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戰國之後,又有第二位君王死在了這個困龍之地。
趙武靈王趙雍提倡胡服騎射,在趙國與匈奴相交的邊界地方訓練趙國的騎兵,改變了趙國的作戰方式,使得當時的趙國更加強大。他降服林胡、樓煩,開辟了雲中、雁門和代三郡,修築了長城抵禦匈奴犯邊。當時趙國的軍事實力讓其他六國望塵莫及,秦國當時還十分弱小,幾乎就被趙國吞掉。而就在趙武靈王二十七年,趙武靈王廢長立幼,卻引發了他長子趙章和趙惠文王的矛盾。趙惠文王四年,趙武靈王這位曾經的雄主就這樣活活的被困在了困龍之地,最終因為沒有糧食餓死了,簡直就是一種悲哀。
可任憑他如何也沒有想到,繼這兩人之後,自己居然成了第三個死在這困龍之地的帝王。
商纣王帝辛之死暫且不提,但是提起趙武靈王死于沙丘,所有人瞬間福靈心至。
廢長立幼!
扶蘇臉色蒼白的看着胡亥,這個繼承了來自雙親的優良基因的十八弟,肌膚雪白,眸若星辰,若不是此刻一副恨不得暈過去的恐懼表情,這樣的孩子沒人會不喜歡,既如此,再加上會讨好父皇,又有趙高從旁幫襯,想不得父皇喜愛都不可能。
若不是天幕适才已經講述父皇是病死,他是自刎而亡,扶蘇怕是會以為父皇也像那位趙武靈王一樣想要廢長立幼。
不少大臣的臉都黑了,看看死狗一般的胡亥,再看看一副愧疚難安表情的扶蘇,深覺前路無望。
“按理說,就算趙高和李斯趁着始皇大大病重想要矯诏,也要避開蒙毅的眼睛。但現實就是那麼的巧,看起來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蒙毅在這個緊要關頭被始皇大大派往會稽山禱告山川,丙部能如同往常一樣守護在他效忠的君王身邊。”
曆史的遺憾是什麼?太多太多了,黎蘇蘇有時候真的覺得秦始皇的死就像是終于完成了上天賦予他的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任務,匆匆忙忙的下線了一樣。
蒙毅看着天幕的眼睛黑沉沉的,滿是愧疚和痛苦。陛下重病之際,自己這個心腹重臣竟然沒有護衛左右,而是遠離在外,這是他身為臣下的疏忽。
有負聖恩說的便是他吧!
右丞相馮去疾剛才還在想陛下病重的時候自己怎麼不在身邊,他雖然不如李斯得陛下的心,但也是秦國朝堂德高望重的大臣,李斯和趙高扶持胡亥上位怎麼可能輕易的繞過他去?
破案了啊,同僚們,感情自己當時根本不在陛下身邊,而是被留在鹹陽看家了啊。
馮去疾遺憾的歎氣:如果他當時也在現場,曆史的走向會不會改變呢。
原來如此!
始皇帝嬴政疲憊的搖了搖頭,寬慰兒子和在場的秦國衆臣道:“此事說到底還是朕考慮不周,與你們無關。”
感情當時他的身邊皆是逆臣,所以才會翻車翻的這麼嚴重!
隻是,嬴政欲言又止,他曆史上的他死于秦始皇三十七年,也才不過四十九歲啊,他吃了無數的靈丹妙藥,甚至不停的花費巨資尋仙問道,竟然一點用處也沒有麼!不說讓他長生不老,至少也能活到曾大父昭襄王那個年歲吧!
在九郡率領大軍威懾匈奴的蒙恬聽到天幕中的後世之人說起對蒙家恩遇甚深的陛下如此輕而易舉的死去,這位雄偉勇武的漢子眼眶通紅,竟止不住落下滾燙的眼淚。
大秦帝國的太陽如此落幕,是何其可悲的事情!
“始皇大大病逝在外,趙高和李斯唯恐他們合謀矯诏的事情敗露,引發秦國朝堂内的動蕩和不穩定,以及隐藏在秦國境内的六國餘孽的猛烈反撲,于是就選擇了秘不發喪,偷偷的将始皇大大的屍體裝上了車,還像往常一樣不停的吃喝。可是時值夏日,天氣炎熱,屍體不可避免的發出了難聞的氣味。”
“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曾在其詩作《苦晝短》中寫道:劉徹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費鮑魚。便是因為,這幾個大聰明為了掩蓋屍體的氣味,居然在始皇大大的車裡、身上堆滿了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