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UP主認為韓信的死,其實是早早就注定了的。韓信小時候生活十分的落魄,家裡非常的貧窮,連一口飽飯也吃不上,隻能去别人家裡蹭吃蹭喝。而且韓信的飯量非常大,但秦末時期,并非所有人都能負擔的氣一個年輕力壯的大小夥天長日久的吃白飯的,被人嫌棄扔白眼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但是韓信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韓信很聰明,經常換着人家蹭飯,但是時間一長,韓信這種吃白飯的行為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于是家家戶戶都開始對他不待見了,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但幸運的是,韓信後來遇到了十分十分欣賞他的南昌亭長,在南昌亭長家裡蹭了好幾個月的飯,時日長了雖然亭長不在意,但亭長的妻子不免嫌棄起韓信是吃白飯的,認為他就是個沒臉沒皮、沒出氣的男人,所以她決定采取措施将韓信給逼走。有一次韓信來到亭長家,亭長妻子故意沒給韓信飯吃,還指桑罵槐。韓信也是傻子,自然聽出來了亭長妻子的意思,從那以後就再也不去南昌亭長家蹭飯了。
韓信自以為南昌亭長是在“養士”,平時他的吃喝都由南昌亭長來提供,日後如果南昌亭長有事,他會提供助力甚至付出生命。但是南昌亭長不這樣認為啊,他隻是一個小小的毫無大志的亭長,需要“養士”嗎?而且這個士還是個小孩。估計一開始就是可憐他,所以請他吃個飯,誰知道就這麼被人給賴上了。亭長妻子嫌棄的行為未嘗沒有亭長的默認的态度。後來有一位漂母可憐韓信沒飯吃,就連着數十天給韓信送飯,韓信也是知恩圖報,許諾以後一定會報答這位大娘。
時隔多年後,當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的韓信再次見到南昌亭長極亭長妻子時,仍然對當初被趕走一事耿耿于懷,認為亭長做好事卻不能善始善終,最終,對待這兩位曾經連續幾個月供自己白吃白喝的恩人,韓信隻回報了區區一百錢,并且譏諷南昌亭長道:“公,小人也,為德不卒。”而對待那位家境沒法跟南昌亭長比,飯菜也不如亭長家的漂母,卻回報了她一千金。
可笑的是,韓信在譏諷南昌亭長做好事不能善始善終時,也忘了反思自己對亭長的回報是否稱得上“君子之為”。倘若韓信知道“奉之以一飯易,奉之以百飯難”的道理,也不知會不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
“蒙毅,務必找到韓信帶回鹹陽來。”嬴政吩咐道,好歹有了個準确的地名,找到韓信并帶回鹹陽給他大秦幹活就容易多了。
不就是想吃飽飯嗎?他可是堂堂皇帝,還能讓韓信餓着?美味佳肴應有盡有,但是吃飽喝足之後,就得給他好好幹活了。
劉邦喝着美酒,對着呂雉呵呵笑道:“皇後你說說,朕又不是那等不能容人的,韓信那小子好不容易得了榮華富貴,想要什麼美酒佳肴沒有,朕也不是殺人狂魔,他老老實實地,難道朕就一定會治他于死地?”
呂雉若有所思,沒有接劉邦的話,而是在心底暗暗腹诽:就算他老實你也會殺了他,因為他有造反的能力,論起帶兵打仗,連你也不是韓信的對手,更别說盈兒了,就算為了因而能安穩坐穩皇位,為了後代的傳承,韓信也必須得死。
至于劉邦說的韓信老老實實地,劉邦就不會治他于死地的話,呂雉是一個字都不會信的。看看劉邦手上沾染的異姓王的血就知道了,說到底,他就是要殺光那些會威脅劉家皇位的人,什麼不忍心都是借口,真論不老實,誰比得過你劉邦?
黎蘇蘇最後的幾句話确實讓韓信羞紅了臉,罵劉邦的話也不說了,憤憤的閉上了嘴。
他小時候家裡一窮二白,就隻能去别人家裡蹭吃蹭喝了,偶爾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可是和填飽肚子相比,就顧不了别的了。好在現在他富貴了,以前的日子也不想再提及。
【韓信早年長得十分斯文,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了一幫人去欺辱他,讓韓信從他□□鑽過去,韓信見管不敵衆,便隻好忍辱負重從惡少□□鑽過,這件事被後世稱之為“胯下之辱”,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顯達時能夠暫時忍受恥辱,但往事不堪回首,UP主想,這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回憶的。
但韓信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大概他覺得如果他一怒之下殺了這個人,是得不償失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前途相比,臉面什麼的顯得就沒那麼重要了。
後來群雄并起,韓信自覺終于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便去投奔了起兵的項梁。項梁被章邯逼死後,韓信就成了項羽的手下,隻可惜這叔侄倆人都沒有看出韓信的才能,根本不搭理他。當然,也不是向陽湖不識貨,是項羽覺得自己武力天下無雙,根本不需要什麼計謀,也不想聽從别人的策略和意見,直接一路碾壓過去不是更香嗎?
韓信最是受不了被人看不起,見在項羽麾下無出頭之日,便又跑去了劉邦的漢軍投奔,可惜劉邦也不看重他,隻讓他去當一個看倉庫的小吏。
韓信又受不了不被重視的日子,又準備逃跑,正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咱們的蕭何蕭丞相出手了,為後世留下一幕著名的戲曲——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能忍人所不能忍,心中自有一番計較,可見是個有才的。”
始皇嬴政想起少時在趙國邯鄲為質的日子,他也曾被長平之戰後憤怒的趙國人遷怒,受到欺淩,後來打下趙國之後,嬴政特地親自去往趙國,把那些曾經欺負過自己的人統統坑殺,也算是給童年時候的自己報仇雪恨了。隻是不知道韓信功成名就後又是如何報複昔日欺辱過自己的人呢。
劉邦感慨萬千的拍了拍桌子,自娛自樂,設想了一番真讓韓信從自己手裡跑路之後的情況和局面,對蕭何那是感激非常。
“還是老蕭靠譜,慧眼識珠,一眼就看出來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否則這天下如今得改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