兜裡裝了花生引得小夥伴紛紛回家要花生吃。來家裡換種子的人家差點把春芽自留的種子全換了,不得已春芽隻得允諾來年多種點,秋收之後大家都能換上種子。
水田田頭的荸荠芋頭在霜凍之前都收了起來,收的時候全村都來看:“哇,這個就是芋頭啊,怎麼那麼大!”“這黑乎乎的小疙瘩能好吃嗎?”
荸荠芋頭收了之後春芽洗了一盆荸荠給挖田的人嘗嘗:“哇,又甜又脆,嗯,好吃。”一時大家又紛紛覺得明年自家田頭也種上一行,給家裡孩子甜甜嘴也好。
芋頭個頭大,隻是不知道怎麼吃,芋頭毛摸起來還有點癢,雖然大家都好奇味道是什麼樣。靠山村人也不好意思說“春芽你做點給我們吃吃。”等宋大伯家過年請客的時候一大碗芋頭炖肉,徹底讓大家迷上了這又粉又糯又頂飽的口感,特别是那些幫着采收芋頭的人家算算收成可是一點也不少。
第二年,靠山村大半的人家在水田田頭或是兩行荸荠或是三行芋頭,旱地的田頭不是芝麻就是花生,沒過幾年,油坊就有了香噴噴的花生油和芝麻油,一時菜籽油的市場少了許多。
春芽帶回來的種子大半都種出來了,隻除了棉花,好在春芽隻是試着種了幾株,棉花杆子倒是長得老高,花也開了不少,就是沒有幾朵棉,春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好在種子還有,打算明年繼續試。
許是帶回來的這些種子都帶來了不錯的收獲,宋家大姑娘的好名聲更上了一層樓,隻要說是宋家大姑娘種的,其他人聽了就會來要種子。春芽自己也是信心大漲,特地托了宋老四跟春花說下次從府城捎東西的時候,看看有沒有新鮮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