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貞觀年間,作為六邊形戰士,在軍事上展現出極高能力的李世民想到漢高祖劉邦聽了韓信說這話後會有的反應,樂的噗嗤一下就笑出了聲來。
我平時不笑的,除非實在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這場面實在太有意思了。
“淮陰侯這話說的啊,雖然是實話實說,幹太不給漢高祖面子了,簡直是在把漢高祖的臉往地上摩擦,有這麼一個智商為負的将軍,漢高祖也是不容易啊。”哪像他李世民,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為大唐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這皇帝之位隻有他坐才是名副其實。
宋朝天聖年間,原本還很羨慕漢高祖有兵仙韓信的趙祯也是無奈的笑着搖頭,韓信如果是這樣的脾性,他這個出了名的好脾氣的皇帝怕是也會忍不住。别說他了,韓信隻要敢露出一絲不滿,朝堂上的文官就會讓他知道什麼叫做軍臣之别,最後的結果恐怕是他們大宋又要來一出黃袍加身了。
【劉邦給韓信定的罪名是謀反,這其中有個不可忽視的人,就是——陳豨。陳豨,西漢的開國将領之一,起初跟随劉邦,同劉邦一起征戰天下,後來曾受韓信的指揮。
漢六年,被封為陽夏侯,白登之圍後,擔任代相,統領精兵據守邊疆,防範匈奴進攻,所以他管轄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所在。據說陳豨曾多次撺掇韓信謀反,要韓信和他裡應外合。
漢十年,陳豨起兵謀反,劉邦親自率軍平叛,臨行前劉邦讓韓信一起去,韓信卻托病不去。但實際上,韓信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你隻管起兵,我在長安城裡協助你。”
之後,陳豨在外,韓信在内假傳诏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部署完畢後,等着陳豨帶回來的消息。但是韓信的一個家臣卻向呂後告發了他的謀反計劃,呂後便與蕭何合謀,讓蕭何欺騙韓信說劉邦已經平定陳豨歸來,要韓信來朝見。
韓信信以為真,依命進宮知之後,呂後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并誅殺了韓信的三族。等劉邦評判成功歸來後,才得到了韓信已經死亡的消息。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得知消息後的反應是——且喜且憐之。
雖然不可置信,但《史記》清楚明确地記載了韓信謀反的證據,當然,太史公也說了這隻是他一家之言,不可盡信。韓信究竟有沒有謀反,後世其實也有更多的紛争和猜測。
但不得不說的是,從韓信要挾劉邦封王開始,韓信就有了不匹配的野心,劉邦封韓信為王時,不斷有人在韓信面前教唆其謀反自立,韓信沒有同意,但也沒有激烈反對,甚至都沒有處罰教唆他的人。這說明韓信至始至終都有謀反之心,隻是他沒有把握,人性就是這樣,等到韓信真的策劃謀反時,結果因為計劃洩露,被呂後及蕭何聯合殺死。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悲哀呢。若是不心心念念想着裂土封王,兵仙韓信怎麼可能有這麼凄慘的下場。】
始皇帝嬴政聽着黎蘇蘇為韓信覺得可惜的話也是皺眉輕歎。
這樣頂尖的,不下于武安君,甚至還要更出色的軍事奇才,就這樣放棄也太可惜了,不是他始皇帝一貫做法。
如果韓信隻是簡單的桀骜也就算了,但韓信已經是被黎蘇蘇點名了好幾次想要裂土封王的反骨第一人了,簡直和那些想要反秦複國的昔日六國餘孽有的一拼。
眼睜睜看着這樣的人才落入他人之後不是嬴政的風格,嬴政回頭看向下首的群臣,他最信任的也是對大秦忠心耿耿的臣子們,嗯,王家也好,但是要論對大秦的忠心還屬蒙家。
“蒙毅,找到韓信後,就把他送到蒙恬那裡讓蒙恬教導,一定要把他腦子裡分封的念頭打消掉,讓他成為忠心大秦的兵仙。”
“諾,陛下。”蒙毅高興領命,這代表了陛下對蒙家依舊是最看重的,蒙家還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含金量不言而喻啊。
淮陰侯府中,韓信像是被雷劈了一半,一崴腳直接坐到了地上,弄髒了衣服他也毫不在意,隻喃喃自語道:“你既然忌憚我,想要我死,為什麼我死了你既高興又憐惜呢?這不就是你想要的嗎?是你要我死的。”
長樂宮中,聽到黎蘇蘇這些話的劉邦神色複雜不已,他目光一轉,眼神落在了一旁不動聲色,看起來鎮定十足的呂雉身上,眼睛微微眯起。
韓信真的謀反了嗎?
不是劉邦不信,而是這種粗糙的謀反手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韓信能做出來呢,這可是兵法娴熟、攻必勝戰必克的兵仙啊,昔日壓着他打的西楚霸王項羽都死在韓信的兵法之下,普天之下,何人會是他的對手呢?
更何況,當時他領兵出征在外,長安一旦發生混亂,其餘的諸侯們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群起而攻之,到時候大漢必亂,天下再起紛争,他跟本來不及救援。皇後就不怕自己和劉盈都死在韓信的手上?
雖然韓信這一死,劉邦就可以徹底的放下心來,不用再擔心的睡不着覺,可怎麼良心還會有一點點痛呢?
他輕咳一聲,自然的掩飾道:“哎,韓信為朕的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的絕世将才,就這麼死了,朕真是深覺心痛呢。”
“皇後你說是嗎?”劉邦笑嘻嘻的問身邊神情默然的呂雉。
呂雉哪能不知道劉邦那老流氓的脾性?韓信跟她有什麼關系,就算死了她也不會看上一眼。
至于為何後世之人都說是自己殺了韓信,呂雉卻是眼睛微微眯起,一股殺意溢出。呂雉這些年經曆了太多的風風雨雨,被打磨出了一副鋼筋鐵骨,但她還有自己的軟肋,也就是她的一雙兒女。
韓信為什麼非死不可的理由她瞬間就想明白了,魯元隻是一節女流之輩,自然不會讓人看在眼裡,但是她的兒子劉盈卻是大漢的太子,未來的皇帝,無論是誰威脅到了劉盈地位的穩固,那個人就隻有死路一條。
呂雉也不是好脾氣的,面對劉邦的質問,她也笑着回答道:“韓信的死,難道不是陛下默然臣妾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