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奔着火铳才來的,最後讓火铳軍跑了算怎麼個事兒?福東大喝一聲,命人殺下去,又讓漢人駐軍替自己一塊兒攔截。
“外面的給我繞到後城去堵人!”一路且殺且退,福東終于帶着一路人馬沖下城樓,他下手極為狠辣,基本刀刀都沖着駐軍脖子或眼睛劈砍。
其他還沒來得及沖到第一戰線的蒙古駐軍被他的架勢驚住了,已經有人主動開城門要逃出去,不打了。
情急時刻,格根的彈藥竟然用盡,無奈隻有抽刀再戰,卻不敵周遭越來越多的敵軍,很快力竭。
“福将軍,外面還有一路人馬!”本來沖出去堵截火铳軍的人很快渾身是血的回來通報。
福東大驚,分心之際竟被人一刀砍傷肩膀,頓時勃然大怒,先反殺一批駐軍後才退出戰圈,正要問明外面情況,付春已帶人殺至跟前。
見他們有不少火铳,福東駭然,立即命令手下撤退,付春此次沒帶太多人,才三萬人,讓手下拿火铳對着福東放了幾槍,沒打到人也隻能作罷。
“不管他們,先占領樊湫!”
車樂根已與後面幾批調派駐軍彙合,形成了二十五萬大軍,為免夜長夢多,他命人急行趕赴渚州。今早到了地方卻不見前一批蘇赫帶的五萬人,又不見達亞爾一衆,心頭頓時湧起不安的感覺。
張坤還待裝病喊投降,車樂根卻笃定他們撒謊,強硬要求他打開城門,“否則别怪我們打進去!”
見此情形,張坤心髒狂跳,一瞬間不知做何反應,車樂根便更加笃信自己判斷得沒錯,命人直接攻進去,“蘇赫一衆必然是被他們唬住了,然後他們就伺機偷襲!”
車樂根帶頭靠近,完全不信有瘟疫,其他人見狀隻能将信将疑地跟上。
見他們完全不上當,張坤也急了,趕緊沖下城樓想與楊兆商議個對策。楊兆已聽見動靜,知對方人多勢衆又有數台火炮,必然扛不住,隻能讓人從東邊緊急撤離。
隻恨此時是清晨,不似夜晚隐蔽,車樂根一衆很快發現他們逃跑,讓二百火铳軍帶四萬騎兵去堵截,又命人擡木頭先撞開城門。
楊兆他們棄船統一遊水過護城河,畢竟他們是直線距離,才五十多米,火铳軍則要兜個大圈子,是以在他們追到前,已有一萬多長陽軍一口氣遊到了對面,往山林中四散奔逃而去。
後方的數千人已是進退兩難,楊兆一面讓這些人高喊投降,一面喊話達亞爾和蘇赫都在他們手裡。
可惜車樂根絲毫不為所動,他已十分斷定達亞爾已亡,城門很快被破,翁城卻還是堵死的。
“翻過去!”
楊兆立刻命全部人繼續遊,快到對岸先潛下去,伺機對抗那邊的人馬。他們棄城逃了,車樂根便命人将火炮擡進去,從東側城門處炮轟水中的反軍。
逃跑的一萬多人兩條腿跑不赢四條腿,雖蹿入山林卻也難逃敵軍的追殺,不肖片刻已死傷小半。危急關頭,餘坤許尚一路埋伏在不遠處的長陽軍殺了出來,如今兩路都有火铳,應當奮力一戰。楊兆立刻指揮水中的人舉刀沖到岸上,有一萬多駐軍追出去了,如今楊兆加上餘坤一衆已與對方人數不相上下。
“且戰且退!”許尚見對面又有人殺過來了,立刻提醒己方。
确定城内沒有反軍後,車樂根隻留下一萬人,指揮其他大部隊全部殺到東邊去,“一個都别放過!其他人給本将軍拆了這翁城,拿鏟刀給我一點點撬開,一舉推倒!”
餘坤自知再戰隻會命喪當場,大吼一聲讓楊兆許尚帶人撤退,自己則準備把餘下的火藥袋子都系在身上,點燃後攔住敵人。
“餘坤,不可!”
許尚和楊兆自然不肯讓他這麼做,趕緊拉着他搶了死去敵軍的戰馬一起奔逃。
“追上去!他們必然要逃回嘉郢,正好攻過去!”
楊兆一行狂奔到江邊,再次棄馬跳下水,一直拼命遊向對岸,身後的敵軍普遍不敢下水,隻能再次繞路追截。
等他們繞到對岸,楊兆一行早已逃之夭夭,領頭的恨恨地啐了一口,隻能收隊回去挨罵。未想,車樂根竟出奇的好說話,他先是誇贊了調派來的這些駐軍配合行動,又沉痛道:“這群反軍已經殺害我朝數十萬将士,若不能趁早剿滅,隻怕日後再難壓制。”
他前面十足強勢,此時又開始懷柔,倒是讓這支臨時拼湊的隊伍稍稍凝聚了一些。當日他們先拆掉了渚州城的翁城和三處城門,為免再有人占據此地,車樂根命人放火将渚州城燒成了廢墟,這場大火一直從下午燒到深夜。
當天他們也就地紮營,整個渚州城的大火把夜晚都照亮了,營地裡甚至連火把都不必點。
他們剛把渚州付之一炬,轉頭樊湫又落入付春手中,因為車樂根隔得遠,送信的人又被殺了,所以還并不知道樊湫淪陷。他不知,但是蓬澍的四萬駐軍卻知,他們雖反對阿希格當權,但不意味着他們會縱容起義反軍掠奪地盤。
“都尉,他們有火铳,人數跟我們差不了多少,我看還是應該告訴左丞相為好。”蓬澍的副都尉率先提議。
都尉也沒有好辦法,隻能同意讓人去信潞陽,告知此事。左丞相收到又有反軍出動攻城略地也是深感疲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必勒格更是急得團團轉,“丞相,還是趕快去信上将軍,再奏明陛下吧?”
左丞相先讓他派人送信,又親自寫了一封折子,請奏阿希格減免稅收,治理水患,先控制其他人别造反,再來專心鎮壓起義軍。
如今大都也隻有不到七萬守軍,火铳軍更是不足一千,想要阿希格再派兵也是難辦。
被人摘了桃子,福東已是氣急敗壞,帶着餘下的三萬多人隻能先搶下樊湫的一個縣城,并且他還學着達亞爾那一套,驅趕縣城百姓。
這些百姓隻能哭着外逃,适逢蓬澍的駐軍送信折返撞上這群百姓,才得知有人占據縣城,驅趕的他們。
“如今各地動亂,你們便前去蓬澍吧,我等有急事回去複命,不能陪你們一塊兒去,你們結伴而行,路上不要休息,抓緊時間趕路吧。”
那些駐軍也是見他們可憐,便指引他們前去蓬澍落腳,這群百姓如見菩薩一般立刻跪謝。
等到遠離了這群百姓,幾個蓬澍的駐軍輕聲讨論幾句,都一緻決定勸說江餘其他州府聯合平叛,至于服不服從阿希格可以等之後再談。
“既是如此,何不折返回左丞相那邊說明打算?或許他也樂見其成。”
他們才從潞陽騎了不到半個時辰,折返回去的确是最合适的,于是他們再次調轉馬頭奔回來路,那些百姓見他們無端端折返還以為前面也有敵軍,各個吓得抱頭鼠竄。
“你們不必驚慌,前方無事,我們隻是有事情忘了辦罷了,你們繼續趕路吧。”匆匆說了一句,他們再次策馬消失在夜色中。
左丞相正愁得無法入眠,得知送信的蓬澍駐軍去而複返,立刻起身前去迎接,又了解了他們的打算,亦被他們的深明大義所打動,極力贊成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