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合理,工作内容詳實。
朱時宜直接投了簡曆。
好消息來臨:這條信息沒有石沉大海!
壞消息是,HR表示:【不好意思,我們更希望招一些有經驗的實習生。】
語氣官方又禮貌。
朱時宜洩氣,放下手機。
地鐵轟鳴,震得心煩。
朱時宜安慰自己,網站寫的信息,肯定不是實情。
MEETING說不定也是黑心公司,她也不稀得去!
......
她又一次點開手機,不自劃到潘嶽的微信。
……
可是。
潘嶽也建議她找實習。
馄饨鋪裡,還同意讓她去公司!
......當保安。
朱時宜抓狂撓頭。
難受得慌,她習慣性發條朋友圈,一訴苦水。
晚上躺床。
朋友圈的小紅點裡,有一個頭像,是海闊天空。
朱時宜抿抿唇。
心底的小九九蠢蠢欲動。
可她不想問。
如果潘嶽拒絕,那就是尴尬;
要是他同意,那又是她走後門。
......
但她能有實習經曆啊!
朱時宜抓起被子蒙住臉。
腦海翻騰。
潘嶽公司HR,看重實習經曆。
可潘嶽說:有能力就行。
她掀開被子,不自又點進海闊天空對話框。
潘嶽:【經驗,并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東西】
理解的滞後性。
找實習因為沒經驗被拒無數,此刻,朱時宜無比贊成這話。
床下忽然傳來驚呼:“我面試過了!”
徐夢瑤欣喜大笑。
“恭喜啊!”倪于绮道賀。
朱時宜拉開床簾:“真棒!”
由衷為徐夢瑤高興。
想起徐夢瑤的話:實習,多好的機會啊!
機會。
潘嶽說:生意場上,機會總是來之不易,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機會,近在眼前。
她也應該把握住,不是嗎。
但必須,先做好準備。
朱時宜當即,搜索資料,整合信息。
晚上十點,朱時宜耐不住性子,直接發了信息。
做牛馬,那麼老實幹嘛!
朱時宜:【潘總,打擾了。貴公司還招實習生嗎?】
她就是要明知故問,就是要赤裸裸暗示。
老闆,招我!
潘嶽昵稱跳動。
朱時宜提起嗓。
她想過了。
成年人的世界,後門,也同樣是一種資源、一種能力。
但前提是,她得能走進這個門。
至于走不走得進去,就看她的發揮,以及潘嶽的想法。
潘嶽同意,是認可她;
潘嶽拒絕,也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以後再也不見,不會尴尬。
他昵稱又恢複如常。
一分鐘,兩分鐘......
沒有回信。
朱時宜沒放棄,把在網上投遞被拒一事簡要闡述,繼續發揮:【比起他人,我确實沒有太多經驗,但不一定代表,我就比别人差。】
這句話,半真半假。
朱時宜不懂自己究竟什麼水平,但也不認為自己很差。
況且,自薦,必須自信。
必須展示出自己獨特的價值。
朱時宜:【我想面試營銷策劃崗位,我認為營銷崗需要有學習、數據分析、溝通、洞察、創新五個能力。】
她一一闡釋見解。
像潘嶽那樣,一句論點,一個論據。
在引用事實論據上,朱時宜犯難。
她僅有的東西不多,能講出口的,更是貧乏。
她絞盡腦汁畫包裝,但也不敢編太過分。
--
關于朱時宜網投簡曆被拒,找他自薦這事,潘嶽略有意外,卻不會認為是件怪事。
人往高處走,才是正道。
公司正在招聘,要是合适,他們也是各取所需。
他也确實認為,經驗,并非絕對的實力标準。
有能力,公司就願意要。
隻是當下,他不确定對方的能力。
好在朱時宜自己發來許多信息。
他逐字逐句,認真讀。
朱時宜認知的崗位能力需求,在他看來,是正确的。
縱觀通篇,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加上平日相處的觀察,他不懷疑她的溝通能力。
再抛開老生常談的軟件運用能力。
這點他懂,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擅長。但實際上,除了常規office操作,其他軟件能力,都不好說真假,要用的時候,自會現學。
他最關注的,是他想要的、她提及的,洞察力、創新力。
潘嶽印象裡,朱時宜是個敏感的人。
敏感是把雙刃劍。它既能使人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又能使人步履難行。
朱時宜敏感。她不好意思躺沙灘、不好意思送風筝,在乎他人評價。
可最後,她仍躺了、送了、舉報了。證明,她的敏感,利大于弊。
何況,她是MEETING的消費者,曾經設身處地,幫助公司,洞察到過琴城露營地的需求。
所以,洞察力,他相信。
至于創新力。
他不确定。
無論對方自證邏輯有多嚴密。
因為,在不了解之前,事實,才是最好的論據。
而朱時宜一個比賽項目都沒有。
潘嶽:【創新能力,有更具體的事情證明嗎?】
朱時宜秒回:【冒昧問一句。】
【高中的,算嗎?】
潘嶽:......
他确實沒見過誰求職提高中經曆。
何況,大部分人的高中,壓抑、忙碌、忽視個性,沒什麼實踐創新經曆可言。
起碼他是這樣。
潘嶽:【說說看。】
他隻出于禮貌。
朱時宜:【我曾在高中學生會社團部擔任部長,也是合唱團的團長,組織過百團大戰社團招新活動、跨省下鄉社會實踐社團演出活動、義賣遊園會等,有一定的創新策劃能力。】
朱時宜:【策劃案撰寫、公衆号管理,我都做過,我這裡還有記錄,麻煩稍等。】
潘嶽有些意外。
不是意外朱時宜組織過活動,而是意外,她的高中,還有這些“和學習無關”的活動。
不過幾秒,他了然。
悅城人。
她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素質教育。
對方發來文件與公衆号鍊接。
潘嶽點開,策劃案的邏輯格式不完整,但重點突出,特别是關于活動策劃的細節,寫得很認真,後篇還補充複盤反思。
公衆号底下有她的署名。
倒是做得不錯。
朱時宜:【我明白,找工作,提高中的經曆很招笑。但在我的高中,學生會的自由程度,甚至比大學還高。比如,學生會可以申請資金,也有權征集學生建議,做好策劃,修改部分不合理校規。】
這确實是第一次聽。
潘嶽自顧自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