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迷路地圖[公路] > 第34章 機會

第34章 機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聽到世界上存在這樣的好高中,竟還是會有些許驚訝。

高中,竟然也可以是,尊重個性的地方。

悅城,以包容、創新聞名。

不愧是一線城市。

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潘嶽想法稍變。

創新是一種輸出,但前提是大量的輸入。

而輸入,并非一朝一夕能質變的事。

如此看來,朱時宜或許,擁有不錯的軟能力。

但硬能力,不一定。

每個人初入職場,一定都會缺少能力。

沒有工作經曆的人,空有幹想、或是理論,落不了地。

他們不懂,應聘的崗位,實際要做的是什麼内容。

正如朱時宜。

說到創新實踐,她想到的,是活動策劃。

而這并不等于營銷策劃。

但有經驗的人就明白,他們能把最落地、最實際的一面,展現出來、利用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喜歡有經驗的實習生。

她的消息又彈出:【我想争取一個機會,我會為此,努力做好萬全的準備。】

每個面試者,都會做好萬全的準備。

每個人都有熱情。

熱情很重要,卻不關鍵。

可朱時宜多了一點幸運。

一點,讓别人深入了解她的,緣分。

潘嶽:【簡曆發給我吧。】

機會,當然不隻需要幸運。

它還留給,勇敢又真誠的人。

--

朱時宜内心顫動。

潘嶽後續表明,會給她一個面試競争的機會,至于能否選上,還是要看她自己。

這正合她意。

畢竟,她和潘嶽的關系,還沒有熟到能直接内推進公司的程度。

這樣,反而是比較正常、合理的結果。

第二天,朱時宜收到HR發來的線上面試邀請。

問題也很溫和,并沒有太多專業的信息。

朱時宜做過攻略。

面試,一般分為業務面試和人事面試。

前者注重的是能力,後者注重的是個人特征。

而HR的任務,就是做人事面試,了解她這個人的性格,比如她的抗壓能力。

這不,HR問她,最近最難過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最後如何解決。

酒吧那晚,潘嶽也是這麼問的她。

朱時宜把自己生病和去運動的事情講出,回答得很順暢。

最終,也是成功定下線下面試時間,就在第二天下午。

她抓緊時間,收集一切資料。

第二天,她收拾好自己,坐地鐵到MEETING。

公司的地點和酒吧隔得不遠。

這也就代表着——公司離她學校,也不近。

MEETING的前台,全程微笑着,熱情指路。

這裡是新城區,在寫字樓高層。

辦公區頂燈高高亮起,棕色地闆潔淨嶄新,整個氛圍,既溫暖又亮堂。

和之前猥瑣男的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沒等多久,就輪到朱時宜面試。

第一輪,面試官有兩位,一男一女,面色友善。

按網上攻略所言,這二位,應該是營銷部的部門負責人。

朱時宜打完招呼,坐好。

男人先開口:“朱小姐,請做下自我介紹。簡曆上寫過的不用說,我們更希望聽到,你對露營行業的看法。”

朱時宜心頭一喜。

還好不用介紹成功經曆,她一個字都說不出。

“露營行業發展多年,主要分為兩大類,傳統露營與精緻露營,涉及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分别有不同的産品産業鍊。”

朱時宜做過很多功課,也慶幸自己,認真聽了潘嶽的演講。

“MEETING另辟蹊徑,開拓露營地品牌,這是一條新興産業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露營行業的痛點,例如衛生與安全,或是裝備攜帶便利性的問題。”

女負責人一直帶笑,眼睛微閃。

朱時宜繼續發言,還抖機靈,把自己去過MEETING兩塊露營區的事情,隐約托出。

介紹完,面試官又問了幾個關于營銷的專業問題。

問題很正常,朱時宜都預測過。

最後,對方虛拟好條件,讓她簡單寫個活動策劃大綱。

朱時宜出門,寫完活動策劃,交給相應負責人,一輪面試結束。

她卻抖起腿,更加緊張。

一輪面試挺順利,卻是那種官方的順利。

她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壞。

而二輪面試官,通常是公司負責人。

也就是......潘嶽和林昶任。

曾經的朋友,變成上司,還是大領導。

真不敢想象,他們闆着臉的權威模樣。

主要是林昶任。

朱時宜光想,就覺得違和。

面試通知降臨。

朱時宜推開門,記憶的身影重疊。

和想象中有所不同,會議室裡,隻有潘嶽。

潘嶽側身,微微笑:“你來了。”

他伸臂示意:“坐。”

毫無闆着臉的上司模樣。

朱時宜輕輕眨眼,走到座位坐下。

潘嶽沒說話,低着頭,正研究她簡曆。

這時按例,該她自我介紹。

“我叫朱時宜。”

潘嶽擡首。

朱時宜聲音一顫。

在熟人面前講這話,實在是好笑。

但這是面試,可不能宣之于口。

她一頓,硬憋一秒,才又開口。

好在潘嶽識趣,沒吭聲。

攻略有言:大領導面試,最注重的問題之一,就是被面者對公司的忠誠度。

朱時宜已經準備了一籮筐的話,表達她對MEETING的信賴與虔誠。

隻要收了她,她就是MEETING的信教徒!

可幾個問題下來,關于她對公司的看法,潘嶽一句都沒問。

好在也問了客戶導向性問題,她的準備沒有白費。

随即,又提及她的職業發展規劃。

“畢業以後,盡量找對口工作就行。”朱時宜沒想到潘嶽會問這個,就沒準備多詳細。

她隻是面試實習崗,甚至不求轉正,後面還得上學呢。

問職業規劃,可能是老闆怕員工跳槽。

她能跳槽到哪去。

潘嶽沒多說,他終于問出一個和公司相關的問題。

正合朱時宜期待。

“你認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是個很宏觀的問題,不好回答。

而且,這個問題,老闆心中,一定有标準答案。

朱時宜深思。

想起潘嶽的演講,直覺,又憶起那個詞。

在比賽中,她回答的那個詞。

“品牌,”朱時宜猜測,但堅定,“建立自有品牌,‘如約’。”

“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将MEETING打造成露營地行業知名連鎖品牌,讓它能夠像品牌酒店一樣,帶給消費者穩定、又驚喜的體驗。”

“隻要提到露營地,就會想到如約,就會誇贊如約,就會選擇如約。”

慷慨激昂,一句更比一句敞亮。

這,不是朱時宜準備好的台詞。

卻是她的真心話。

她真心希望,MEETING,得償所願。

潘老闆嘴角牽動,露出神秘的微笑。

朱時宜忐忑不安。

有種班門弄斧的既視感。

“最後一個問題,”潘嶽往後一靠,順手轉動手中鋼筆,“你希望和什麼樣的領導共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