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景赢跟随大理寺卿劉真暗中前往東宮,據說此次乃是密旨,永承帝找到大理寺卿劉真要他私下查驗太子妃死亡的真相。
劉真沒有帶兩個少卿,是考慮兩個方面,一來陸少卿是被太子舉薦的,二來唐少卿是太子的政敵唐家的人。
景赢被劉真選中,很大可能是因為最近永承帝對景策十分提攜,且景策名義上的立場是中立的。
景赢察覺到這裡,忽然覺得大理寺也是一個小小的朝堂,兩位少卿代表朝中兩位皇子的黨派,而劉真則是永承帝的親信。
三足鼎立,果然穩固。
高旭這次打扮得很是幹淨華貴,一如初見般溫和,除了眼中偶爾閃過些陰霾。
高旭陪在一側,靈堂中擺放着太子妃的屍體,仵作羅勻不敢冒犯太子妃,正躊躇不前,被高旭直接叫上去,
“孤不會追究你,你務必要仔細檢驗,還她一個公道。”
三刻鐘後,羅勻出來禀告,“娘娘乃是中暗風而死,身體出現發胖迹象,肉泛白色,口眼皆緊閉,但有唾液自口鼻流出。
奴才預計娘娘的死亡時間應該在昨日酉時前後,如今全身梆硬,正是屍僵得最厲害的時候。”
景赢追問,“殿下,太子妃可是素來患有頭疾?”
深鎖,“是,秀秀她的确素來纏綿病榻,每到秋冬便格外懼寒。”
景赢複問,“太子妃出事當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為何說是東宮又開始鬧鬼了?”
提到這件事,高旭神情變得奇怪,嘟囔說道,“那天,是有些古怪,”
高旭面色有些赫然,眼中劃過絲愠怒,畢竟最終這段時間因為陸淌和徐汾的事情徐家處于風口浪尖,
而且拿這件事做伐子讨伐徐家的還是他的親弟弟高钊。
徐秀是高旭的太子妃,亦是徐邈的嫡長女,雖不曾為高旭孕育子嗣,但是多年夫妻相伴,情誼深厚,
且徐秀雖身體孱弱,但是還是能将東宮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唯一美中不足的隻有子嗣。
直到徐家出事,徐秀求到高旭跟前,高旭正惱怒徐家人不識好歹,
居然暗中跟唐家勾結,是以對徐秀說了些許重話,二人不歡而散,從那日起徐秀就将自己關在殿中,閉門不出。
高旭心存芥蒂,自然沒有去哄,何況如果被查出更多徐家和唐家勾結在一起的證據,高旭也根本不可能容忍徐秀這個太子妃的存在。
更甚至,高旭内心逐漸産生一個黑暗的想法,他懷疑膝下多年無子嗣,正是因為徐秀,
徐家若是從一開始就依附于唐家,選擇站在洛王高橫那邊,那麼徐秀自然就會不遺餘力地打壓太子的子嗣。
高旭本來就因為膝下無子備受诟病,若是這件事的幕後黑手是他曾以為最值得信賴的枕邊人徐秀,那高旭想親手殺死徐秀的心都有了。
高旭還殘存一絲希望,徐家隻是被陸家拖下了水,徐家的主要立場還是在他那邊,
但是高旭又在想,他根本賭不起徐家的忠心,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徐家已經喪失了為他、為趙家賣命的可能
——徐家犯了官場大忌,在選定立場之後又搖擺不定,與政敵藕斷絲連。
高旭知道,當高钊火燒齊樂堂并且帶陸淌回京定罪的時候,趙家就已經做下了決定,
這既是趙家對妄圖左右逢源的人的威懾,也是對那些背叛趙家的人的懲罰。
甚至高旭還知道,再過不久,待到徐家被滿門清算,待到唐家被折騰得元氣大傷,
待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徐秀會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病逝,體面地結束她這一生。
但是高旭沒想到的是,徐秀會死在這個鶴唳風聲的時候,徐秀的死又将高旭、又将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東宮推上風口浪尖,
高旭不無陰暗的想,徐秀就是故意的,她是故意自殺,妄圖以她的死來讓他不得安甯,妄圖挽回徐家的敗局,妄圖幫助高橫。
高旭心中戾氣橫生,他想,除了因徐秀之死而被永承帝多番訓斥外,東宮又要被大理寺徹查,
高旭對徐秀原本存着的那麼點情誼頓時蕩然無存,本來徐秀陪在高旭身邊多年,徐秀死了高旭怎麼也會些悲傷,
但是此刻的高旭卻一絲悲傷也無,對徐秀的态度連隻小貓小狗都不如。
昔日的濃情蜜意頃刻間化作利劍,一點點穿鑿着高旭的心,
高旭更多的是憤怒和怨憎,他不想再看徐秀的屍身一眼,甚至死後也不想和徐秀埋在一起,
高旭無比希望徐家全族盡快為此付出代價——背叛他和趙氏的代價,
這般高旭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将徐秀棄屍荒野,不讓徐秀髒了皇陵的地——
大概是因為,在高旭心中,徐秀早就已經喪失作為太子妃的資格了。
高旭抛開對徐秀的憎惡,對大理寺來的幾名官員講起徐秀死亡那天發生的事情。
徐秀被發現死亡的時辰是在戌時三刻,彼時東宮中又四處都飄蕩着貓兒的啼哭,引得人心中不适。
徐秀的侍女往常會等徐秀用完餐後将碗筷端出來,那日遲遲不見徐秀喚她進去服侍,侍女覺得有些異樣。
終是挨到太陽都落山,貓叫不止的時候,侍女壯着膽子詢問徐秀,但是卻沒有得到回答,最後侍女進入殿中,發現了徐秀的屍體。
彼時的徐秀就是仵作羅勻說的那個模樣,屍身異常的肥胖,肉色泛白,按照高旭的理解,
徐秀中暗風是由頭疾導緻的,但是徐秀一直将養得很好,怎麼會突然中暗風緻死呢?
高旭将其歸咎于貓妖作祟,因貓妖吓得徐秀心悸,從而誘發暗風,最後因徐秀自己閉門不出,錯失了宮人救治她的機會,導緻徐秀不治而亡。
景赢斂眉,可是之前東宮鬧鬼的時候徐秀也不曾出事,怎麼這次就出事了?
高旭這話倒像是刻意在為自己洗脫嫌疑,如今朝堂之上風言風語衆多,
有說是高旭因洩憤而殺死徐秀,也有說是徐秀為嫁禍東宮而選擇自裁。
景赢隻覺得有些可惜,因家族而連接在一起的姻親就是如此,
當兩家利益一緻時,女子尚且能夠在其中如魚得水,但一旦兩家鬧掰,女子就是首當其沖的炮灰。
景赢沉聲問道,“太子妃死前可曾吃過什麼食物,可檢查過有什麼異樣?”
高旭搖頭,“阿秀一向吃得清淡,她身體素來弱,油膩的食物根本受不住。”
景赢沉默,徐秀自從和高旭争吵後就閉殿不出,身邊竟也沒留幾個親近的侍女,才導緻當徐秀病發的時候身邊空無一人。
景赢隻是有些詫異,徐秀常年卧床,再如何與人發生争執,也不可能不在身邊留個照顧身體的侍女。
“太子妃的大宮女當時在哪裡?”
通常來說,大宮女該是主子身邊親近的人,景赢想知道太子妃的大宮女在太子妃亡故的時候到底在哪裡。
徐茹面貌清秀,一身宮婢服并不出挑,恭敬朝太子請安,才轉向大理寺衆人,“奴徐茹,乃是娘娘的陪嫁丫鬟,
因着娘娘這幾日食欲不振,郁郁寡歡,是以奴才一直不放心,幾乎都是日夜不離的跟着娘娘。
可是娘娘嫌奴才太煩,便叫奴才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管她,
本來奴才也不放心的,可是這樣也過了好幾天,娘娘也沒什麼事,奴才就懈怠了。”
徐茹跪地,眼帶淚花,哭得泣不成聲,
“奴才有罪,要是奴才自始至終都陪在娘娘身邊,娘娘就不會出事了。”
景赢見徐茹真情流露,不似作僞,又問道,“那昨日酉時你在何處?發現太子妃屍首的人可是你?”
徐茹點頭,“是,是奴,”徐茹淚如雨下,“昨日酉時我才剛回府”
徐茹朝太子磕頭,“殿下,昨日奴才的娘來找奴才,所以奴才就跟着娘回了徐府,然後才趕着回來給娘娘送晚膳——
那個時候奴才還見到了娘娘,問了些徐府的事情,奴才告訴娘娘府中一切都好,娘娘才當着奴才的面吃了些。”
景赢下意識看向高旭,果然在高旭眼中見到絲獰色,
高旭應當在想,徐秀竟然擔心徐家到連飯也不吃,真是徐家的孝順女兒。
高旭冷哼一聲,“不必與孤解釋,待事情了結後你們都回徐家去吧。”
劉真見狀,就讓手下搜查了徐秀的寝宮,将證詞和證據全都保存好,劉真朝高旭拱手,
“既然死因沒有異議,那臣便向聖上回禀此事。”
高旭頗為冷淡的點頭,他隻想這件事盡快平息下去,然後騰出手去全力對付徐家
——一個徐家,他還是能夠對付的。
高旭對徐家已然厭惡至極,他堅定不移地相信,這些年東宮子嗣稀薄以及最近鬧鬼的事情,都和他的太子妃徐秀有關。
那個看上去溫婉謙和的女人,那個進退有度、将東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女人,居然内裡是如此兇狠、惡毒!
高旭又想到了宋三春,他對那個女人沒什麼感情,隻是她一向溫順體貼,高旭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