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嬴政一直都知道李斯是個聰明人,卻沒想到李斯确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這些年來,李斯懂進退、明得失、識大體、有敬畏,更是善于揣摩他的心意,讓嬴政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卻是得到了他極大程度的信任,不然嬴政也不會對他委以重任。
不但李斯榮耀加身,連他的長子李由,嬴政也看在對方忠君愛國的份上破格任命他為三川郡守,更何況他們兩家的兒女互為夫妻,覺得姻親關系非常牢固的嬴政怎麼都不覺得李斯還有什麼背叛他的理由。
又是為了什麼,李斯居然會在他死後聯合趙高做出矯诏,并且賜死扶蘇和蒙恬、蒙毅兄弟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呢!這是嬴政怎麼都想不明白或者不願想明白的。
扶蘇是他寄予厚望的長子,嬴政承認在和他堅持推行的政策上,扶蘇的反對讓他非常惱怒,可嬴政覺得那不過是對扶蘇的恨鐵不成鋼。若是他不看重扶蘇,又怎麼可能有意培養他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政?
他讓扶蘇和李斯親近,就是為了把二人綁在一起,以防自己死後扶蘇單方面停止自己的政治主張。一個李斯,一個馮去疾,再加上蒙氏兄弟輔佐,李斯不可能不知道他選中的未來繼承人究竟是誰?
而李斯之所以會背叛他,隻怕是根本沒把自己的安排放在心上,想清楚了這一切,嬴政心中一哽。
李斯啊李斯,你究竟是有多看不上扶蘇,才會背叛朕!
扶蘇啊扶蘇,你終究還是讓朕失望了!
至于他其他被殺害的孩子,嬴政自認除了扶蘇,對他們都是一視同仁。而胡亥因為年紀小,有幾份小聰明,嘴又甜,懂得不着痕迹的讨好他,也不會顯得太功利,嬴政閑暇之餘難免會宣他來逗弄一番,有幾分偏愛也理所應當,但這份偏愛在他的大秦江山面前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趙高得他看重,因為人機敏官居中書令,還負責掌管他的玺印,就算他死後趙高脅迫胡亥上位後權勢滔天,可能夠與身為丞相的李斯相比嗎?
嬴政剛才聽得清清楚楚,李斯與趙高并非狼狽為奸,而是被曆代大秦丞相的下場給吓怕了,面對死亡的陰影,他昏了頭想都不想就咬上了趙高扔出來的誘餌,徹底上了胡亥的戰船。
前面後世之人也說了,蒙毅非常得他的信任,自己東巡,蒙毅一定會貼身随侍在側,兩人幾乎形影不離,趙高和李斯想要繞開蒙毅的視線修改遺诏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蒙毅當時根本不在他的身邊,如此便能解釋得通為何他這個皇帝死後,李斯和趙高能趁着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扶持胡亥上位了。而後,再以他的名義賜死扶蘇和蒙恬,再加上蒙毅曾經差點處死了趙高,兩人之間有舊怨,趙高一朝得勢後,迫不及待的報複蒙毅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趙高恨蒙家情有可原,但李斯又是為了什麼?
李斯和蒙家兩兄弟同朝為官多年,彼此之間也能說得上幾句話的交情。而且與同為文官的蒙毅不同,手握重兵的蒙恬一直遠離鹹陽威懾匈奴,對李斯根本造不成威脅,就算李斯以他的名義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他們就沒有懷疑麼,手下那三十萬大軍是擺着好看的?
嬴政思緒翻湧間,想明白的和不明白的都在腦海中不停的翻滾,攪的他頭昏腦漲,看着一臉愧疚之色的胡亥和蒙毅,嬴政這一刻深覺無力。
既然講到了始皇大大的死亡遺憾,黎蘇蘇索性多說一點,誰讓這也是她的意難平呢。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為了展示自己的勸慰,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功績和政策,始皇大大在這一年開始了他的第五次東巡,右丞相馮去疾留守鹹陽,上卿蒙毅和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胡亥因為能讨他的歡心也被一起帶上。十一月份,始皇大大達到雲夢祭拜舜帝,而後又登會稽山祭祀禹帝,并在當地刻立石碑,用來歌頌他的偉大事迹和功業。”
黎蘇蘇覺得始皇帝這樣的行為太可愛了,簡直就想是做出了什麼大事,向别人炫耀自己,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情,黎蘇蘇幾乎可以想象得到,簡直太可愛了。
“而後,這一行人開始踏上了歸途,就在他們返回鹹陽的路上,一場猝不及防的變故突然降臨。誰都沒有想到來時還有精力射殺大魚的始皇帝在達到平原津,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平原附近病倒了,而更巧的是,這個地方就是有着‘困龍之地’著稱的沙丘行宮,這個鼎鼎大名的困龍之地已經收割了兩位帝王的性命,分别是商王帝辛和趙武靈王趙雍。”
嬴政的嘴唇下意識抿了起來,瞳孔驟然緊縮,不自覺的心跳加快。
龍,毫無疑問指的是君王,困龍之地象征着君王的喪命之處。
第一位在沙丘,這個所謂的困龍之地丢了性命的就是著名的商纣王帝辛。商纣王曾經在困龍之地花費大力氣修建了酒池肉林。他不理國家政事,日夜和他的妃子們在此享樂,過着極其糜爛的生活。他手底下敢于直言的大臣,大都因為直言進谏被他斬首。從那以後,不管商纣王有多麼昏庸,再也無人敢于向他進谏。由于商纣王昏庸無能,商朝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而商纣王本人也是選擇了自焚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