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盤點曆史,開局為始皇澄清謠言 > 第31章 漢初三傑

第31章 漢初三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洪武年間,被天幕提及的朱元璋驕傲的挺起了胸膛,對着大臣們嫌棄的說道:“咱就跟漢高祖學習了,你們也要和漢初的大臣們學學為臣之道,看看蕭何,再看看張良,還有其他的開國功臣,咱也相像漢高祖對待臣子一樣對你們寬容,但是你們也要知道好歹知道嗎?”

大臣們:“臣等謹遵聖喻。”

聲音整齊劃一,聽起來卻有些委委屈屈的。也難怪這些大臣如此,因為他們覺得朱元璋和劉邦比起來脾氣太差,漢高祖劉邦對待手下幹活的大臣态度溫和,出手大方(劃重點),除了弄死異性王之外朝臣并無傷亡,而朱元璋給他們乏的俸祿,除了能填飽肚子就再無多餘的了,連家人都差點養活不起。如果不是兩朝相隔年前的時間,大臣們都想去漢朝給漢高祖幹活兒了。

【當然,劉邦最後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除了他本人知人善任的能力,也不離開擁護支持他的人傑們,也就是我們後世所熟知的“漢初三傑”,他們分别是劉邦的謀臣,後勤保障和軍事統帥,對漢朝的建立和統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三人分别是張良、蕭何和韓信。

劉邦評價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張良足智多謀,多次為劉邦出謀劃策,奪取天下,劉邦繼位後封其為留侯。劉邦多次感歎自己因為有張良這樣優秀的謀士在身邊輔佐,勝利也是理所當然。反觀項羽,明明身邊有同樣優秀的範增,卻因為自己派人食用的離間計而猜忌,果然是豎子不足以謀。

蕭何和劉邦是同鄉,在沛縣的時候兩人的關系就好的不得了。蕭何做為劉邦的後勤部長,在劉邦外出打仗時留守後方,安撫人心,輸送糧草,保證了漢軍後方的穩定和充足的物資補給,為最終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鎮國家,撫百姓,給饷饋,不絕糧道,”就是劉邦給蕭何的評價。劉邦登基後,蕭何名列功臣榜第一,被任命為丞相。

而韓信原本投奔的是項羽,但是先前UP主說過了,項羽這個人用人唯親,韓信自知在項羽麾下得不到重用,便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最開始劉邦也沒有看出韓信的軍事才能,讓韓信做了管理糧饷的治粟都尉,韓信看劉邦不重用他,就又跑了,之後就發生了大家都熟悉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了。

蕭何慧眼識珠,跑到劉邦面前舉薦韓信做大将軍,劉邦應下。後來果然不出所料,韓信屢立奇功,更是在楚漢之争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垓下之戰率領三十萬人殲滅項羽軍隊,逼得項羽烏江自刎。“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劉邦自己都認可了韓信的軍事才能。

得此三傑輔佐,劉邦又怎麼可能不一統天下呢!】

嘶~

劉邦你好大的福氣啊!

謀聖張良,丞相蕭何,兵仙韓信,雖然大秦朝廷上英才濟濟,但嬴政就是更眼饞别人家的人才,看着這三人恨不得往自己碗裡使勁兒扒拉。

想到張良曾不遺餘力的刺殺自己,嬴政頭疼的同時覺得自己大度一點,高漸離也刺殺過自己,但他是真喜歡高漸離的音樂,不還是讓高漸離活的好好的?

嬴政看向蒙毅吩咐道:“蒙卿,你速速派人去把這三人都抓來……啊,不,是請來鹹陽,既然是我大秦的百姓,自然要為朕所用。不用你用什麼樣的手段,都要把這三個人帶到鹹陽。”

利誘也好,威脅也罷,嬴政喜歡一切有能力的人才。

蕭何和韓信和他大秦無仇無怨,隻要蒙毅能把人帶回來就是我大秦勤勤懇懇的打工人,爵位厚祿應有盡有。至于張良不肯投靠秦國?嬴政覺得無所謂,先把人抓住再說,在自己手裡和不在自己手裡是兩回事。有韓國王室後裔在手,嬴政不怕張良不老實的聽話做事。

蒙毅聽出了始皇帝的話外之音,想到了當初不肯仕秦的韓非,瞬間就什麼都明白了。他能怎麼辦?自己的陛下,隻能自家寵着了呗。

躬身應道:“喏”。

貞觀年間,李世民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眼饞。雖然他本人就是天策上将,被後人譽為六邊形戰士,但他也喜歡收集有軍事才能的武将。

韓信沒有政治天賦,他所求的無非就是出人頭地和名揚天下,李世民自認有能力可以壓得住他,說起話來不着痕迹的就拉踩了下劉邦。

“如果韓信跟着朕,他一定可以壽終正寝。”

李世民言辭鑿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