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西遊記 > 第34章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罴怪(下)

第34章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罴怪(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是夜在禅堂歇宿。那三藏想着袈裟,那裡得穩睡?忽翻身見窗外透白,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尋袈裟去。”行者一骨魯跳将起來,早見衆僧侍立,供奉湯水,行者道:“你等用心伏侍我師父,老孫去也。”三藏下床扯住道:“你往那裡去?”行者道“我想這樁事都是觀音菩薩沒理,他有這個禅院在此,受了這裡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鄰住。我去南海尋他,與他講一講,教他親來問妖精讨袈裟還我。”三藏道:“你這去,幾時回來?”行者道:“時少隻在飯罷,時多隻在晌午就成功了。那些和尚,可好伏侍,老孫去也。”說聲去,早已無蹤。須臾間,到了南海,停雲觀看,但見那:汪洋海遠,水勢連天。祥光籠宇宙,瑞氣照山川。千層雪浪吼青霄,萬疊煙波滔白晝。水飛四野,浪滾周遭。水飛四野振轟雷,浪滾周遭鳴霹靂。休言水勢,且看中間。五色朦胧寶疊山,紅黃紫皂綠和藍。才見觀音真勝境,試看南海落伽山。好去處!山峰高聳,頂透虛空。中間有千樣奇花,百般瑞草。風搖寶樹,日映金蓮。觀音殿瓦蓋琉璃,潮音洞門鋪玳瑁。綠楊影裡語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羅紋石上,護法威嚴;瑪瑙灘前,木叉雄壯。這行者觀不盡那異景非常,徑直按雲頭,到竹林之下。早有諸天迎接道:“菩薩前者對衆言大聖歸善,甚是宣揚。今保唐僧,如何得暇到此?”行者道:“因保唐僧,路逢一事,特見菩薩,煩為通報。”諸天遂來洞口報知。菩薩喚入,行者遵法而行,至寶蓮台下拜了。菩薩問曰:“你來何幹?”行者道:“我師父路遇你的禅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那裡鄰住,着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讨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讨?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将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行者見菩薩說出這話,知他曉得過去未來之事,慌忙禮拜道:“菩薩,乞恕弟子之罪,果是這般這等。但恨那怪物不肯與我袈裟,師父又要念□□咒語,老孫忍不得頭疼,故此來拜煩菩薩。望菩薩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衣西進也。”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于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行者聞言,謝恩再拜。即請菩薩出門,遂同駕祥雲,早到黑風山,墜落雲頭,依路找洞。

正行處,隻見那山坡前,走出一個道人,手拿着一個玻璃盤兒,盤内安着兩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個滿懷,掣出棒,就照頭一下,打得腦裡漿流出,腔中血進撺。菩薩大驚道:

“你這個猴子,還是這等放潑!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與你相識,又無甚冤仇,你怎麼就将他打死?”行者道:“菩薩,你認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個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講。後日是黑精的生日,請他們來慶佛衣會。今日他先來拜壽,明日來慶佛衣會,所以我認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壽。”菩薩說:“既是這等說來,也罷。”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來看,卻是一隻蒼狼。旁邊那個盤兒底下卻有字,刻道:淩虛子制。行者見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孫也是便益,菩薩也是省力。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菩薩說道:

“悟空,這教怎麼說?”行者道:“菩薩,我悟空有一句話兒,叫做将計就計,不知菩薩可肯依我?”菩薩道:“你說。”行者說道:

“菩薩,你看這盤兒中是兩粒仙丹,便是我們與那妖魔的贽見;

這盤兒後面刻的四個字,說淩虛子制,便是我們與那妖魔的勾頭。菩薩若要依得我時,我好替你作個計較,也就不須動得幹戈,也不須勞得征戰,妖魔眼下遭瘟,佛衣眼下出現;菩薩要不依我時,菩薩往西,我悟空往東,佛衣隻當相送,唐三藏隻當落空。”菩薩笑道:“這猴熟嘴!”行者道:“不敢,倒是一個計較。”

菩薩說:“你這計較怎說?”行者道:這盤上刻那淩虛子制,想這道人就叫做淩虛子。菩薩,你要依我時,可就變做這個道人,我把這丹吃了一粒,變上一粒,略大些兒。菩薩你就捧了這個盤兒兩顆仙丹,去與那妖上壽,把這丸大些的讓與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老孫便于中取事,他若不肯獻出佛衣,老孫将他肚腸,就也織将一件出來。”

菩薩沒法,隻得也點點頭兒。行者笑道:“如何?”爾時菩薩乃以廣大慈悲,無邊法力,億萬化身,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變作淩虛仙子:鶴氅仙風飒,飄-欲步虛。蒼顔松柏老,秀色古今無。去去還無住,如如自有殊。總來歸一法,隻是隔邪軀。行者看道:“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行者心下頓悟,轉身卻就變做一粒仙丹:走盤無不定,圓明未有方。三三勾漏合,六六少翁商。瓦铄黃金焰,牟尼白晝光。外邊鉛與汞,未許易論量。行者變了那顆丹,終是略大些兒。菩薩認定,拿了那個玻璃盤兒,徑到妖洞門口看時,果然是:崖深岫險,雲生嶺上;柏蒼松翠,風飒林間。崖深岫險,果是妖邪出沒人煙少;柏蒼松翠,也可仙真修隐道情多。山有澗,澗有泉,潺潺流水咽鳴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鶴,幽幽仙籁動間岑,亦可賞心。這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無邊垂恻隐。菩薩看了,心中暗喜道:“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是有個慈悲。

走到洞口,隻見守洞小妖,都有些認得道:淩虛仙長來了。”一邊傳報,一邊接引。那妖早已迎出二門道:“淩虛,有勞仙駕珍顧,蓬荜有輝。”菩薩道:“小道敬獻一粒仙丹,敢稱千壽。”他二人拜畢,方才坐定,又叙起他昨日之事。菩薩不答,連忙拿丹盤道:“大王,且見小道鄙意。”觑定一粒大的,推與那妖道:“願大王千壽!”那妖亦推一粒,遞與菩薩道:“願與淩虛子同之。”讓畢,那妖才待要咽,那藥順口兒一直滾下。現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滾倒在地。菩薩現相,問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從鼻孔中出去。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丢在那妖頭上。那妖起來,提槍要刺,行者、菩薩早已起在空中,菩薩将真言念起。那怪依舊頭疼,丢了槍,滿地亂滾。半空裡笑倒個美猴王,平地下滾壞個黑熊怪。菩薩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麼?”那怪滿口道:“心願皈依,隻望饒命!”行者恐耽擱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薩急止住道:“休傷他命,我有用他處哩。”行者道:“這樣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處用哩?”菩薩道:“我那落伽山後,無人看管,我要帶他去做個守山大神。”行者笑道:

“誠然是個救苦慈尊,一靈不損。若是老孫有這樣咒語,就念上他娘千遍!這回兒就有許多黑熊,都教他了帳!”卻說那怪蘇醒多時,公道難禁疼痛,隻得跪在地下哀告道:“但饒性命,願皈正果!”菩薩方墜落祥光,又與他摩頂受戒,教他執了長槍,跟随左右。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日定,無窮頑性此時收。菩薩吩咐道:“悟空,你回去罷。好生伏侍唐僧,以後再休懈惰生事。”

行者道:“深感菩薩遠來,弟子還當回送回送。”菩薩道:“免送。”行者才捧着袈裟,叩頭而别。菩薩亦帶了熊罴,徑回大海。

有詩為證,詩曰:祥光霭霭凝金象,萬道缤紛實可誇。普濟世人垂憫恤,遍觀法界現金蓮。今來多為傳經意,此去原無落點瑕。

降怪成真歸大海,空門複得錦袈裟。畢竟不知向後事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