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佐!
衆臣皆為始皇這兩字震驚,輔佐一詞非帝王不可用,陛下這話幾乎就是在明晃晃的告知衆人,長公子扶蘇是下一任帝王的繼承者。
擁護扶蘇一派的臣子自然是漏出了歡欣鼓舞的笑意,而與扶蘇一派關系不睦的卻是神情凝重,他們互相打着眼色,心中不由的惴惴不安。
難不成真眼看着長公子扶蘇登位嗎?
不少和始皇的其餘公子有聯姻的朝臣面露失望之色。雖說長公子仁厚,登基之後肯定不會虧待了他的弟弟們,封君封侯是毫無疑問的,但能扶持自己看重的公子登基為帝,誰會隻想要那麼一個王位呢。
隻是眼看着始皇的那些公子、公主們露出或失望、或無動于衷、或開心的神情,他們也不得不灰心喪氣,無論是那些有野心的公子還是那些沒有野心的,論其資質,也都不如長公子呀,連他們看不好的長公子扶蘇在陛下的子嗣中也是矮子裡面拔高個呀。
李斯聽了始皇的話卻是感動的恨不得當即拜倒發誓自己對秦國的耿耿忠心。
秦國一脈相傳的下一任君王都不會重用先王的重臣,對于未來自己在朝堂上能否繼續如今的地位,李斯一直都是有隐憂的。
李斯師從儒家大師荀子,但他自己卻是地地道道的法家,雖說法家才是秦國的根基,輕易不可改動,但長公子扶蘇确是偏向儒家思想的,在李斯看來扶蘇就是被教壞了腦子。将來一旦扶蘇繼位,更親近蒙家和儒家思想的扶蘇極有可能任命蒙毅來接替他的位置,他這個丞相隻怕是要做到頭了!
而李斯本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野心才來的了秦國,讓他像曆代秦王信重的丞相那樣被下一任繼任之君給驅逐,他自然是不甘心的。
“自周朝實行分封制,到秦朝實現了統一。大秦的建立在華夏先祖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統一的種子。在往後的千百年間,無論朝代如何更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不是虛話。一旦華夏的土地出現了分裂,總會有一些英雄豪傑挺身而出,追逐着大一統的思想。”
六國諸侯們欲哭無淚:他們的國家是真的滅亡了啊!日後到了底下,他們見到自家的老祖宗該如何說啊!
嬴稷又一次聽到秦國統一天下,興奮的臉色通紅,感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氣,簡直是從未感受到的精神奕奕。
他撇了一眼隻坐了三天王位的兒子,對着嬴子楚道:“算了,你們保不保養身體不重要了,寡人要在全國征召醫師,争取多活幾年,親自撫養寡人的好曾孫。”
看着趙國的方向,他默默的期望白起能盡快的把他的好曾孫給帶回來,這可是他秦國統一六國的希望啊。
嬴子楚被昭襄王毫不客氣的不管他死活的話嘴角一僵,渾身上下原本的熱血沸騰徹底涼了下來。淚眼汪汪的表示,那個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是他的兒子啊,怎麼說也該他教啊。但是看着躍躍欲試的王大父,他一個字都不敢說。
決定了,回去之後揍呂不韋一頓給兒子出氣!
都是呂不韋說什麼帶着兒子逃跑不容易,自己才會獨自一人逃回秦國,還好白起已經來信把正兒從趙國救了出來,兩人正在趕往秦國的路上,否則他嬴子楚隻怕真的要以死謝罪了。
而始皇嬴政在天幕的誇贊中隻是平靜的看着這一切,仿佛這些東西絲毫引不起他的心理波動,他的目光看着天幕上出現的秦國疆域,眸中一片深沉。
雖說天幕中的女聲講的多是李斯,但凡是被提到名字的秦朝衆臣如尉缭、王贲、王離、蒙恬、蒙毅等無不覺得心潮澎湃,與有榮焉。
能夠追随陛下這樣偉大的君主,實現統一的偉業,見證這偉大的曆史,實屬他們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