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奪冠這件小事[攀岩] > 第58章 第 58 章

第58章 第 5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二當天,女子組四人都來到男子預賽現場觀賽,為隊友們加油。

男子攀石比賽和女子攀石共用一組長長的岩壁,但選擇在岩壁不同的位置設置路線。身處觀衆席側方的教練席,飛羽得以換個角度看到這面岩壁的全貌。

從觀衆席看,攀石賽的岩壁就像一副綿長畫卷。

畫卷本身并不是平整的紙面,它的畫布凹凸曲折。而定線員就是畫家,把造型和岩點做為顔料創造出星辰與山川。

畫卷中的世界變化多端,平原與峭壁交織,圓潤與尖銳并存,構成一座迷宮,而運動員則需要用自己的頭腦與身體找到迷宮的出口。

男子線路的迷宮明顯比女子線路更長,這并不是說路程長,而是單個造型和岩點的間距更長,因為男子的身高和臂展更長,并且男子線路裡動态的動作更多。

男子第一條線在畫卷的最左側,這是一條簡潔直接的動态線,選手從左側面向右側後仰站立,兩手抓在左上方的岩點,兩腳踩在右下方的三角造型,然後要通過擺蕩把自己的腳甩到右下方更右一個的三角造型腳點上,但上半身要在此過程中從側面專成正身面對岩壁,然後上身也要移到右側,并且伸手抓住右上方的一個反提造型。

動作要求非常簡單,但很少有人能一次完成。大部分人不是在擺蕩過來後兩腳無法踩穩,要麼是踩穩後右手反提不能控住。

兩位隊友華愚和張禮卿也一樣,都嘗試了三次才成功到達第一個得分點。

下一個得分點同樣,線路解讀很容易,可控制住卻很難。左手抱住上方一個四分之一球形,向左上方躍起,同時伸右手抓住左斜上方的手點。這裡的難點在于身體是斜着向上,右手斜着伸過頭頂,但左手撐在身體右下方的四分之一球上,所以整個身體會順着慣性旋轉。如果右手手腕在上方不能很好的控制慣性減少旋轉,人的身體甚至可能會轉360度,這會給下方支撐的左手和左肩帶來巨大壓力。

張禮卿手長腳長,旋轉的慣性更大,他果然在這個點因為控制不住而摔了下來,而且開始揉動左肩。

幸好他快速調整狀态,又嘗試了一次,在這裡終于穩定住肩膀,最後成功TOP。

華愚和他的情況類似,也是以最終四次嘗試完攀線路一。

第一條線結束,一共有34人完攀。

第二條線是力量線,線路分為兩段,成240度夾角,隻有線路的第一段正對着觀衆,後半段所在的岩壁幾乎垂直于觀衆的視角。

這同樣是條簡單易懂的線,但要完成它需要極強的身體素質。

第一段在巨大的仰角上,對初次看攀岩的觀衆來說很難很刺激,但對職業選手來說這是很舒服的仰角,靠挂腳就能穩定。

但真正的難點在于向右翻過240度夾角之後的第二段。這裡隻有三個大造型,分别在右上方、更右上方和最右上方。除此之外沒有别的點可以放左手或腳。也就是說選手在翻過大角度之後,要想辦法用左手控住身體後,右手連續三次向右上方夠,并且這三個造型沒有方便摳住的凹槽,隻能靠手指和手腕用力反提。

簡單粗暴。

第二條線隻剩8個人完攀,華愚在内。但張禮卿很遺憾沒能突破最後。

第三條線是平衡線,平衡兩個字直接體現在岩點上:所有岩點都是或大或小的圓盤,圓盤表面非常光滑,凸起很薄,比飛羽曾經爬過一次的草帽還要更薄。

在此基礎上,這條線還增加了仰角,選手需要在一個連續跳躍之後到達仰角的面,并通過頭頂的圓盤和腳下的圓盤形成對抗。

這道題不是無解,但隻有兩個人在4分鐘内解出來。大部分人嘗試到最後隻剩十幾秒的時候,都直接選擇了放棄。

飛羽和一旁的許知瀾咬耳朵:“我知道男子線路大部分都是暴力拆解,但這麼簡單粗暴還是有些不适應。”

許知瀾贊同:“我也不太适應,感覺都不需要做太多解題,幹就完了。”

“關鍵這也不簡單啊,你明知道隻要跳起來控住就行,但你就是跳不到位,或者控不住。”

“啧啧,控不住,真的控不住。”

“要不怎麼說一力降十會呢,男子很少有像女子那樣爬的剛柔并濟的,基本都是大力出奇迹。”

“我記得你十幾歲時候也是大力型的吧?”

許知瀾說的沒錯,飛羽十幾歲時參加比賽,雖然很擅長讀線,但遇到難點基本還是靠蠻力,上臂的蠻力,還有手指和手腕的蠻力。

“還真是,我以前也是大力選手吧?不過那時候體重輕,優勢比較大。不像現在,已經走不了大力路線,隻能走技術流了。”

“你屬于技術流裡有大力,大力派裡有技術的。”許知瀾總結。

“哈哈哈哈那不就是我兩頭不不沾嘛。”飛羽自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