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看了看呂雉,歎息道:“皇後啊,你也聽到了,盈兒的性格是真的不适合皇位啊。”
呵~
呂雉哪裡猜不出來劉邦的言下之意?
她冷冷的瞅了劉邦一眼,輕嘲道:“那陛下覺得誰合适呢?劉恒還是劉如意?”
劉邦覺得比起不熟悉的劉恒,其實劉邦更在意劉如意,但是如果後面劉恒的子孫能立得住,把大漢經營的足夠強大,劉邦就更會更主意劉恒,感情上他還是比較偏心劉如意。但是和大漢的江山社稷相比,劉邦最終毫無疑問會選擇對自己和劉氏江山最有利的那個。
但是他呂雉覺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劉邦笑了,笑容卻讓呂雉覺得寒冷刺骨:“皇後别這麼說嗎?無論是恒兒還是如意,說到底不都是咱們的孩子,他們也要問你叫一聲母後的。”
她就知道。
呂雉眼前一黑,攥了攥手心,讓自己冷靜下來,淡淡的說道:“咱們的孩子?不,他們都是你和别的女人生的,我可以接受劉長,也可以接受他們,但不可能接受他們繼承皇位,因為他們都不是從我的肚子裡爬出來的。”
雖然這樣說,但有那麼一瞬間,呂雉也動搖過,既然自己的盈兒不行,坐不穩皇位,那麼要不要去把薄姬的兒子劉恒抱過來養?
但隻有短短的一瞬間,呂雉就歇了心思。
優秀的兒子被奪走,這讓薄姬怎麼想?薄姬的家族親人們怎麼想?
如果滅了薄姬的家族,奪了她的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她真的能保證不會有人為了讨好皇帝故意将真相洩露嗎?到時候,劉恒會不會報複她,也滅了呂家的家族,讓盈兒的孩子們重複曆史上原定的結局?
劉邦又會不會順勢滅掉呂家,廢了她的後位,改立薄姬為皇後?
這種種猜測都不由的讓呂雉心裡發寒。劉盈就算是有千般萬般的不在又如何,那是她呂雉的親生兒子,相比之下,無論是劉恒還是劉如意,可都和呂雉沒有什麼血緣瓜葛,自己退讓,讓不是她骨肉的孩子登上皇位,那才是瘋了。
劉邦确是直接冷了臉,他此時還是大權在握,直截了當的道:“那又如何,他們都是朕的兒子,更何況此事關乎江山社稷,已經不是皇後你想不想的問題了,這是朝臣們萬衆一心的選擇。”
說道最後一句時,劉邦的話裡已經帶上了威脅的意味,是在告誡呂雉自己有的是辦法讓她乖乖應下,就算呂雉不應也無所謂,畢竟現在的呂雉,隻要他劉邦還活着,當家做主的就是他。
而向來荏弱的劉盈此時也不禁面色大變,心被狠狠地提溜了起來,不知如何是好。為什麼?他是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嗎?他不記得自己有得罪過朝堂上的大臣們啊,為什麼連他的孩子們都狠心的趕盡殺絕?!
劉盈無聲呐喊!!!
【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生母為薄姬,公元前196年,劉邦鎮壓了陳豨的叛亂後,将他封為代王,他為人寬容平和,行事低調,因此在呂後死後,被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等大臣迎立為帝,是為漢文帝。
從一個不收寵愛的庶子一躍而成為受曆朝曆代君王、朝臣和百姓贊譽、愛戴的明君,劉恒是真正做到了軟硬兼施、鞏固皇權,當然,他的登基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劉恒在劉邦的衆多兒子中無疑是很幸運的一位,在惠帝劉盈駕崩後,劉邦的兒子們都因為各種原因死的死,亡的亡,到了呂後去世時,還在世的居然隻剩下劉長和劉恒這兩個。
因為劉恒寬厚、仁慈的名聲,他被周勃和陳平給相中了,于是便派了使者去代國接劉恒赴長安繼承皇位。
天上居然會掉餡餅嗎?
劉恒很難不懷疑這是一個引自己上鈎,然後一網打盡的陰謀,但是這個誘餌太香了,讓人不得不自動上鈎。于是為了以防萬一,劉恒派出了自己的親舅舅薄昭提起赴長安替自己打探消息,好在這中間并沒有什麼陰謀詭計,小心的劉恒順利的在周勃和陳平等大臣的擁戴下抵達長安,繼承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