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好行李,朱時宜打算下樓覓個食。
悅城到琴城飛機要飛三個來小時,折騰了一會兒,現在正是晚飯點。
下樓随便走幾步,朱時宜看到一家店招牌寫着“琴城正宗本地特色菜”,而且燒烤海鮮炒菜都有。
感覺聽起來很正宗,很有當地特色,選擇還多。
朱時宜進去點餐,日常糾結,什麼羊腰、羊蠍子、海腸撈飯,聽起來好像很特别,但她沒吃過,怕踩雷。
最後還是隻點些燒烤,都是她吃過的。
菜上齊,朱時宜照顧好自己珍重的寶貝——手機,讓它各角度拍幾張先吃飽,才輪到自己的嘴。
味道平平無奇。
畢竟是燒烤,也做不到多難吃。
但也沒吃什麼正宗特色菜。
語音電話忽然亮起,是母親。
朱時宜猶豫幾秒,才接起。
内心已然有了一萬種猜想。
“到琴城了嗎?”劉露的語氣不似她想象,或是震怒,或是憂愁。
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隻是,純粹想關心關心女兒。
“到了,現在在吃飯,”朱時宜抿了口唇角的孜然,香料也不是滋味,她又補充道,“燒烤。”
“好不好吃?”劉露還是絕口不提任何事。
朱時宜輕嗯了聲,随即緘默不語,思緒沉沉。
劉露語調微沉,似在猶豫,語速也慢了些:“你一個人去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晚上,打車、住酒店啊,一定要......”
劉露終于講出了朱時宜想象中的絮叨。母親的叮囑總是相似,朱時宜不想認真聽,但也不惱,反而覺得熟悉。
“媽——”朱時宜打斷了劉露的沒完沒了,“你放心吧,我不也一個人在外地上大學嗎,上兩年了,啥事沒有。我就是想着快開學了,在家我又礙你們眼,幹脆趁機出來玩得了,沒有......”
她聲音漸小,輕輕道:“生你們氣。”
“我知道,”劉露像是松了口氣,語氣恢複平常那般自然,“我也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你玩得開心點,有事記得和媽媽說。”
老生常談的叮囑,朱時宜一一記下,還給老媽發了桌上拍的美食。
電話挂後,朱時宜不自覺哼了兩段曲兒。
撒了點孜然,她啃上北方的巨型烤玉米。這玉米加孜然,怎麼感覺這麼好吃?
......
吃飽喝足,朱時宜打算去海邊走走,消消食。
酒店離琴城第三浴場很近。
琴城以城市海景聞名,高樓大廈與歐式建築依山傍海,其中,第三浴場的夜景最為有名。
夜晚,第三浴場高樓間霓虹閃爍,燈火輝煌。
夏秋時節,傍晚初逝,東邊,正值退潮時刻,海水平靜而和緩。
饒是在海邊長大,朱時宜也愛不釋眼。
和悅城的海灘不同,這裡的沙灘很平,海浪很小。
悅城的浴場大多在郊區,而這裡,卻依傍着市區。
本地人會在夏季到海中“洗海澡”,解暑又有趣,頗具城市氛圍。
行至沙灘。
由近及遠,蜿蜒漫長的海岸線,燈火闌珊。
山海相依處,一輪缺了小半邊的圓月,藏着玉兔銀蟾。
朱時宜買了個椰子,默默躺坐在沙灘商販支起的椅子上。
八塊錢的椰子,沙灘上就得賣二十五。
畢業幹脆來沙灘賣椰子得了。
陌生小孩拿着玩具鏟,嘻嘻哈哈跑到海邊。
家長勞心勞力跟在後頭:“你慢點!”
……賣沙灘玩具說不定更賺。
小孩都愛玩水。
其實她也喜歡水。喜歡的運動是遊泳,喜歡的風景是大海。
但都是曾經。
随着年紀的增長,慢慢地,遊泳的次數越來越少,到了海邊,也沒有了童年的激情。
下海水,還得搞髒腳,麻煩。
樓宇燈光秀不斷,海邊商販烤的鱿魚串滋滋冒油,一旁,孩童挖沙子的樂呵,一陣一陣。
耳邊,一對年輕男女唱着熟悉的歌曲——
是周董的《一路向北》。
“你轉身向背,側臉還是很美。”朱時宜不自禁跟唱。
目之所及,唱歌的兩個年輕人十指緊扣,男生看向女方的側臉,聲音驟似海般柔和。
晚風悠揚,清水安甯。朱時宜直起身,回頭看這城市,人群熙攘,燈紅酒綠。
……
萬籁俱寂,孤獨感攀升席卷。
人生、價值、選擇。
拼搏還是舒坦,焦慮還是放松?
難以直言的焦灼,線性飛逝的時間,盡管她想要努力去做點什麼,但她好像還是掌握不住手中的方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