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寡嫂 > 第22章 滅親(二)

第22章 滅親(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話多的袁知一帶着倆同窗走後,方才還熱熱鬧鬧的靈堂,立刻沉寂了下來。孫華卿知道這人有事要求秦懷玉,主動回避,道:“這兩天站得有些久,身子略感疲憊。青瑜,我先去耳房裡坐一會兒,喝口茶,你們聊。”

秦懷玉颔首,目送她離去:“好,姐姐慢走,我一會兒去找你。”

倩影一轉,消失在門口。局促的戚昌胤,這才松了口氣。他捏着洗到衣緣發白的長衫一角,斟酌着開口:“青瑜,明年三月的春闱,我想去試試。所以,你能不能,借我一些銀子?”

大周會試不同鄉試,不是一年一度,是三年一次。學而優則仕,戚昌胤想早點讀出來食祿朝廷。畢竟他娘年紀大了,繡花的眼睛也熬壞了,現在每月掙不到多少錢。再遷延日月,實在是負擔不起。

自古寡母帶孤兒,就活得艱難。尤其是無權無勢的貧寒之家的,更百倍不易。哪怕考進州學讀書,不需要交束脩,光買文房四寶的花銷,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這上京應舉,車馬、住宿、衣食、交遊等等,更是處處要用錢。

戚昌胤粗略算了一下,參加一次禮部在京舉行的會試,他至少需要紋銀百兩。汴京米貴,逢考更是百物俱漲。若是他提前進京安頓下來,雖然住的時間會久些,但是花費會不升反降。所以,精打細算了一番後,戚昌胤決定找秦懷玉幫忙。

秦懷玉時常接濟同窗,方才的孟鴻、程雪以及他,都受過其恩惠。她的母親、秦夫人洛楹,更是笃信佛教,每逢佳節,都會在寺廟旁支棚施粥。

對平民百姓來說,一百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沒個十年八年存不起來。但對本就富貴又常積德行善的秦家來說,這點錢,不過九牛一毛。大方如秦懷玉,肯定不會吝惜。更何況,他會有借有還。

果不其然,秦懷玉聞言,并不顧左右而言他,隻問:“好,不知得臣需要借多少?要現銀還是楮币?”

楮币,即交子,因多用楮樹皮造的紙制作而成,故有此稱。它由是大周朝廷在永徽元年,經秘書省寶鈔院發行的官方彙票,和銀子、銅闆一樣,可看作流通貨币。交子的面值有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一百兩四種,持有者能在戶部于各縣都設有的錢引司兌換成銀兩或銅錢。當然,每兌換一千文要收取損耗費三十文。

因為方便攜帶,即便楮币兌換要收費,也有許多人使用。且大周自建國始,就沒有采取曆朝曆代都執行的“重農抑商”之策。從前嚴格的坊市制度,也在太宗一朝被取消。

所以,發展至今,楮币早已被百姓接受。而且《周律·刑部》中提到:“僞造交子者,罪同僞造官府文書,首犯枭,從犯絞,連坐父母妻子,歲不足則籍沒為奴,家産充公。”法甚嚴苛,基本上杜絕了私人弄虛作假的可能。比起到手後容易缺斤少兩的銀、銅,用楮币交易也更安全。

因此,戚昌胤不假思索地答:“一百兩即可,最好是楮币,面值……可以小些。”

此去汴京,路途遙遠,帶錢實在不便。若是日常所需,他家中倒還有些零散積蓄,可以支撐他到京城。至于這些借來的楮币,則可以逢在衣服裡,以免遭遇不測。

秦懷玉颔首:“好,我知道了。來人!”

門外侍立的小厮當即小跑着走近,躬身應:“娘子。”

“帶戚郎君去賬房,先立一個一百兩銀子的借據,然後支取十張十兩面額的楮币。另數六百六十文出來,一并用錢袋裝好,交給我這位朋友。”

“是。”

戚昌胤聞言,當即推辭:“青瑜,我……我隻借一百兩。”

“我知道,”秦懷玉禮貌一笑,溫聲道,“這六百六十文錢,算是我贈你的。忘記聽誰說的了,‘六六大順’,就當圖個吉利。”

“行了,快去吧!天色不早了,别讓你娘擔心。我也脫不開身,就不留你用膳了。”

戚昌胤心下一動,拱手讓道:“多謝……”

步行數十步,送他到靈堂外,秦懷玉也折進來耳房。見她過來,孫華卿放下茶盞,起身問:“結束了?”

“唔嗯——”秦懷玉伸了個懶腰,在她茶案另一側的圈椅上坐下。

“我來,”孫華卿主動接過婆子拎過來的一壺熱茶,替她翻盞倒了七分滿,“給。”

秦懷玉接來,仰面一口飲盡,将杯往桌上一擱,神色恹恹道:“讨厭迎來送往,繃着一張臉,好累。看來,比起當家做主,還是讀書輕松。”

孫華卿心疼地搖了搖頭:“這就覺得累了,以後怎麼做官?人心詭谲,變幻莫測,揣摩起來可比這些還難。”

“對了,竄進府裡的‘賊’,抓到了嗎?”

聽她問起,想到亡兄遺言,還有那封藏在小源村後山的密信,原本松松垮垮的秦懷玉面色倏而凝重起來。她坐起身,正要同孫華卿一起分析,外頭忽然就亂了起來。

秦懷玉右眼皮一跳,拍桌而起,問去而複返且慌慌張張的婆子:“什麼事?”

“回娘子,栖遲軒走水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