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婚紗影樓能用到的男裝,不就是以西服為主的各種制服嗎?
甚至其中大多數制服,都是沈玉溪為了配合婚紗所做的設計。
但由于缺乏宣傳,且大多數新人都很少會在男裝禮服上花錢的原因。
相較于沈玉溪設計的婚紗洋裝,她設計的西裝制服幾乎全部都處在無人問津的境地。
沈玉溪本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朝着男裝的方向發展。
他們本次行程的第一站是海邊。
在這裡沈玉溪所選擇的是一套水藍色與純白色混搭的水手風休閑西裝。
原本沈玉溪設計這套禮服的時候,是為了搭配她所設計的一套人魚主題婚紗。
少年水手與人魚公主的搭配是她這一套設計的主題。
但由于人魚公主禮服的設計過于繁。
别說沈玉溪當初根本沒有那個預算,就是有她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制作工藝去支撐她的設計。
然後就更不用說人魚主題的魚尾裙婚紗對新娘身材的苛刻要求。
不是沈玉溪要營造什麼身材焦慮,而是魚尾裙的修身設計本身就不是什麼适合所有人的裝扮。
人魚魚尾裙隊新娘身材要求過高。也因此在意識到其泛用性的低效後,沈玉溪就将那套自己曾經非常看好的設計放到了一邊。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因果反而給了羅哉民一個機會。
由于主題風格的特殊性,這套水手風的休閑西裝根本沒有進行過任何對外的租借和使用。
在盛夏清爽的海風下,海岸線的日出的晨光與沙灘迎着海浪微笑的少年完成了絕美的重疊。
米白色的沙灘,與水藍色的休閑西裝一起為少年添加了一種逃離城市束縛的輕快。
從沙灘到海水,沈玉溪用各個不同的角度完美捕捉着少年與自然風景的完美融合。
與大多數雜志攝影師不同,沈玉溪在拍攝的過程中,并沒有對羅哉民進行任何動作上的要求。
她隻是在羅哉民行動的同時,用更快的腳步不停的在沙灘和海水裡切換着不同的視角。
這是一種池良俊從未見過的攝影風格。
池良俊自認自己也算見識過不少女攝影師。
但他真的從未見過沈玉溪這樣一句話不說,全程全看"模特"自我發揮的類型。
她把所有說話的時間,全部放到了鏡頭角度對風景和光線變化的調整上。
從毫無顧忌的撲倒在沙灘,到不顧牛仔褲被浸濕的在海水裡奔跑。
沈玉溪對鏡頭角度的捕捉速度簡直恐怖的可怕。
而且更讓人不敢相信是她恐怖到離譜的出圖率。
池良俊雖然不知道沈玉溪對照片的标準是什麼。
但從他這邊在電腦上實時看到的照片訊息來看,就剛剛那十幾分鐘的時間裡,沈玉溪拍照的出圖率就已經吊打了他們平日裡進行的素材拍攝。
更可怕的是在前後近兩百張照片,沈玉溪的拍到糊圖率還不到百分之一。
池良俊以為沈玉溪的這番動作,是因為她更加擅長風景照拍攝的捕捉。
但事實上,沈玉溪之所以能夠練成這樣的技術,純碎是因為她們家從事的婚紗攝影行業。
與大多數雜志攝影師不同,沈玉溪過去面對的拍攝對象大多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專業鏡頭經驗的"新婚夫婦"。
别說平日裡就沒有什麼拍照經驗的新郎,就是新娘也經常會在環境的影響下變得拘謹。
很多時候光是教新郎新娘擺姿勢的時間,就很有可能回錯過一個好的光影。
于是乎沈玉溪的父母便想到了一個辦法。
在每一次拍攝時,他們都會讓沈爸作為主攝影師,進行傳統的動作教學和拍攝。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沈玉溪,則會以"實習生學徒"的身份,在一旁捕捉新郎新娘的"自然互動"。
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盡可能提高着彼此的出圖率,而這也讓沈玉溪漸漸練成了比旁人普通攝影師更為強勢的"風景捕捉"能力。
也因此一旦将拍攝對象換成了比素人更為适應鏡頭的愛豆。
沈玉溪的出圖率簡直強到離譜。
一時間就連在保姆車内和"司機"一起查看相片的池良俊,也不禁開始擔憂起來。
原本他們是擔心站姐負責拍攝寫真照片的質量問題,然而此時此刻在全程2:4的照片分成下。
比起沈玉溪的拍攝質量,他們之後面對照片時怎麼抉擇才是真正難應對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