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民國穿越]遠上寒山 > 第34章 徐州

第34章 徐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啟程得并不算早,隻因杜聿明的飛機在雲裡迷了路,他人都到了司令部,才聽聞飛機還沒落下來,于是又折向機場,這才剛好遇上。阮靜秋早前專門乘飛機去南京接他,此時正和一同回來的幾名軍醫一起在機艙門前支擔架,要把杜聿明擡下飛機。但舷梯角度太陡,他們嘗試了幾次都不得要領。杜聿明一路都昏昏沉沉,此時終于在接連的搖晃中蘇醒,眼見他們個個滿頭大汗,連忙掙紮着想要起身:“我自己走。”

“我來。”邱清泉的聲音幾乎同時響起。他從兩名軍醫手中接過擔架,穩步走下舷梯,被迎面來的另外幾人攔住了去路。杜聿明奉命來徐州指揮軍事,在機場一同迎接這位副總司令的自然還有總司令劉峙及三綏區司令馮治安。劉峙嘴上說着辛苦,卻不讓衆人盡快送杜聿明上車,反倒重複着些“徐州有指望了”的虛話;馮治安則因為兩位副司令何基沣、張克俠陣前倒戈一事(注2),面色始終陰沉難看,不發一語。

“光亭兄來了就好。”他向杜聿明敬了一禮,“如此,我就放心去總統面前請罪了。”

邱清泉瞟一眼杜聿明的神情,若說他對此事一無所知是斷然不可能的,但他什麼話也沒有回答,擡手回了一禮,招呼就算打過了。

幾人小心将擔架送進轎車後排,阮靜秋不放心,一再對随車的副官們叮囑:“後排務必要留個人扶着,車子千萬開得穩當些。”

馮治安乘上飛機,趁夜色匆匆趕往南京,劉峙也上了車,緊随杜聿明的座駕往指揮部返回。邱清泉望一望遠去的車轍,目光轉向阮靜秋問:“有建楚的消息嗎?”

阮靜秋默默無言——她去南京接杜聿明返程時,曾聽過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猜測,甚至還在報紙上看到了他被炸死在戰車中等言之鑿鑿的說法。聽聞黃伯溶每日以淚洗面,多半相信了他已經戰死沙場。以廖耀湘的處事風格,戰前應當對家裡的事有過叮囑,大陸無疑是留不得了,可台灣也未必是更好的去處。她沒有時間去廖公館探望,隻得匆忙寫了封信件托人捎去,建議他們母子倆盡快搬去美國或是香港。她當然也可以如實告訴邱清泉,廖耀湘如今還活着,隻不過大概正在東北的某處軍官教導團裡學習改造,可又不知道這回答是不是比他已戰死沙場更加糟糕。于是她沉默了許久,還是搖了搖頭。

邱清泉見狀冷笑:“你都瞧見了,有的人用性命盡忠報效,有的人卻仍在醉生夢死!”

劉總司令愛酒愛歌愛美女,這晚借着接風的由頭,果然又大擺筵席熱鬧了一番,南京下發的進軍電文反倒被他擱置在一旁。比起徐州能否守住,他顯然更在意自己的買賣,因此已打算退去蚌埠,早早從徐州脫身。杜聿明的身體狀況卻不容許他一攬子包下徐州的大小事務,單單軍事一項,已經是将他壓得脊背佝偻的一座大山。邱清泉固然驕傲,卻也不能愚蠢和僭越到在劉峙面前主動提出為杜聿明分擔職權,隻能在宴會中和他一唱一和,暫時勸劉峙打消了離開徐州的念頭。由此産生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算大戰在即,徐州剿總仍舊要如此歌舞升平下去。

得以從宴會抽身時,杜聿明已顯得精疲力竭。婉轉低回的舞曲使他困倦,可他又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以應對與劉峙的交鋒。這場交鋒落幕,意味着他所透支自己而強打的精神也無法繼續維持了,回到轎車後座,他便疲憊地睡了過去。邱清泉以為把他送回住處就萬事大吉,可這個看起來已經極為疲倦的人,在泡了個澡換上睡衣之後,又忽然精神抖擻地坐在床頭,研讀起了作戰方案。

他是從南京飛來徐州的,早已經将這份作戰方案記得爛熟。更何況,徐州的地圖及沙盤就烙在他腦海,他召開作戰會議時,從沒有參考文件的習慣,更不需提前溫習方略。邱清泉本就被劉峙的那副嘴臉煩得冒火,見此情狀,立刻從他手中抽走了文件夾,語調尖刻地說道:“我已發了電報詢問,确認李彌和孫元良都在來徐州的路上。假如明早他們還不出現,徐州剿總就遷往他們的司令部開會去!”

杜聿明擡眸望他。邱清泉的面色嚴肅陰沉,在外人看來想必十分可怖,但卻吓不退他,倒不如說,這副模樣他見得多了,已有了一套獨門的應對辦法。他莞爾一笑:“你這副樣子,别人就算想來,也叫你吓回去了。”

邱清泉頓時覺得一拳頭打在了棉花上。他的拳頭能毫不猶豫地攻向堅硬的鋼鐵與磚石,卻唯獨拿棉花沒有辦法。煩躁使他胡亂抓了抓頭,從褲子口袋裡摸出了根香煙,湊在鼻下,焦躁地反複嗅聞着。

杜聿明知道他是顧念自己,于是說:“想抽就抽吧,不用在意我。”

邱清泉懊惱地:“不抽了。”盡管那未必有什麼意義,但他不想為杜聿明脆弱的肺增添任何負擔。他不得不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提出的疑問也沒頭沒尾:“你有什麼想法?”

杜聿明微愕,旋即明白過來他詢問的内容,略想了想,回答:“我不認為東進是最佳方案。”

邱清泉“嗯”了聲,示意他說下去。

杜聿明接着道:“用兵當出其不意,柿子也要撿軟的捏。與其被人牽着鼻子走,以至于處處被動,我們不如回頭去打那個‘軟柿子’,将戰線往西拉扯。華東敵軍屆時勢必調頭來援,正好可以與七兵團來一個前後夾擊。”(注3)

邱清泉道:“如此就能化被動為主動。但是,黃百韬與南京,恐怕是兩個很大的變數。”

杜聿明沉思片刻:“假如黃百韬能堅持七至十天,那麼整個華東戰場的棋就都活了。至于南京——倘若能得到劉老師的支持,或許還有商讨的餘地。”

邱清泉對此不抱太大希望:“我看難。”他把煙塞回口袋,歎口氣,站起了身:“你還是早些睡吧。明天可有一場硬仗要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