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部長去哪了。”潘嶽語氣禮貌。
朱時宜:?
這話問的。
難不成賀部長也和他們一樣,跑去哪摸魚。
朱時宜老實交待:“我不知道。”
上了一周班,這是朱時宜第一次在公司遇到潘嶽。
他這是來找賀部的。
沒找着人來問她,也不奇怪。
她工位背後,剛好緊靠着部長辦公室。
潘嶽低低嗯了聲,掃了眼電腦屏幕。
“推文”兩個黑體大字,大剌剌居中,占據文檔大片視野。
......推文的标題,叫推文?
“翻翻公衆号,”潘嶽直起身,“借鑒往期内容。”
“啊?”朱時宜一時沒懂。
下一秒,她反應過來:“好的潘總,我會的。”
“潘總,”李軒推開椅子起立,“賀部長出去了,走之前去了趟鐘部辦公室。”
潘嶽颔首:“謝謝。”
又邁步進鐘棋辦公室。
朱時宜工位對面就是Vicky。
她往前伸伸手,好奇問:“時宜,你和潘總認識?”
李軒也斜斜瞧來。
朱時宜一愣,本想說不認識。
可她面試時,提過自己去MEETING酒吧駐唱。
斟酌幾秒,朱時宜答:“不算認識。隻是在MEETING做過一次駐唱,有幸和潘總見過一面。”
Vicky一旁,是她的帶教:“怪不得,我還納悶,潘總平時忙,怎麼突然主動和普通員工搭話。”
何止普通員工。
朱時宜,是實習生。
“應該是我的文案寫得不好,潘總看不過去,才多說了句,”朱時宜怕别人多想,又補充,“雖然我和潘總見過,可也就一面之緣,他可能都不記得我。”
“沒關系,慢慢來。”Vicky的帶教很友善。
朱時宜禮貌笑笑,重新戴上耳機,視線轉移回電腦屏幕。
她搜索MEETING餐酒吧的公衆号,大緻翻了十篇。
往期公衆号推文,文字篇幅極短。
大半部分文字,都用于餐酒或是活動介紹。
朱時宜都懶得多看。
唯有其中的宣傳視頻。
朱時宜拿出手機打開公衆号,點擊播放,視頻裡的主角,是郁凡、Billy和Cozy。
興趣一下被提起,朱時宜樂呵着。
這氛圍,這情緒。
和她在MEETING那晚,如出一轍。
腦海靈光一閃。
朱時宜翻出相冊。
是兩個月前,郁凡發來的視頻。
那首,《老男孩》。
樂曲開頭的歡笑,友人共唱的溫情。
這是,她對MEETING的認知。
朱時宜删除文檔。
耳邊充斥不着調的唱腔,朱時宜不禁彎唇,手指輕動,空白文檔染起筆墨。
潘嶽不知何時離開的營銷部。
這老闆駕臨的小插曲,就像從沒發生過一般。
無人在意。
......
五點半,臨近下班。
朱時宜敲下最後的标點。
“軒哥,”朱時宜重重呼出口氣,“勞煩你幫我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我馬上改。”
“很能幹啊。”李軒站過來,朱時宜起身,把座位讓出。
李軒就着坐下,關心道:“看你午飯都沒怎麼吃,不餓嗎?”
一這麼說,确實感覺餓。
朱時宜笑:“沒關系的,快下班了。”
“你去茶水間拿點吃的吧,”李軒揮揮手,“我正好現在看看。”
李軒看文案,确實需要時間。
朱時宜點點頭:“辛苦軒哥,那我去拿點吃的。”
“去吧。”李軒溫柔道。
MEETING的茶水間裡,小零食不少。
朱時宜抓了幾樣,就地拆包,咔嗞卡嗞開吃。
上班還有這待遇,零食管飽。
抱着零食回工位,朱時宜美滋滋。
“軒哥,怎麼樣?”都是人情世故,朱時宜遞了包零食給李軒。
李軒接過:“年輕人,很有創意。”
朱時宜一喜。
“當然,也有點問題,”李軒慢慢悠悠,“店面介紹寫得不夠清晰,一定要規劃一塊位置,專門寫清楚菜品風格特色......”
朱時宜點頭應付。
李軒講話,又大喘氣。
翌日下午。
經上級審批,李軒按計劃發出推文。
朱時宜沒多關注,依舊忙着打雜。
李軒還給她發了不少資料,供她學習了解。
--
晚上。
洗完澡靠上床,潘嶽見到一個小紅點。
他順手點進去,是MEETING餐酒吧的公衆号推送。
【夢MEETING酒:跟着少年去冒險。】
标題很新穎。
潘嶽往下閱讀。
“他曾經,是個義無反顧的少年,年輕、勇敢又熱血。”
“少年孤身,鮮衣怒馬,穿透绯紅澗谷、躍過玉石冰河、嗅聞椰林飄香,終于火山之夜,腳踏楓葉逢奇遇,進入月夜幻境,巧遇桃仙,一見鐘情。”
“坐上星光台地,執手醉瓶湖畔。耳廓充盈金盞爵士,紫羅蘭之舞翩翩而起,他摟着她,落下一記梅子之吻。”
绯紅澗谷、椰林飄香......梅子之吻。
一關卡、一配圖,酒水光影五顔六色。
都是菜單特調酒的名稱。
潘嶽失笑。
“黎明将至,少年已然酩酊大醉。再度蘇醒,桃仙随幻境,不複存在。”
潘嶽鎖眉,不明其意。
這話,聽着不像宣傳該說的。
“少年欲醉生夢死,踏入酒肆。”
“所到之處,楓葉化杯盞,酒水化山泉。”
配圖,是MEETING的裝修門面。
“耳邊響起那首熟悉的爵士,少年驚覺,是桃仙。”
配圖,是樂隊的照片。
......
後續闆塊,專門标注好店鋪地址,以及周末演出歌單。
整篇推文,背景色調暗中有亮。
正如和酒吧裝修風格。
文案更是有趣。
不同于以往,直白宣傳強調裝修風格、店内服務。
而是創造一個故事——
和MEETING企業文化,息息相關的故事。
酒吧,是都市快節奏生活下的栖息地。
正如結尾兩句:
“黎明再次降臨。少年整裝待發,再次踏上心旅。”
“所願近在咫尺。歡迎光臨MEETING,都市裡的月夜幻境,夢在此憩息。”
故事到此結束。
潘嶽明了。
情緒經濟,要從情感入手。
故事,是個不錯的載體。
這次的宣傳文案,很有創意。
潘嶽想起朱時宜。
周一,他看到,她在寫推文。
這種重要的工作,應該不會交給實習生才是。
但他當時沒多問。
營銷部直系領導做的決定,自然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