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道主義,政府把廠裡機器賣掉後得到的收入留下了一部分,專門給退休職工發工資。
所以章外婆每個月還能領到一百八十塊錢的退休工資。章斌現在在市十七中當老師,每月四百多。吳晴芳下崗了,做小生意的收入勉強能養活她自己。
一家四口要吃喝,章宸要上學,現在物價又飛漲。一家人省吃儉用,一個月能存下一百塊錢,都是老太太十分會持家的結果了。
而且這工資是這幾年才漲上去的。以前就幾十、百來塊錢的工資,根本存不了錢。
她手上二千多存款,都是從牙縫裡省出來的。
葉家的房子隻有九十多平米,都要七八千。錢家的一百三十平米,那不是要更多錢?
她趕緊問:“你剛才說這平房不在房改之列,又是什麼意思?”
“這種帶院子的平房,占的土地面積多,卻住不了幾個人,不符合城市規劃,國家不打算賣給私人。”
葉嘉宜知道老太太關注的重點是什麼,繼續道:“如果國家或廠子不改變這塊地的用途,這房子不拆,外婆就可以繼續住着,但每月要交租金,租金也不會太貴,一個月二三十元差不多了。如果國家或廠子要拆這房,您就得搬走。”
章外婆臉色一下子變白了。
搬走,搬哪兒去?
章斌之前因章敏生了葉嘉宜卻還住在集體宿舍裡,特别不方便,就把自己的分房資格加到了葉東盛和章敏頭上,表示自己不參與紡織廠的分房。
紡織廠九五年倒閉,他才被分流到了市十七中。這三年裡十七中沒建新房,他自然沒分到房子。
這年頭家家戶戶都擠着住,想租房都沒地兒租去。市裡廠裡一旦要用這塊地,難道他們一家子老小睡大橋底去?
葉嘉宜雖不知道外婆手裡有多少錢,卻想也能想到。
但這事章家得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到最後沒法子了她再借點。大包大攬于她無益,也不是親戚的相處之道。
她道:“錢大媽想換房,估計是不知道房改的事情。這事不能瞞,也瞞不住。您把這些事跟她說一下吧。如果她願意換,您就跟她簽個協議。别現在住了平房,房改時她又要買樓房,白讓咱們搬一次家,也平白讓您生一場氣。”
“可換了我們也買不起房啊。”章外婆歎氣。
她說這話也不是暗示女兒和外孫女什麼。
老人家脊梁骨硬着呢。
當初吳晴芳下崗,葉東盛就主動跟章敏提過,讓吳晴芳到東盛服裝廠做事。
他知道,吳晴芳是個踏實勤快的人,他廠裡需要這樣的人。更何況是自家親戚,能得一份人情,獲得好名聲。
但章外婆沒讓兒媳婦去。
葉東盛辦個服裝廠就抖起來了,葉老太又是個難纏不講理的人。葉東盛安排吳晴芳去,葉老太肯定要讓葉東盛把她兩個兒子外加幾個孫子一起安排進廠裡去。
随着葉東盛的事業越做越大,章敏在葉家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沒有利益牽扯,章家還能給章敏撐腰,葉老太過份了章外婆可以去罵她一通。
可如果吳晴芳捧了葉東盛的飯碗,章外婆這個丈母娘和章斌這個内弟,在葉東盛面前就硬氣不起來了。
好在吳晴芳是個好的,也支持老太太的做法。否則老太太這做法肯定落埋怨。
“房改的政策才出來,要實施還得等一陣,更何況咱們廠情況複雜,不是直接逼大家交錢就能解決的。您現在攢攢錢,到時候再四處借點,咬着牙把房子買下,以後住着就踏實了。”葉嘉宜道。
擔心老太太糊塗,她又叮囑:“幾萬塊錢的房子隻需要幾千就能買下,這種好事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現在工資年年漲,幾千塊錢看着多,再過兩年可能就不算什麼了。不信您想想九零年多少錢一個月工資,現在又多少錢。”
章外婆一想還真是。
她是九一年退休的,工資不好比較。兒子的工資漲幅她卻清楚。
章斌九零年每月一百五十元,現在已經漲到了四百八十七元。八年的時間漲了三倍,漲幅不可謂不大。
這麼一想,她就沒剛才那麼絕望了。
不過……
她擺擺手:“這道理咱們明白,錢家也能明白。這房子他們應該是不會換了。算了,不想了,車到山前必有路吧。”
她問葉嘉宜:“今天你不用上班?怎麼跟你媽過來了?”
葉嘉宜歎了一口氣,看向章敏。
章敏就把葉老太叫媒婆給葉嘉宜介紹對象的事說了。
章外婆站起來,撸了袖子就想往外沖:“我去罵罵那死老太婆。”
章敏趕緊拉住她:“媽,算了。您去跟她吵,倒氣壞了你自己。”
章外婆扯下她的手:“你放開。你們都是晚輩,東盛現在又是個廠長,要臉面。如果你們跟他媽吵,傷感情不說,外人也會偏向他說話。現在能治那老太婆的隻有我。我要不幫你們撐腰,那老太婆會更過份,東盛也不會把你們當回事。你讓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