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什麼時候和好的,蕭謂沒時間理會,他的理想人生還是擺爛,前一段謀劃身心俱疲,在蕭公子的心裡,必須休息個一個月才合算,要不容易過勞死,當然這種思想說出去會被人打死,隻能爛在肚子裡。
蕭謂的擺爛生活沒持續多久,賞花宴過了五天,突然接到戶部小吏的通知,棉布由于耐穿,柔軟等優點,被戶部看中直接供應内宮。蕭謂開始沒聽懂,專供啊?應該是皇商吧?好事啊!不是應該送禮才輪到嗎?結果顧千帆給他科普:正經皇商需要審批,屬于正規買賣,要先調研,簽訂正式合同,一般長期供應;像這次需要的棉布屬于短期沒合同的,隻是口頭通知,适用皇商考察選拔皇商期間或者沒辦法長期供應的情況,參考白居易的賣炭翁,屬于宮使撈錢的主要形式。
蕭謂看了一眼顧千帆:“大哥,有人欺上門了。”顧千帆無奈的說:“這次戶部借着河南發水,國庫又空虛的機會,逼的皇帝官家沒辦法,這種情況下除非解決赈災這個染眉之急,不然真沒轍。”
“就是君臣一起拿咱們頂災呗!豈有此理!”“不止這些。”蕭謂要出離憤怒了:“還有什麼不要臉的事?大哥說出來讓我長長見識。”顧千帆無奈的說道:“循舊曆這種情況下可能以物相抵!”
看着蕭謂瞪大眼睛又補充道:“這隻是我推斷最壞的情況,國庫空虛情況下可能有人出這種馊主意!”“那有啥物可以抵債呢?”“多是番邦進貢的一些無人問津的土特産,你還指望别人挑剩不要的能有啥好貨!”蕭謂氣笑了:“不是,沒錢宮裡要什麼棉布!災民要糧食,布能當飯吃?”“賢弟有所不知,聽哥哥給你細說。”
原來這一切和歲币有關:澶淵之盟明确每年給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可宋朝當時是出口貿易順差,意思就是在之後互市中北宋這邊再通過貿易賺回來,基本上是可以持平的,當時的北宋出口的都是瓷器,酒水等高端産品,就像現在的LV包包,用來抵扣美國國債一個意思。因為瓷器水酒紙張等受遼國貴族追捧,因此在國庫空虛無錢赈災情況下,想用棉布再賺一筆,準确的說是戶部想空手套白狼,用番邦進貢的香料啥的換棉布,一面借助棉布換好處,一面貶低棉布的價值,低價收購,呸!就是tm的明搶。
顧千帆提醒蕭謂:這次戶部尚書往死裡整咱們的小布坊,懷疑是有人看上棉布染色法了,先背後使壞,最好是要咱們背上巨債,然後再逼迫咱們把染布方子交上去,真是懷璧其罪。
蕭謂隻感到悲憤,其實染布的方法并不稀奇,隻要有人認真研究,不出十年一定能研究明白,隻是這巧取豪奪的做法大行其道,說明這些朝堂之上的朱紫們臉都不要了,隻會内鬥,對内打壓異己,對上敵國就奴顔媚骨,怪不得北宋末年貪官橫行,至于南宋,那不提也罷!用力壓了壓噴湧的怒火,對衆人道:“既然人在屋檐下,那就暫時忍一時之氣,不過小爺我喂狗的包子裡都有斷腸散,過後我一定加倍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