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淅淅瀝瀝的落在土地上,濺起無數泥點,如果不是必要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在這個天氣出門。
“三妹啊,你就非得在旁邊看着嗎?爹覺得讓它自己燒一會也沒事,這窩棚又小,待在裡面還冷,聽爹的,咱們回家去吧!”
崔父穿着蓑衣,手上提着一個食盒,站在小小的窩棚口扯着嗓子對崔雁竹說話。
不怪崔父音量提高,這小窩棚頂用的是竹子頂,這樣不容易被水淋濕,又方便,可到了雨天,弊端就全都顯露出來了,就比如現在,面對面的兩人隻有盡力大聲說話,才能不被雨滴打在竹子上的啪嗒聲蓋掉。
崔父摘下鬥笠,甩了甩上面殘留的水漬,又語重心長地勸了幾句,可崔雁竹的倔脾氣也不知是随了誰,說什麼都不答應跟他一起回家。
“你這孩子,這兩天沒日沒夜地待在這裡,回家也晚,我和你娘心裡擔憂得不行,你說家裡現在也富裕點了,怎麼也不用你一個孩子來操心賺錢,我們都知道你有這個能力,可是身體是所有一切的根本,要是被雨淋壞了身子,那多得不償失啊,是不是?”
崔雁竹捧着碗,用筷子刨了兩大口熱飯進嘴裡,仰起頭對崔父解釋:“爹,我這窯馬上就要燒完了,可不能前功盡棄啊,您放心,等今天結束我這個冬天就不燒了,砍柴起爐太費功夫了,咱一道在家裡窩着舒服舒服。”
今天的冬天可是萬事具備,什麼都不用愁了,關嬸還說她老家冬天都是盤炕的,想在外面找人給兩家人都砌上,到時候人一躺進去,被窩就是熱乎乎的,要是火燒得旺了,甚至還能冒汗呢!
雨聲漸弱,崔雁竹越過崔父的肩膀,看到外面的小雨變成了細細的雨絲,烏雲飄散,露出了一塊塊耀眼的陽光,看起來不久以後就要放晴了。
“爹,你慢點回去,我們一道開窯吧。”說起來,這一爐從捏制到擺放,再到燒制,一切都順利得跟什麼似的,偏燒到一半的時候悶雷聲至,沒一會便下起雨來。
不是說厭煩這樣的天氣,崔雁竹反而很是期待,如此時機可遇不可求,真就這麼巧,她給這批坯體施了一點自己做的簡單釉料,又正好在燒制途中達到了較高的濕度。
在這種情況下燒出來的瓷器可能會呈現一種現代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顔色,那就是——天青色。
一般來說,雨過天青色的瓷器十分難以燒出,所以一直是稀少而昂貴的,在這種濕度較大,且設備簡陋的情況下,木柴會受濕度的影響,可能升不到達成天青色的燒制要求。
說實話,崔雁竹難以把握能燒出來,隻能期望結果不會太讓自己失望了。
不過即使不能燒出天青色,說不定還有其他顔色能産生出來,比如需要較低溫度條件的月白,粉青和卵青色,還有豆青、蝦青等,都是很值得期待的。
終于到了開窯的時候,崔雁竹屏息凝神,生怕稍有不慎就會把裡面的東西打碎,她小心地将剛降溫的瓷瓶拿了出來。
這時天上再次聚起了黑雲,狂風呼嘯,崔父眼疾手快拉住女兒,防止二人被四起的風吹跑,“好端端的,怎麼起風了?”
周圍霎時間暗了下來,使得崔雁竹就算湊近了看,也瞧不出手中瓷瓶的顔色,在判斷完自身境遇後,她沒有執着于窯爐裡剛拿出一半的東西,而是果斷扯着崔父一起躲到了有擋風的地方,不管怎麼樣性命最要緊。
将近一盞茶的時間,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狂風卷着樹葉刮到崔雁竹父女二人的身上臉上,使他們頓時變得狼狽不堪。
風聲中夾雜着瓷瓶搖晃碰撞的聲音,不久後又傳來落地的碎裂響動,讓崔雁竹的心涼了半截。
等到雲開雨散,崔雁竹和崔父劫後餘生似的相視一笑。
崔父沒有責罵她,伸手将崔雁竹小臉上的枯葉摘了下來,“這老一輩常說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你可知道了吧。”
崔雁竹帶着歉意點點頭,“以後我一定聽爹的話,再也不莽撞了。”
重新走到窯爐邊,果不其然瓷器碎了一地,其中不乏色彩淡雅,沒有氣泡和瑕疵的瓷瓶,讓人看到就心疼不已,崔父可惜地拾起幾片,“這多漂亮啊,就這樣打碎了,咱們回去粘起來,放在家裡當個擺設怎麼樣?”
崔雁竹嗯了一聲,掰下身旁樹上的一根樹枝,掃開碎片,越看越心痛,這幾乎全都打壞了,有些碎了一個角的還勉強能看,但她還是期盼着能找到一個完整的。
“三妹,你看這個。”崔父雙手粗糙,滿是繭子,所以幹脆直接上手撥尋,也不怕被瓷片紮壞,他從最底下挖出一個瓷瓶,驚奇的說:“這是個好的,顔色也俊。”
崔雁竹聞言轉頭看過去,頃刻間整個人都像被攝奪了心魄,眼前的瓷瓶正是她夢寐以求的雨後天晴色,雖然顔色偏淺,但已經比預想之中好上太多了。
她伸手接過瓷瓶,發現這是自己穿到這兒以後捏的第一個,也是爐中唯一一件梅瓶,它具有傳統梅瓶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端莊挺拔的形體和柔和流暢的曲線讓之看起來像一位沉靜優雅,潤淨柔和的古典美人。
為了配合窯爐的大小和高度,崔雁竹做的這個梅瓶更加短矮,小小巧巧的一個可以被兩隻手掌完全握住。
撥雲見日,她将天青色梅瓶單手舉起,在陽光的照射下,整個瓶身的外層都泛着一層月光般柔和的熒熒光暈,看得人移不開眼。
不可言狀的欣喜之情充斥着崔雁竹的胸腔,她仿佛在頃刻間通曉了光華奪目這四個字的具體含義。
這可真是,太美了!
正沉浸在歡悅之中的時候,遙遙傳來崔二哥的聲音。
崔父皺緊眉頭:“好像是二哥兒在找我們,走吧,快回家去。”
他和崔雁竹快速收拾好地下的東西,有了上次崔老三的經驗教訓,現在他們每次燒窯都會檢查一遍裡面的情況,連一丁點草木灰都不落下。
“太好了!你們在這裡。”突發大風,崔二哥擔心高處的崔雁竹父女二人被吹落,從高的地方跌下來可不是鬧着玩的。
“沒受傷就好,快跟我回家去。”崔二哥上下打量眼前的人,看起來都安然無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身上被雨水盡數打濕,黏在身上不僅難受,還容易生病,于是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崔家,一進院子,崔雁竹就看到門檻前倒了個人。
崔二哥拿不定主意,幹脆把崔母給叫了出來,“娘,您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